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家庭教育指導師愛心。
孩子長大之後,可能會懷念父母的嘮叨吧?
可是,跟兒女講話時,一定要站在理解和接納孩子的角度出發,要不然,只會讓孩子有多遠,跑多遠!
張沛高三的時候,成績好得到一個保送的機會。可是,並不是她喜歡的專業,就跟老師說了自己的想法,放棄了保送。
可是,在父母眼裡,這樣做就等於是放棄了大好的前途。
甚至,拿出來一張照片,懷疑女兒早戀了!
是為了那個男孩子,才放棄了保送。招惹來同學的議論,還有父母的憤怒。
一個巴掌打下來的時候,張沛內心裝滿了委屈!
唯一的想法就是,逃離這裡!
一走就是十多年!害怕回到那個讓人窒息的家裡!
當工作需要,不得不回到父母身邊時。真的每天都生活得無奈,只盼著,可以快一些,再快一些,可以離開!
難道,她的父母不愛她?當然不是!
很愛她!希望她過得安穩,希望了解她的一切!只不過,做法讓女兒無法接受!一直是掃興的父母!
01 不說打擊孩子自信心的話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孩子的自信心來自於父母不斷的鼓勵和支持。
用帶給孩子自信的話語,才能讓孩子得到一生的信心和無限的溫暖!
你太笨了!你怎麼又丟東西!
你長腦子了嗎?
你看看,寫的字都難看!
所有批評的話,對於孩子來說,足以毀掉整個世界!
孩子正是在不斷犯錯里,得到成長的金鑰匙!
家長不允許孩子有過錯,就等於不想看到孩子的成長!
鼓勵的話,才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讓自己產生了無窮的力量!
02 不說讓兒女害怕的話
你不聽我的報志願,我就離開家裡!
你不聽我的話,就別回家了!
你唱歌太難聽,你報了唱歌比賽,我就不給你買禮物了!
為了讓孩子聽從家長的想法,必須聽自己的話。
甚至,用各種手段,逼著孩子服從!
孩子害怕的結果,就是產生了嚴重的自卑,甚至,跟人講話時,都不敢抬頭!
不敢嘗試新的發展,害怕父母會突然大喊,你怎麼還不聽話!
不整理好房間,不準吃飯!
不完成家裡的衛生,不可以休息!
長時期,處在這樣的環境里,孩子的情緒容易崩潰!
03 不說控制命令孩子的話
兒童心理學認為,孩子天生具有自我決定和自我管理的需求。如果父母過度控制和命令孩子,孩子可能會感到自己的自主權被剝奪,導致他們對父母產生反感和抵觸情緒。
你不可以跟某某交朋友!
你快考下來教師證!
你都三十多了,快結婚!
從交友,學習,到結婚生子。父母的控制,只會讓孩子痛苦一生!
逼著找份穩定工作,逼著結婚,逼著生孩子,往往讓孩子陷入了無邊的困惑。
心理學家李雪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控制欲過強的時候,並沒有發現是自己的情緒需要調整,反而認為,孩子沒有足夠優秀!怎麼孩子不能更完美!
董家希自己改了學的專業,媽媽讓她學會計專業,她卻學了導演專業。
在媽媽的嚴格控制之下,不得不學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當媽媽得知她改了專業後,一直要求她備考註冊會計師。
媽媽的愛真的讓她痛苦!
人生的道路必須按照媽媽要求的走!真的無語,無奈,無助,無望!
有一家人都是老師,父母以及姑姑都是當老師的。
女孩自然也選擇了學師範!
可是,需要實習上講台的時候,無邊的恐懼讓她害怕。她想轉個專業,媽媽不同意,她只能一個人退了學,跟家裡斷了聯繫!
沒有希望的人生,如何能走下去!沒有支持的家,女孩根本不敢回!
得不到肯定,得不到愛的接納,人生也變得可怕!
用接納孩子的方式,用鼓勵的教育方法,才能引導孩子走上光明的人生道路!
關注愛心談育兒,育兒不迷路!
願意把這句話,爛在肚子里的父母。
相信,她們的孩子會過得很幸福,很開心。
沒有充滿了傷害和無語的童年,也不用為了過得自由,不得不離開溫暖的家!
世界上多了一個內心有愛的孩子,
也會有更多溫暖的善良的美好,不期而遇!
你的分享,可以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