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2024年02月09日18:45:17 教育 1588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歲末之際,中國台灣網《台灣同學錄》欄目策劃視頻特輯,邀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高校的8名台灣學子合唱《稻香》MV。(中國台灣網 發)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回首來時路,2023年是兩岸青年交流的「破冰」之年,更是刻骨銘心的一年。

籃球在指尖飛旋,汗水在發梢滑落,運球、飛撲、上籃,球場上,兩岸少年們奔跑的身影,就是兩岸青年交流最好的縮影……還記得2023年那個火熱的夏日,在湖南長沙的明德中學,一場場「友誼賽」聚攏、融合了兩岸籃球少年們共同的夢想與熱愛。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明德中學與南山中學比賽現場。(中國台灣網 高嘉鴻 攝)

「以球會友,打球就是我們交朋友的方式!」來自台灣北科附工的黃柏森說道。在活動中,新北市立永平高級中學的李玟萱也結識了不少大陸的同齡好友,她向他們發出了熱情真摯的邀請,「歡迎你們來台灣體驗美食!」

你來我往,青年搭起了兩岸的「連心橋」。

青年也是兩岸交流中最活躍的力量。

過去一年,大陸方面採取系列措施推動恢復兩岸人員往來正常化、交流合作常態化,受到兩岸同胞歡迎,兩岸交流持續熱絡,特別是兩岸青年交流交友交心,正不斷匯聚、融合,發展出磅礴的新生力量。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大九學堂」青年學子與馬英九合影留念(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暖雨晴風初破凍,親望親好心連心。2023年3月,馬英九先生率團來大陸祭祖、交流,行程期間帶領台灣青年學生造訪了三所大陸高校,兩岸學生面對面採取「梅花座」,暢談學習生活和夢想追求。

「非常榮幸,我旁邊坐的是一位研究物理領域的學長,我們有很多共同話題。」中正大學四年級的高唯恩是此行30位台灣學子中的一員,回憶起自己的第一次大陸行,他感觸頗深。

「我們還聊了兩岸的景點、美食,這些生活上、文化上的話題能最快拉近彼此距離。希望未來兩岸在文化旅遊、學術交流上能有更好、更便利的政策。」

國之未來,在於青年。兩岸青年多一些接觸,就多一份情誼,兩岸青年「心連心」,讓海峽變窄,海灣變淺。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舞劇《滿月》劇照。(中國台灣網 發)

月亮是最美的中華文化符號之一,皎皎滿月照亮歸家路,映出兩岸情。4月22日,由兩岸青年學子「合跳」的創演舞劇《滿月》在北京語言大學精彩上演,靈動的舞姿,閩南特色鮮明的配樂,勾勒出中華兒女對「尋根溯源」的深思,對「根」與「魂」的眷戀。

和大陸同學們一起排練的點滴細節,都化作融融暖意,被來自寶島台灣的蕭昕雨記在心裡,「在排練舞劇的過程中,會有一種家的歸屬感。這個劇的上演,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一起努力的結果。」

赴一場春日之約。7月15日11點40分,一架載著大陸師生的航班緩緩降落在台灣桃園機場。

為期9天8夜的赴台交流,有新朋相識,也有「故交」重逢,這份血濃於水的情誼,融化進《兩岸一家親》的墨寶里,沉浸在《花好月圓》的絲竹聲里,交織在台北天母棒球場的助威吶喊里。無論歷經多少風雨,兩岸青年的心始終在一起。

「尋根路你我對話,穿越了海峽兩岸從來是一家。」第二十屆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7月4日在京拉開帷幕——約三分之一「首來族」,千位來自寶島台灣的青年學子分批前往大陸28個省市參訪、研學,他們飽含所有熱情,奔赴一場「歸家」之旅,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夏令營開營儀式暨兩岸青年聯歡晚會現場。(中國台灣網 常卓然 攝)

他們用腳步丈量祖國壯美山河,用心靈感悟中華歷史文化,用青春築牢兩岸交流的「連心橋」。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讓四川成都分營的台胞青年開心不已;上海分營聚焦青年創業就業、申城歷史文化和兩岸青年交流,豐富了營員們的見聞和視野……來自台灣高雄科技大學的楊延徽收穫滿滿,「歡迎大陸青年朋友也來台灣走走看看,我們一定好好地招待你們,就像你們盡心招待我們一樣。」

夏草芳菲,不負韶華,兩岸青年手牽手,心連心,許下美好的青春約定。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出席青發論壇開幕式並致辭。(中國台灣網 尹賽楠 攝)

9月,秋高氣爽之時,第六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如約而至。自2018年舉辦以來,青發論壇累計有2600多名兩岸青年踴躍參加,已成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心、互學共鑒的重要平台。「老友」重逢,「新友」相識,越來越多的台灣青年跨海而來,在祖國大陸闖出一片天地。

事實證明,大陸始終是台灣青年成長進步,實現個人價值與夢想的理想熱土,大陸廣袤的發展空間,對台灣青年一代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吸引力。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10月1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地高校的44名台生在全國台聯的組織下,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中國台灣網 發)

10月1日,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福建等地高校的44名台生在全國台聯的組織下,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旗儀式,迎接國慶日的第一縷陽光。

11月,50名在京台生齊聚北京懷柔區九渡河黃花城水長城景區秋遊,裸心交談、合作「打卡」。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11月4日至5日,全國台聯組織50名2023級在京台生於北京市懷柔區九渡河黃花城水長城景區秋遊。圖為台生們在活動現場自拍。(中國台灣網記者 常凱特 攝)

12月,中國台灣網《台灣同學錄》欄目策劃視頻特輯,邀請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等高校的8名台灣學子暢談青春感悟,有感動銘刻於心,有難過偶爾光顧,有欣喜溢滿胸懷,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

年終回顧:回到最初的美好,用青春搭起兩岸「連心橋」 - 天天要聞

8位台灣學子深情合唱《稻香》,傳遞出自己最美的心聲。(中國台灣網 發)

雖已遠行萬里,但心中永遠有「歸家」的期待,8位台灣學子深情合唱《稻香》,以歌曲MV的方式,記錄青春的聲音,傳遞出最美的心聲——「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

兩岸關係的未來屬於青年,民族復興的希望寄予青年。

過去的一年,兩岸青年在越來越多、越來越密的互訪中,交流交往、交融交心,走近走親、牽手連心。兩岸青年與大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是民族復興的親歷者、見證者、參與者。

相信新一年,兩岸青年定肩負起歷史與時代賦予的使命,繼往開來,共譜青春交響、共書時代華章!(文/常凱特)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7月4日開始!12所中職學校這些專業需要面試 - 天天要聞

7月4日開始!12所中職學校這些專業需要面試

為確保入讀中職學校的學生具備專業發展的基礎和就業潛力,根據今年招生工作安排,有意報考貴陽市經濟貿易中等專業學校等12所學校部分專業的貴陽貴安中考考生,在網上填報高中學校志願前,需要參加學校組織的面試,面試合格才能填報相應專業志願。面試時間:7月4日-7月6日(共三天),每天9:00-17:00,有意報考的學生可直接...
重要發布會,周四上午10時舉行! - 天天要聞

重要發布會,周四上午10時舉行!

國新辦將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於2025年7月3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盧映川、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劉建國、中央廣電總台副台長王曉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羅存康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
東莞:全力支持大灣區大學辦成新型研究型大學,歡迎考生報考 - 天天要聞

東莞:全力支持大灣區大學辦成新型研究型大學,歡迎考生報考

備受關注的大灣區大學今年將面向廣東省招收首批本科生。大灣區大學是一所省屬公辦新型研究型大學,其設立對於深入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助力國家優化高等教育布局、打造國際教育示範區具有重大意義。東莞市副市長黎軍表示,東莞將為學校發展提供充足的財政資金保障,...
武漢大學「雷軍班」今年計劃招生30人 雷軍擔任產業導師助力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武漢大學「雷軍班」今年計劃招生30人 雷軍擔任產業導師助力人才培養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7月1日消息,據武漢教育電視台,武漢大學招生辦有關工作人員透露,武漢大學「雷軍班」今年將面向全國招收30名學生,其中通過高考錄取15人,剩餘15人將在新生入校後通過二次選拔產生。據介紹,「雷軍班」是武漢大學於2024年4月11日在計算機學院新設的特色班級,旨在培養具備計算機全棧工程能力與企業...
韋東奕晉陞北大長聘副教授,校方回應按學校流程走!依規何時能晉陞? - 天天要聞

韋東奕晉陞北大長聘副教授,校方回應按學校流程走!依規何時能晉陞?

日前,有網友曬出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助理教授韋東奕的公示材料照片,稱韋東奕已正式成為北大副教授,長聘日期從2025年8月1日開始。上述照片顯示,該公示材料名為北京大學屆滿評估評審表(Tenure Review),填表人為韋東奕,院係為數學科學學院,專業學科為基礎數學,現任職位為助理教授,現職位時間為2019年12月至2026年...
事關養老照護,這個專業今年開始招生! - 天天要聞

事關養老照護,這個專業今年開始招生!

當前,我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佔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老年人對慢性病治療、康復護理、心理健康關懷等需求日益多樣化,每一項都要專業人士「把脈問診」,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應運而生。今年,老年醫學與健康專業開始招生,這個新專業有何特別之處?守護老年人健康的「多面手」從老有所依到老有所享,老有所樂,近年來,養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