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商隱熱搜,火的莫名其妙。
仔細一看,原來是教師資格證考試,考到錦瑟有有多少根弦?
錦瑟多少根弦?李商隱1000多年前已經給出了答案,李商隱的《錦瑟》第一句:錦瑟無端五十弦。
答案結果是錯了,應該是25弦。很多考教師資格證都答錯了。
錦瑟到底有多少根弦不重要,重要的是竟然發現非師範專業也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然後就可以做老師。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哪個行業會有這樣的情況,我知道以前的法考也是這樣的,過了法考就可以做律師,可是法考本身通過率就非常低,而且現在也限制專業了。
比如我們的醫療行業,就有專業的行業門檻,你是醫學專業的,才可以去考執業醫師(助理執業醫師)資格證,有了這個證,才能正式行醫。
如果你去醫院挂號,掛到一個醫生的號,然後你發現這個醫生是學體育的,上個月才考了醫生資格證,你怕不怕?
再再比如我們說考公務員,首先也是限制了報考專業(也有較少不限專業的,但是競爭異常激烈),然後再參加公務員考試。比如一個崗位限制專業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我能不能憑藉我的國家計算機考試二級證書,報考這個崗位?
這幾年來,張雪峰老師特別火(這裡沒有趁熱度的意思),主要就是現在專業定終身的現象還是很嚴重,選擇這個專業可能一輩子都在這個行業,要麼就是考公務員,考教師。
國家讓非師範生也可以考取教師資格證,肯定有他的理由,只是確實對師範生太不公平了:
一、師範生四年的寒窗苦讀,別人只要短期培訓,就可以和你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近年來,隨著就業形勢的進一步嚴峻,考取教師編製無疑成了大多數畢業生的選擇,可是最後發現,還有一大群其他專業的和你一起參加考試甚至直招進編,他只需要一張教師資格證就行。
二、教師資格證的准入門檻低,無法體現教師的專業性。
教師資格證應該是所有資格證里相對最簡單的證書之一,如法考、注會這種,難到你懷疑人生,即使你專業四年,成績優秀,也不一定比人短期培訓一下考的好。
三、教師只能選擇不限專業的行業,而別的專業可以選擇做教師,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每年的師範生本身就不少,除了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範院校外,各個省基本都有兩到三所本科師範學院,據了解,每年師範生畢業生60萬人,大約只有三分之一做了教師,其他約40萬人沒有辦法選擇自己選擇的行業,四年的大學差不多算白讀了。
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才是行業健康發展的方向,教育的重點是教師,教師行業應該更加規範,更高的准入門檻,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