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傳情·少年慧心
為深度挖掘
絲綢之路豐富的
歷史文化內涵
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北京市通州區南關小學紅領巾社團
獻禮「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
製作「絲路傳情·少年慧心」
立體書作品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恰逢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於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北京市通州區南關小學少先隊大隊的隊員們十分關注此次盛會,並且用自己的方式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獻禮,創作「絲路傳情·少年慧心」立體書作品。
絲綢之路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公元前202年-8年),公元前139年,一位名叫張騫的使者受漢武帝派遣出使西域,以現在的西安為起點,他的足跡踏遍天山南北和中亞、西亞各地。顧名思義,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在一千多年後的明朝時期成為綜合貿易之路。隊員們認真研學,並動手製作了相關的立體書作品。
海上絲綢之路,以中國南海為中心,又稱為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013年9月和10月,我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一帶一路」重新點亮了這條千年古路,讓它散發出璀璨的時代光芒。
中國企業積极參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擁有8000多個機構和項目,直接帶動外方員工就業近百萬人;10年來,中央企業累計承擔境外港口、鐵路、機場等重大基礎項目超200個,湧現了雅萬高鐵、馬普托跨海大橋、比雷埃夫斯港等明星項目。隊員們在創作的過程中了解一帶一路的偉大成就,心裡涌動著驕傲與自豪。
輔導員老師親自指導
隊員們愛不釋手
一幅幅作品是少先隊員立志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奉獻的一顆顆赤子之心。
獻禮
古絲綢之路綿亘萬里,延續千年,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也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今天,「一帶一路」傳承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北京市通州區南關小學的隊員們表示能夠參與此次活動感到十分的榮幸和自豪,立下志向要好好學習、好好鍛煉,長大也能成為建設一帶一路的一份子,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