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學生在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非常穩定,非常突出,但是進入高中之後,由於高中的知識更有難度,加上競爭壓力較大,反而從學霸淪落為普通的學生。而也有的同學,雖然初中考上高中後的成績是一般的,但是在高中學習一段時間後,成績卻非常的靠前,每次發揮還比較穩定。作為一名20多年的高中班主任,也是非常清楚,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的存在。考上高中的孩子有很多種類型,但是這3類孩子的後勁會非常足,反而能在高中的時候成績很不錯,高考有望衝擊名校。
一:中學從未上過補習班的
因為中考分流的政策,所以每年有很多家長,不惜花費幾萬,甚至十幾萬去給孩子補課,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有一個不錯的成績,考入一個不錯的高中。確實,補課也是有一定效果的。有很多同學,通過補課中考的成績也是提升了幾十分。但是補課有利也必定有弊,補課之所以能夠提升分數,主要就是因為培訓機構的培訓老師,主要就是針對中考題型,去做一個解析,讓學習的同學有目的性的大量練習考題,最終達到一個成績方面的提升。但是這反倒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鍛煉。
所以進入高中之後,這類上過補習班考上高中的孩子,成績就會開始出現一個下滑,畢竟高中的知識難度,要遠遠大於中學的知識,高中的知識也更加考察思維能力,綜合能力,自然補課考上高中的孩子,在高中的成績反而沒有初中那麼優秀。反之也是如此,那些初中從來沒有補過課的孩子,到了高中之後,反而適應能力更強,學習能力,考試成績方面也都會更好。
二:數學、物理科目較好的
數學和物理科目,無論是在初中階段,還是高中階段,都是最難的兩個科目,也是最能考察一個學生綜合能力的科目。數學和物理科目,會考察到一個孩子的思維能力、空間能力、推理能力、歸納總結能力、運算能力、數據圖像處理能力、觀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等等多種能力,可以說是非常考察智商的兩個科目。
所以說,一般在中學數學科目,和物理科目,成績都非常好的同學。到了高中之後,不僅可以應對高中的數學和物理科目,其它科目也是會非常的容易上手。所以,初中數學和物理成績好的同學,到了高中之後,潛力也是比較大的。這兩個科目,很多高中生都覺得難,而初中這兩個科目好的,高中也不會太差,那麼到了高中競爭力也會更強。
三:情緒非常好的同學
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取決於智商。其實這是不對的,其實大部分孩子的智商差異,並沒有那麼明顯。最大的問題其實是情緒問題。也就是說,影響孩子學習能力的是情緒,而非智商。情緒這個東西,有的時候也是一種信念,良好的情緒總是能自我推動,建立自我的自信心,即使遇到難題不會的,也會用良好的情緒去思考,去解決,或者請求老師幫助。但是情緒不好的同學,就容易產生各種自我懷疑,不夠專註,容易亂想,最終反而導致成績沒有那麼理想。
尤其是到了高考的時候,除了學生的個人能力方面,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情緒。情緒穩定的學生,它的心態是非常平穩的,遇事不急躁,思想能集中,解題有步驟,有條有理的面對每一科的考試。所以說,有一些同學平時成績可能不是太好,但是高考的時候,成績反而提高了,這和情緒方面也是有一定的關係。
以上這3類同學,如果家長的孩子也有這種特質,那麼恭喜你們,你們的孩子未來進入高中之後,就屬於比較有潛力的同學,未來考入名校的幾率也會更大一些。但是,一個孩子高考的成績,終歸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僅平時要努力學習,善於思考總結,勤學好問,堅持不懈,還要擁有良好的心態和情緒,最終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從而考上一所不錯的、心儀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