2024年高考招生壓力最大的,其實是民辦高校。在早幾年前,那個時候大學生畢業後還比較容易找到對口的工作,本科學歷不僅是門檻也是敲門磚,那時的家長心態很一致:無論如何,也得讓孩子讀個本科。
對於復讀,家長們還是一如既往的沒什麼信心的,相比再付出一年的時間最後卻一場空,家長寧願咬咬牙,多花點學費,送孩子去讀民辦本科。
但時過境遷,當大家意識到:本科是門檻、但卻敲不開求職的大門時,也逐漸對民辦本科失去了興趣,以今年湛江科技大學的招生情況為例,民辦本科的寒冬,正在到來!
民辦湛江科技學院招生難,缺額4000多,家長:過兩年倒閉就老實了
民辦湛江科技學院今年的招生情況很不理想,招生的完成率還不到50%。其中,本科批歷史投檔僅完成了學校計劃的31%,缺額招生數達到了驚人的1900人;物理組的表現也不如人意,僅完成了招生計劃的44%,缺額也是達到了2200人。
綜合來看,該校本年度的招生計劃,缺額了4000多人,這對於民辦本科來說,是非常大的打擊,因為民辦學校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學生的基本學費,招生人數銳減,意味著學校的收入也會大打折扣。
但即使招生人數不足,該開設的課程卻是一科也少不了、該給老師開的工資也必須到位,這些必要的開銷無法打折,往年出現類似的情況,民辦院校還會把希望寄托在徵集批次的錄取中。
畢竟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從公辦院校落榜,家長為了讓孩子能有學可上、有書可讀,還是願意選擇民辦本科的,但時過境遷,民辦本科的徵集批次,也徹底揭露了一個事實:民辦本科的寒冬,真的要來了。
以廣東某民辦高校的徵集情況為例:連續徵集了三次,該民辦本科都沒有招夠學生,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民辦本科,也確實不在少數。
而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和家長對於本科的認知轉變有很大的關係。之前家長的心態是:能上本科,絕對不去大專,哪怕是民辦本科,好歹也還是個本科。
但現在的心態卻變成了:連公辦本科的畢業生都難以就業,民辦本科的學生更是畢業即失業!既如此,倒不如選擇公辦專科,不僅學費低、而且就業也比民辦的本科強許多。
不過家長最嗤之以鼻的,還是民辦本科常年居高不下的高額學費。現在經濟不景氣、家長的收入也不理想。雖然想讓孩子有個本科的學歷是真的,但囊中羞澀也是真的。
以湛江科技學院為例,該校的學費一年在三萬元以上再加上住宿費、學雜費、以及基本的生活費,四年民辦本科的最低開銷也在20萬以上。
面對民辦本科的招生寒冬,家長們是這樣評價的:現在的出生率越來越低,多少小學、初中都已經關停了,而民辦高校依舊我行我素,學費居高不下,再過幾年學生越來越少,這些民辦本科就徹底招不到學生了,到時候倒閉他們就老實了。
在家長的心中,民辦本科居高不下的學費,實際上是在變相逼迫那些想讀本科的學生去復讀,這本身就是一種商人思維。只是不知道再過幾年,民辦本科的校長是選擇直接關停學校、還是徹底認輸、下調學費呢?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