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2023年12月08日02:28:11 教育 1845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指導方針,進一步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新世紀光華學校特邀請四川農業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樊高瓊博士蒞臨學校,開展了一次「走進農學世界 共謀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講座,師生代表們懷著滿腔熱情,共同開啟了一場趣味盎然的科技探索之旅。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講座上,樊教授為同學們講述了傳統農業「面朝黃土,背對青天」的勞作方式到現在機械化、信息化的轉變,她用親切的語言、真實的案例使學生了解到農學就是研究從「作物基因」、「農田」到「餐桌」產業鏈各環節問題,是解決人類「吃飯、穿衣」大事的學科,是「安天下,穩民心」的重要工作。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接著樊教授介紹了農學中作物遺傳育種、種子科學與技術、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工作,讓我們了解到種子是農業的晶元,一粒種子改變世界。為了這些種子,無數科學家為此前赴後繼,為農業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從事雜交水稻的袁隆平院士與周開達院士,他們的科學研究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品質令我們敬佩。在作物栽培學耕作學中,樊教授為我們介紹了現代機械化、信息化的精確農業以及它的應用,像大數據預測產量這樣的栽培與耕作方式不得不令人感嘆它的便利和發達,更讓我們明白了「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

最後樊教授為大家講述了為強農而奮鬥的新農人的事迹。他們雖然都擁有較高的學歷,但卻毅然返回鄉村,為鄉村振興學習新農業,也值得我們敬佩。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通過這次講座活動,大家對農學有了全新的了解與認識——農學已不再如我們想像中的一樣,僅僅是憑藉人們辛勤的勞作。被科技賦能的農學已成為科技革命的先鋒專業,正加速推動著鄉村振興,讓人們的生活質量得以保障,並越來越好。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也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為未來科技發展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班宇亮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為了進一步了解種子科學與技術,在樊教授的帶領下,同學們有幸參觀了四川農業大學的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家跟隨志願者老師一起走進組織與細胞分析室、元素分析室、代謝分析室、蛋白分析室、基因分析室,認識了裡面的先進儀器,了解了陳學偉教授在Cell和Science關於研究故事和中國農業現狀的文章。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戢俊臣書記為大家介紹國家重點實驗室#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樊高瓊博士為大家講解種子的培育#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在參觀過程中,講解老師的一句話讓人印象深刻:「你可以不選擇農業,但你不可以輕視農業。」確實,沒有農業,就沒有我們現在飯桌上可口的飯菜,人類也難以生存下去。雖然我國一直強調農業是國家的根本,但是我們的同學當中有誰願意長大做一位農民呢,為農業做出貢獻?又有哪些人願意像袁隆平教授一樣鑽進農田裡去鑽研?中國知名農業大學遍布大江南北,而真正願意為農業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奮鬥一生的人,其實寥寥無幾!甚至許多人認為農業研究是一個很底層、貧賤的職業,沒有人願意去做這份職業!所以我們現在應該樹立對農業的正確認識,明白農業的重要性。然而,糧食的自給自足和研發,並非一朝一夕,也並非輕而易舉,它投入高、見效慢,如果我們只靠資本的力量,這樣很難實現對西方國家的超越,把農業發展起來。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可能我們長大並不會從事農業相關的工作,但是我們要永遠記住,在背後能夠支撐著我們前行的一定是農業,是它給予了我們奮鬥的力量。農業,是國家重要經濟命脈,是國家穩定的保證,是一個國家能否獨立於世界民族的根本需求。所以說:「農,天下之本也。」——何浩成

川農大樊高瓊博士走進新世紀光華,同話科技賦能,共謀鄉村振興! - 天天要聞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給農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這一系列的科技節活動,讓同學們了解了科技在農業上的運用,培養了學生對科技農業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希望新世紀學子能乘著科技之翅,發揮科技想像,揮舞創新之筆,向著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中共咸寧市委組織部公告 - 天天要聞

中共咸寧市委組織部公告

中共咸寧市委組織部所屬事業單位2025年「招碩引博」考試公告根據工作安排,現將中共咸寧市委組織部所屬事業單位2025年「招碩引博」考試工作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考試程序(一)資格複審和領取准考證1.複審時間2025年3月21日(周五),上午
中考倒計時,備考方案供參考 - 天天要聞

中考倒計時,備考方案供參考

各個省份中考的科目存在一些變化,要以本省中考規定的科目為準喲。下面這些只是中考前給大家的參考建議,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考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高中,接著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加油!一、精準學科攻堅體系1. 三維時間分配模型- 核心科目(語數英):每日
全國34所高校隊伍 太原逐鹿機器人大賽 - 天天要聞

全國34所高校隊伍 太原逐鹿機器人大賽

3月16日,RoboMaster2025機甲大師高校聯盟賽(西北站)在太原理工大學迎西校區體育館圓滿落幕。本次比賽吸引了來自全國的34支高校隊伍、500餘名參賽隊員參與,經過4天的激烈角逐,最終決出勝負。
濟南將強化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 - 天天要聞

濟南將強化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

3月18日上午,濟南市「聚力項目提升 開創強省會建設新局面」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市教育局專場召開。記者在會上了解到,2025年,濟南將落實尊師惠師各項舉措,強化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負擔,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
教育部批准建立7所專科層次高等學校 - 天天要聞

教育部批准建立7所專科層次高等學校

3月17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布2025年度第一批實施專科教育高等學校備案名單的函》,名單顯示,共新建7所高校,撤銷1所成人高校。 來源: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