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學生結婚辦婚宴,家長被批評教育,小女孩(新娘)已回娘家

2024年03月25日22:25:13 教育 1404

初二學生結婚辦婚宴,家長被批評教育,小女孩(新娘)已回娘家 - 天天要聞

初二學生被家長安排結婚,引發社會關注。雖然婚禮儀式不等同於領取結婚證,但此舉仍涉嫌違反《婚姻法》,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家長應認識到錯誤,保障孩子完成學業,實現自我發展。未成年人結婚易引發家庭暴力、婚姻不穩定等問題,需引起重視。

摘要由作者通過智能技術生成

初二學生結婚辦婚宴,家長被批評教育,小女孩(新娘)已回娘家 - 天天要聞

有用

初二學生結婚辦婚宴,家長被批評教育,小女孩(新娘)已回娘家 - 天天要聞

我印象中的初二學生,每天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以便在中考上考個好成績,能上一所好高中

尤其是山東這種高考大省,家長更是盯得緊,要是說誰家孩子初二談戀愛,家長肯定是急得團團轉,恨不得把孩子揍一頓。

萬萬沒想到,有兩對家長卻沒有這麼想,他們在得知孩子早戀之後,沒有拆散他們,反而是給他們舉辦了婚禮。

初二學生結婚辦婚宴,家長被批評教育,小女孩(新娘)已回娘家 - 天天要聞

對,沒錯,這兩對家長,給自家初二的孩子舉辦了婚禮!讓兩個小孩兒結婚了。

按照6歲上一年級算,沒有留級,沒有跳級的話,初二的新郎小朋友,也就13歲或者14歲呀。這家長是怎麼想的呀?

不過,從門當戶對的角度看,這兩家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三觀倒是挺般配的。他們都認同這樣的娃娃婚姻,都算是骨骼清奇的「人中龍鳳」了。

初二學生結婚辦婚宴,家長被批評教育,小女孩(新娘)已回娘家 - 天天要聞

按照《婚姻法》的規定,男的得22周歲,女得得20周歲,才到法定結婚年齡。

這個小男孩,離他真正可以當新郎的年紀,還差了8、9年呢。13、14歲,正是長身體,好好學習,好好玩耍的年紀,這麼急於進入婚姻幹嘛呢?能撐起一個家庭嗎?能養家糊口嗎?

而小女孩,這個歲數的孩子,正是在父母跟前撒嬌賣萌的時候呢,怎麼就急於去給人家當妻子、當兒媳婦了呢,相夫教子、侍奉公婆這些字眼,可能都還不明白是啥意思呢。

初二學生結婚辦婚宴,家長被批評教育,小女孩(新娘)已回娘家 - 天天要聞

儘管舉辦婚禮儀式不等同於領取結婚證,但在民間習俗中,婚禮往往意味著兩人確立了夫妻關係,並可能開始同居生活。

有些家長,為了規避法律限制,會提前舉辦婚禮,等到孩子達到法定年齡後,再補辦結婚登記手續。這種做法在一些農村地區確實並不罕見。

坦白說,這事真的怪家長。小孩子懂個啥呢?就算他們早戀了,也就是兩個小孩牽個手而已,讓他們結婚,男方這是要童養媳嗎?女方這是大號練廢了,想放棄了?讓她去婆家帶著,重新練小號?除此 ,我真的找不到兩邊家長允許這麼兩個小屁孩結婚的理由。

初二學生結婚辦婚宴,家長被批評教育,小女孩(新娘)已回娘家 - 天天要聞

婚禮上,無論是小新郎還是後面的伴郎們,都一臉稚氣,還是小孩子的模樣。

未成年人結婚,是對公然違反《婚姻法》,小孩不懂法,家長不能不懂。《婚姻法》設立法定結婚年齡,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發展,避免過早承擔婚姻和家庭責任而影響學業和個人成長。

部分農村地區仍存在"越早結婚越好"的傳統觀念,這與現代文明社會的價值導向背道而馳,亟需加以扭轉和引導。

而且,未成年人結婚往往意味著輟學。兩個小孩兒結婚了,住一起,每天一起上學,不被班裡小孩笑話嗎?

據統計,我國初中階段的輟學率約為2.6%,其中女性輟學率高於男性。一些女孩之所以輟學,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早婚早育,無法兼顧學業和家庭。

初二學生結婚辦婚宴,家長被批評教育,小女孩(新娘)已回娘家 - 天天要聞

未成年人結婚比成年人結婚,更容易引發問題。比如家庭暴力、婚姻不穩定、貧困代際傳遞等。

由於心理和生理髮育尚不成熟,缺乏應對婚姻挑戰的能力,未成年人的婚姻質量普遍不高,極易走向破裂。同時,早婚家庭往往經濟基礎薄弱,養育和教育子女的能力有限,容易造成惡性循環。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需要慎之又慎。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完成學業、實現自我,比過早步入婚姻殿堂更有意義。

初二學生結婚辦婚宴,家長被批評教育,小女孩(新娘)已回娘家 - 天天要聞

幸好,當地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組織教辦、公安、民政一起進行了教育,家長也認識到了錯誤,讓小女孩回到了原先的家,也就是親「娘」的家。

希望這兩對家長,被教育批評後,能夠認識到錯誤,既然女孩子跟爸媽回家了,那就回去好好學習,不要私下又要孩子們繼續「婚姻生活」,過早讓他們承擔不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小孩的成長需要家長用心呵護,請家長們不要這麼急於放手,畢竟,生了孩子,好好養育,那是作為父母的責任呀。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激發「村小」活力 共繪多彩童年——鄉村基礎教育發展觀察 - 天天要聞

激發「村小」活力 共繪多彩童年——鄉村基礎教育發展觀察

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23日電 題:激發「村小」活力共繪多彩童年——鄉村基礎教育發展觀察新華社記者魏婧宇、周思宇、張宇琪AI數字人進入「村小」課堂,塑膠跑道替換了水泥操場,有「泥土味」的特色社團豐富著校園生活……隨著教育資源共享、辦學條件改善的
網路素養教育進越秀校園,法德童行共築清朗環境 - 天天要聞

網路素養教育進越秀校園,法德童行共築清朗環境

5月23日,「法德童行 清朗共築」——廣州市網路素養教育進校園主會場活動在越秀區育才學校舉辦。活動由中共廣東省委網信辦指導,中共廣州市委網信辦、越秀區委網信辦、廣州市未成年人網路生態治理基地主辦,廣州市越秀區人民檢察院、廣州市越秀區郵政局、
大工嘉年華火爆現場 - 天天要聞

大工嘉年華火爆現場

站在春夏的十字路口風裡帶來夏天的預告今天第十四屆校園文化節嘉年華盛大開幕DUTers大放異彩科研盛宴 青春舞台 校友齊聚共賀大工建校76周年嘉年華卓越·鍛造學院標杆 部門精神銳意進取 揚帆奮進三區競秀 戮力前行科技盛宴 創新舞台領域前沿的科
校企攜手展現高等教育成果盛宴 - 天天要聞

校企攜手展現高等教育成果盛宴

23日,在第63屆高等教育博覽會東北振興專區的長春財經學院展台,展出了別具特色的鹿心粉、鹿茸、鹿筋、鹿油等產品。旁邊的直播鏡頭前,頭戴鹿角發卡的學生們正在認真地介紹鹿肉製作的食品。參觀者紛紛被學生們熱情吸引,或是走進展廳或是駐足觀看,這裡很
中高考期間!開啟「綠色通道」! - 天天要聞

中高考期間!開啟「綠色通道」!

微信廣告合作:66581115月23日,省公安廳傳來消息,2025年中高考即將開始,為解決考生在中高考期間可能出現的各類急用證情況,省公安廳將於5月26日—6月23日開啟中高考期間身份證制發「綠色通道」。高考考生「綠色通道」5月26日-30日,考生在派出所辦理身份證業務後,通過電話預約,預約後3個工作日內完成制證;6月2日-5日...
恐慌蔓延 哈佛國際學生不願成為博弈的「棋子」 - 天天要聞

恐慌蔓延 哈佛國際學生不願成為博弈的「棋子」

美國一名聯邦法官23日就美國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29日舉行聽證會前「維持現狀」。然而,恐慌情緒在哈佛大學國際學生中持續蔓延,一些學生表示他們不願成為哈佛大學與美國政府博弈的「棋子」。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3日報道,美國政府取消哈佛大學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