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彭凱平呼籲低年級不考試,情感為先,網友為什麼一致反對

2024年04月14日20:55:05 教育 1395

當下的教育可以說病的很嚴重,這是誰都能看得出來的。我們的教育焦慮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就像鋪天蓋日的霧霾一樣,籠罩在我們的頭頂上,就是久久不能散去。

清華教授彭凱平呼籲低年級不考試,情感為先,網友為什麼一致反對 - 天天要聞


而這樣的背景之下,內卷已經席捲到小學了,現在連幼兒都被卷的有些窒息。許多家長在幼兒園就在教授孩子的小學的知識了——儘管教育部明文規定不能對幼兒園的孩子進行知識的傳授,但是家長找家教,幼兒園又能對此做出怎樣的回應呢?

而更為嚴峻的是,當下的高校畢業生,許多都是畢業即失業。為什麼會畢業即失業呢?很多的人都把問題歸結在教育上。現在一種流行的意思就是:你如果不從小雞娃,那麼最後你的娃連一份體面的工作都找不到。

這其實從教育減負上看得更清晰。教育部推行課後延時服務的目的,就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但是有多少實際的效果呢?恐怕沒有多少。

清華教授彭凱平呼籲低年級不考試,情感為先,網友為什麼一致反對 - 天天要聞


不說別的,筆者所在的地方,課後延時服務已經上到了6:40,但是許多學生晚上還是照常上輔導班,連周末依然如故。是,教育不是明確了教師不能參與補課?但是,又有誰有那個時間每天都盯著教師呢?

這件事其實就是你知我知,大家都不說破而已,就是教育局的負責這一塊的工作人員看到了,也像沒有看到一樣。道理很簡單,他們家的孩子也在補課的孩子人群之中呢。

也正是這樣的一種局面,在雙減之後,孩子們不是減負了,而是增負了,許多孩子都是晚上十一二點才能爬上床,這是多辛苦的一件事啊。

清華教授彭凱平呼籲低年級不考試,情感為先,網友為什麼一致反對 - 天天要聞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清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彭凱平教授呼籲:低年級免考,情感教育為先。他在採訪中言之鑿鑿地說:「我們的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的同學就不考試了,也不用看成績了,不是不學知識,是不作嚴格要求。這樣的話,孩子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體驗童年的快樂,生活的技巧,互助的行為,以及我們經常所說的,對生命對他人的尊重和熱愛。只有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的灌輸,才能讓孩子先成人後成才。」

這話有道理嗎?絕對正確。我們的教育確實是應該多培養孩子的情感教育,而不應該把力氣都用在學習知識上。看看我們現在的孩子,一個個都成了學習的機器,他們還有對學習的熱愛嗎?他們還有正常的人情感表達嗎?

清華教授彭凱平呼籲低年級不考試,情感為先,網友為什麼一致反對 - 天天要聞

一個孩子,連童年的快樂都體會不到,就被學習的壓力壓垮了腰身,這不是時代的悲哀嗎?現在的孩子有知道怎樣生活嗎?有對他人的關愛嗎?什麼都沒有。就是對於他們自己的身體都不知道怎樣去愛惜,一遇到不能接受的事,哪怕這件事很小,他們也不知道如何去應對,選擇的往往就是走極端——看看不是曝光的孩子自殺,有哪一個不是這樣一種困境的延伸呢?

我們再回看彭凱平教授的話,誰又能說他不正確呢?但是,就是這樣一句正確的話,卻遭遇了網友們一致地攻訐和批判,難道這些家長不知道是非黑白嗎?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如果按照彭凱平教授的要求去走,無路可走。一二年級不留作業,三年級直接上300字大作文;一二年級不學英語,三年級直接上大段英文背誦。就這樣的跨度,還敢要求一二年級同學去體驗童年快樂,不考試嗎?

清華教授彭凱平呼籲低年級不考試,情感為先,網友為什麼一致反對 - 天天要聞

就像家長們說的:「哪裡的小學一二年級不留作業,現在都是一二年級中午和晚上都有作業,每單元考,期中考,期末考。哦,現在還有兩周就是期中考了。」

其實,這個話教育部在上面的文件里也提過,但是最後不了了之了,為什麼?其實哪裡有什麼為什麼,就是因為現在的教材課程標準就是這樣規定的啊,你讓教師和家長怎麼辦?

其次,現在的試捲成了專家衡量自己水平的標尺,試卷越來越刁鑽古怪——學的不考,考的不學,你叫家長和老師們能怎麼辦?

第三,各地的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讓家長和老師們也沒有辦法。為了學生,他們能能怎樣選擇呢?

清華教授彭凱平呼籲低年級不考試,情感為先,網友為什麼一致反對 - 天天要聞


最後,最重要的是還有中考分流,高考,以及將來就業,都是和學習成績的高低死死地掛了鉤的啊。在這個背景之下,家長和老師能有一絲的懈怠和放鬆嗎?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啊。

這不是教育局的問題,是整個社會都病了——病入膏肓。農村的孩子不努力,如何去拼得過城裡的孩子;你的童年快樂了,那你的一生不快樂怎麼辦?

專家高高在上,自然是能看得透徹,說的明白。但是一個誰都知道的道理,又有誰不明白呢?而要想正確能得到貫徹,不解決現實的困境是沒有一點意義的,不是嗎?

清華教授彭凱平呼籲低年級不考試,情感為先,網友為什麼一致反對 - 天天要聞


親愛的讀者,對於清華教授彭凱平呼籲低年級不考試,情感為先,網友卻異口同聲反對這件事,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我是蝴蝶花雨話教育,專註教育時事和最新教育動態,喜歡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歡我的朋友,請關注我:蝴蝶花雨話教育】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河檢青語丨講好曾鞏廉政故事 厚植廉潔文化根基(一) - 天天要聞

河檢青語丨講好曾鞏廉政故事 厚植廉潔文化根基(一)

編者按為深化廉政教育實效,創新廉潔教育路徑,老河口市檢察院以「廉政故事我來講」活動為契機,組織幹警深入開展「廉政故事學習啟示大家談」。曾鞏在地方任職期間,堅持「仁政為本、廉潔為要」的執政理念,其「節用愛人」的為政風範至今仍具有現實意義。
金陵中學劍橋班,賦予學子邁向廣闊天地的底氣 - 天天要聞

金陵中學劍橋班,賦予學子邁向廣闊天地的底氣

金陵中學劍橋班,是廣大學子心中的「世界名校夢工廠」。金中國際部劍橋班引進被譽為「英國金牌課程體系」及「世界高等教育通行證」的劍橋國際高中A-Level課程,助力學子升入世界名校。2025屆畢業生們斬獲了包括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香港大學在內的世界名校的錄取。金中劍橋班有什麼獨特育人秘籍?近...
AI時代中文人才如何破局?專家齊聚暨大共探學科融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AI時代中文人才如何破局?專家齊聚暨大共探學科融合新路徑

7月2日,暨南大學文學院內思想碰撞,一場以「AI與中文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創新」為主題的研討會在此熱烈開展。多所高校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慧時代中國語言文學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展開深入探討。暨大文學院負責人介紹了學院振鐸班的人才培養成果。振鐸班於2023年創立,旨在紀念著名學者鄭振鐸先生,專註於培養文史拔...
2024年全國0投檔的高校,學費高達15萬,學校稱不賺錢也很委屈 - 天天要聞

2024年全國0投檔的高校,學費高達15萬,學校稱不賺錢也很委屈

離譜!一年學費高達15萬,住宿費另算,每年萬元,如此高的學費學校還不賺錢,對外打著不盈利還要倒貼,你信嗎?聽到這個數字,相信很多高考考生都會望而止步,根本讀不起。四年下來,學費、住宿費加生活費沒有70-80萬根本無法畢業,請問有多少家庭經得
暑期來臨,假期學生出行安全提示請查收 - 天天要聞

暑期來臨,假期學生出行安全提示請查收

暑期來臨,保障學生放假出行需求是道路交通安全重點工作之一。近期,南京交警抓牢學生群體放假關鍵時段、結合全省夏季「靖安」突出交通安全風險治理行動,精細開展路面隱患查處消除工作。6月24日17時許,南京交警二大隊女警鐵騎在淮海路崗路口執勤時,發現一名小朋友獨自騎自行車迷路。民警詢問得知,這名小學生還不滿11歲...
福耀科技大學已「錄取到首位001號新生」?假的!官方闢謠 - 天天要聞

福耀科技大學已「錄取到首位001號新生」?假的!官方闢謠

近日,正值高考志願填報和高校招錄階段,一則「福建福耀科技大學招收到首位001號新生」的消息引發了廣泛關注。記者搜索發現,相關消息的主要內容為:一位女同學成為了福建福耀科技大學建校以來的第一屆第一名錄取學生。同時還配有該女生與福建福耀科技大學王樹國校長的合影,稱其受到了校長的接見。此外,不少消息還直接指...
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歡呼被罵「劇本炒作」?抖音通報來了! - 天天要聞

女孩高考288分全家歡呼被罵「劇本炒作」?抖音通報來了!

日前,「女孩高考取得288分全家歡呼」這一事件在全網引發廣泛關注,抖音方面有了最新的回應。事情起因源於6月25日凌晨一位女孩的母親在社交平台發布視頻。視頻中,女兒查到高考成績為288分時全家歡呼雀躍的溫馨場景。其中母親那句「分數不重要,健康就好」,收穫了網友們的無數點贊。圖源:抖音隨即這段視頻迅速在網路上爆...
高考志願諮詢花費上萬元值得嗎?小心「付費陷阱」 - 天天要聞

高考志願諮詢花費上萬元值得嗎?小心「付費陷阱」

高考結束後,志願填報成為眾多考生和家長面臨的重要抉擇。半月談記者近期調查發現,線上線下有眾多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機構,填報志願的價格從近千元到上萬元不等。大部分機構宣稱能破解「人生選擇題」,不少家長和考....
卸任煙台大學副校長,馮素玲已跨校履新 - 天天要聞

卸任煙台大學副校長,馮素玲已跨校履新

7月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任免梁勇等工作人員職務的通知》魯政任〔2025〕63號,山東省人民政府決定,任命:梁勇為煙台大學副校長(列第一位)。免去:馮素玲的煙台大學副校長職務。據煙台大學官方網站7月1日消息,近日,省委決定,煙台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馮素玲任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黨委副書記。...
初高中英語老師花花Flora英語全國差異化英語教學策略:因材施教的智慧 - 天天要聞

初高中英語老師花花Flora英語全國差異化英語教學策略:因材施教的智慧

在雲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課堂里,當花花老師用「采菌子路線圖」教方位介詞時,孩子們眼睛亮了:「老師,on the tree和in the tree真的不一樣!」這個瞬間印證了花花老師的信念:差異化教學不是增加教師負擔,而是找到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 學情診斷:四個維度精準畫像 有效差異化的前提是科學診斷。花花老師建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