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河南的家長感嘆到,要是我孩子多少分進的高中,多少分出高中就行。這位家長孩子2023年的中考成績是535分。
仔細一想,還真是如此。從高中出來的分數也是535分,基本上是能選一個很不錯的一本大學,或者二本大學。
但是現實也許有點殘忍,教過的同學就是一個案例。
2008年王莉莉同學參加中考取得595分的成績,要是高考能595,就能走個一本,或者211了。不過最後這位同學高考成績才537分,只考了一個還算可以的二本。
事實上,高中各科的知識面很廣,題型也很複雜,更加考驗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空間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圖形結合能力等等。尤其是到了高考的時候,那個題型更加新穎,更加考察學生以上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學生,高考成績都會比平時模擬考試,低個幾十分的原因。
其次,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如果學生高一的成績是650分以上, 那麼想法是能上個985大學
到了高二成績變成600分,那麼就想著能上個211大學
再到了高三,估計想法就是能走個一本就好了。
當然針對這個現象,不同的家長和學生的觀點也不一樣。
有的家長就很支持這個觀點,說到兒子上高一的時候,心勁很大,想考個985,211大學;到了高二的時候,目標就變成一本了;到了高三的時候,有個二本讀就不賴了。最後的結果,這位家長的兒子,真的就只走了個普通本科。
也有的家長認為這個觀點不對,說到我孩子高中520分進去的,高考出來607分。還有的家長說道,我親戚家的孩子,進高中的時候才400多分,出高中都考了560多。也不否認,確實有這樣的學生。
總結:王老師認為,高中多少分進去,多少分出來,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高中的知識量,以及難度,是初中知識的數倍不止。也就是說,實際上90%以上的同學,高中進去多少分,高中出來時的分數都是低於考進去的分數。只有極少數同學,高中進去多少分,出來時比進去時的分還要高。
你覺得高中多少分進,多少分出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