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7日,以「科技自立自強,童手創造未來」為主題的首屆江蘇省青少年科創教育成果博覽會在南京新莊國際展覽中心舉辦。本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科協等20多家單位共同聯辦,並作為南京市玄武區2023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的主場,專門設立了玄武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區長獎暨科創教育成果展區。
在玄武區展區,北京東路小學、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玄武中等專業學校、玄武高級中學等10餘家玄武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區長獎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現場展示了區長獎獲獎作品、青少年科創教育經驗、做法和成就。同時,一批代表青少年科技創新奇思妙想的活動在現場進行了互動展示,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和參觀者的興趣,或積极參与互動,或駐足觀看交流,現場景象熱鬧非凡。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王昊等領導參加了活動開幕式並觀展,玄武區代區長張志超等陪同。

首屆江蘇青少年科博會南京市玄武展區
圍繞「區長獎」,展示玄武區科創教育碩果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2017年,玄武區圍繞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進行有益探索,在南京率先設立了政府推動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區長獎」,為廣大青少年搭建了一個科學探索、創新實踐的良好平台。
南京市玄武區青少年科創教育成果展集中展示了「區長獎」相關成果。截至今年,「區長獎」活動已連續舉辦6屆,一批批優秀的科技小創意、小發明作品脫穎而出,累計遴選優秀作品1000餘件,評選出198名「區長獎」獲獎者。其中,2名「區長獎」獲得者入選中國科協第18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稱號,1名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專項獎金牌,84件「區長獎」作品獲國家專利和省級以上科技創新獎,還有部分獲獎作品已通過知識產權轉化走向社會生產和生活領域,結出了累累碩果。如今,「區長獎」已成為玄武區廣大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優秀品牌和南京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動標杆,取得了突出成效。在「區長獎」品牌示範的帶動下,「紫金杯」編程競賽、五小發明創造活動等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在全區學校蓬勃開展,每年全區近5000名青少年參加各類科技創新競賽和活動,激發了青少年的拳拳愛國情,點燃了灼灼科技夢。

孩子們演示自己的創新成果
依託區內豐富資源,搭建科普教育橋樑
玄武區地處南京市中心城區,人文薈萃,擁有豐富的科普資源和教育資源。區內有東南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等近30家高校院所,集中了全省超三分之一的兩院院士和全市近一半的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當前,玄武區正全面落實「四個走在前」的重大要求,深入踐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大創新投入、平台建設、人才培育等力度,努力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創新高地」。依託駐區科教文博場館,玄武區每年開展常態化科普活動300餘場次,受眾20多萬人次。根據區內科普教育基地不同特點,創新拓展科普服務途徑,分類打造「時空穿梭小巴士、看我金陵風貌、海陸空冒險旅途」等3條「海、陸、空」特色科普研學路線,青少年可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研學路線,開展科普研學活動,形成具有玄武特色的科普研學實踐活動。
據了解,目前全區建成省級科學教育綜合示範校10所、省少年科學院33所、省STEM實驗學校8所、市星光基地19所、市星光基地特色項目學校6所,科普教育基地34個、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46個、學校科普館26個、STEM實驗室4個,11所學校成為「校園e站」試點建設單位,並開通科普頻道23個,為科普教育搭建起橋樑紐帶。
緊貼「全國科普日」主題,開展系列科普活動
2023年「全國科普日」期間,玄武區各部門圍繞「全國科普日」主題,豐富科普內容供給,創新科普傳播方式,組織開展各類科普活動近130場次。玄武區科協、區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也通過開展「科普賦能 樂享銀齡」新時代老年科普專項行動,圍繞「智慧銀齡 凈網護老」「守好『錢袋子』助老防詐騙」「海姆立克急救科普」「『食』上科學 守護『夕陽』」「多維智慧助老 步入數字未來」「傾聽老人的心聲」「垃圾分類『益』起來」「應急學一點 安全多一點」等8個科普主題,組織科技志願者和科協「四長」深入街道、社區廣泛開展送科普進社區系列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科學素養。 通訊員 何斌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董婉愉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