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所高校上榜!2023上半年頂刊發文統計出爐

2023年07月19日15:22:05 教育 1185

66所高校上榜!2023上半年頂刊發文統計出爐 - 天天要聞

CNS(Cell、Nature、Science),作為三大舉世公認的頂級科學期刊,能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國家科研實力的發展變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高校學者在國際科研舞台上嶄露頭角,國際科學頂刊接連刊登中國的研究成果,是中國科研實力上升的體現。


據統計,2023年1月到6月,中國內地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含共同通訊作者單位)在CNS期刊總計刊出原創論文128篇。其中,Cell論文佔比16%,Nature論文佔比50%,Science論文佔比34%。


66所高校上榜!2023上半年頂刊發文統計出爐 - 天天要聞

(註:僅統計Cell、Nature中類型為Article的論文,Science中類型為Research Article和Report的論文,統計數據來自Cell、NatureScience期刊官網,僅包含已經刊出的論文;部分已經接收或在線發表,即「First Release」,但尚未刊出的論文,會在後續統計中計入其刊出日期的月份內。)


除了數量,中國高校學者也更加註重論文的質量和影響力:


北京大學在Nature上演「帽子戲法」,1天3項成果同時在線發表;中國農業大學倪中福教授發表我國小麥基因圖位克隆的首篇Nature主刊論文;西湖大學何睿華實驗室在Nature發文,發現首個光陰極「量子」材料;雲南農業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在Science發文,並在同月2次登上Science封面……


本期統計了2023年1-6月中國內地高校CNS發文情況,這半年,都有哪些高校實現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又有哪些高校的精彩發文瞬間值得記錄?


8所高校,獲「大滿貫」


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中國內地共有66所高校作為通訊作者單位在CNS發文。中國科學院大學,以28票發文量穩坐冠軍寶座,同時拿下CellScience發文量單項第一的好成績;其次是北京大學,半年共發表20篇論文,其中Nature發文數量最多;清華大學(18篇)和浙江大學(15篇),發文數量超過10篇。


值得一提的是,這4所高校除了發文數量名列前茅,在Cell、Nature、Science均發表了研究成果,實現了CNS大滿貫。此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復旦大學4所高校,也實現大滿貫。


上榜高校,以「雙一流」高校佔據主導地位,但也有不少地方高校表現亮眼。西湖大學CellNature皆有1篇論文發表;此外,蚌埠醫學院成都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吉林農業大學等12所非「雙一流」高校,皆有1篇論文入賬,且有不少高校有打破校史的「首次」動作。


66所高校上榜!2023上半年頂刊發文統計出爐 - 天天要聞



異軍突起,零的突破

據統計,僅上半年,有多所高校在產生了一批原創性成果的同時,也打破校史記錄,實現學校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文的重大突破,可喜可賀!


長沙理工大學在Nature發表首篇研究成果;

成都理工大學首次以第一作者單位在Nature發文;

山西大學首次以第一作者單位在Nature發文;

貴州大學首篇作為主要完成單位在Nature發文;

東北大學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在Science發文;

吉林農業大學首次以通訊作者單位在Science發文;

長春科技學院首次登上Science

雲南農業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在Science發文;

空軍軍醫大學首篇在Science發表的完全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中國人民大學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在Science發文;

......


值得一提的是,2月24日,吉林農業大學李志鵬教授團隊、長春科技學院李春義教授團隊及其他合作單位團隊共同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刊發研究論文。而這一篇Science,讓吉林農業大學和長春科技學院2所非「雙一流」高校同時打破校史,尤其是長春科技學院,實現了該校乃至全省非「雙一流」高校CNS主刊文章零的突破


66所高校上榜!2023上半年頂刊發文統計出爐 - 天天要聞


封面文章,實力認證

3月是個豐收月,不僅CNS發文總量為半年最佳,還有3篇封面文章。


3月3日,對於雲南農業大學來說,是「雙喜臨門」的好日子,不僅首次以第一單位發Science,且入選當期封面論文。喜上加喜的是,Science同期還刊發了題為「Two domestications for grapes」的評論文章,對該研究進行介紹並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月10日,雲南農業大學再次登上Science封面!


66所高校上榜!2023上半年頂刊發文統計出爐 - 天天要聞


3月9日,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馮煉團隊的研究論文入選Nature封面文章。該研究成果通過利用衛星遙感長時序、周期性、大範圍等觀測優勢,彌補了目前對全球海岸帶藻華變化趨勢的認知缺陷。


2010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學高調問世;2022年2月,南方科技大學強勢出圈,躋身「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成為了這支隊伍中最年輕的生力軍之一。強大的平台孕育著蓬勃的成果,高水平科研成果、高層次科研獎項不斷湧現。僅2023年上半年,在CNS等國際頂尖期刊上發表論文9篇,發文數量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並列中國內地高校第5


上半年,還有浙江大長沙理工大學的研究成果登封面。其中,浙江大學是繼2022年9月,中國科學院大學榮登NatureScience雙封面後,成為2023年第一個解鎖月度NatureCell雙封面的高校,展現了這所C9高校強勁的科研實力!


66所高校上榜!2023上半年頂刊發文統計出爐 - 天天要聞


作為靈長類動物中的一員,人類長期以來對靈長類動物的起源和演化過程非常關注。2023年6月2日,Science重磅發布了關於靈長類基因組的研究特刊,並以封面研究專刊的形式介紹了靈長類基因組的重大系列進展。該計劃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浙江大學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共同牽頭,西北大學雲南大學等中國科學家和國外研究團隊共同參與。


這一計劃的主要階段性研究成果共計8篇論文已於Science期刊發表,其中4篇由中國科學家團隊發表,該期封面圖為亞洲葉猴的代表——秦嶺金絲猴,圖片由西北大學研究團隊提供。另有3篇衛星論文同日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等期刊。


66所高校上榜!2023上半年頂刊發文統計出爐 - 天天要聞


每一篇科研論文背後,都離不開科研工作者對科學研究的不懈追求和埋頭苦幹的努力鑽研。統計發現,僅2023年上半年,至少有3位學者發表了不止一篇頂刊論文。山東大學孫金鵬團隊浙江大學張國捷團隊,上半年各發表了1篇Science和1篇Nature;南方科技大學隋森芳院士團隊發表了2篇Nature論文。


此外,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繼2022年取得「生物工程」學科評估優異成績後,2023年2月,該校在科研工作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半月內連發3篇Cell論文;3月,北京大學上演「帽子戲法」,1天發表3篇Nature……通過這些數據,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中國高校的科研水平越來越高。


6個月181天,2023年上半年中國內地高校科研實力突出,不論是在發表的頂刊種類上還是論文總數上,表現都相當出彩,創新能力和學術水平得到國內外學術界一致認同!期待下半年能有更多內地高校學者的研究成果,取得新的突破,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芒!


來源:高績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780分難保上重點!遼寧中考卷出新高度,瀋陽第一僅差4分滿分 - 天天要聞

780分難保上重點!遼寧中考卷出新高度,瀋陽第一僅差4分滿分

今年的高考被大家吐槽,好像變得更「卷」了,其實是高分學霸變得更多了,這對中上段的學生來說越來越不友好。就像在河南,今年700分都不一定能上清北,這似乎有點太誇張了。不過看了中考的競爭程度之後,突然就明白為啥現在的高中有這麼多高分學霸了。因為
圖書館內「露腳」,暴露的是公德短板 - 天天要聞

圖書館內「露腳」,暴露的是公德短板

極目新聞評論員 文清蔓實習生 蔣子欣 王樂樂7月8日,有網友發帖稱,在華南農業大學圖書館內出現不文明現象,圖片顯示,多名男子或打赤腳或穿鞋躺在圖書館的沙發上,網友吐槽稱,自己此前曾在沙發上休息,評論區也有網友表示,平常在圖書館休息時會把頭靠在扶手上,現在看到有人將腳放在扶手位置,感到非常不適。截至發稿,...
5萬、8萬、10萬,學位論文為什麼越寫越長 - 天天要聞

5萬、8萬、10萬,學位論文為什麼越寫越長

一位同學在論文寫作時電腦周圍貼滿提示2025年6月底,正在讀研二的劉藝,學位論文已經寫了6萬字。而6萬字,只完成了她計劃的60%。從去年開始,按照新出台的《學位法》,學術學位研究生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專業學位研究生可進行實踐成果、其他規定的成果答辯。這對於為學位論文費盡心力的學生而言,或許意味著一種解綁。但絕大...
數字課堂跨越國界,這堂「雲課」很精彩 - 天天要聞

數字課堂跨越國界,這堂「雲課」很精彩

新華社天津7月10日電(記者尹思源)5G物理網路搭建區、5G應用綜合實訓區、空中課堂……位於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的俄羅斯魯班工坊內,學員們不僅能夠汲取最前沿的數字技術知識,還能通過項目實操,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授課老師們藉助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的5G設備,為學員們講述著前沿的數...
深圳中學梅香學校學子走進社區,踐行「社區小主人」使命 - 天天要聞

深圳中學梅香學校學子走進社區,踐行「社區小主人」使命

7月5日,深圳中學梅香學校(以下簡稱「深中梅香」)五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梅林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我是社區小主人」主題實踐課程。此次活動旨在深入推進「每周半天課程」,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觀察、思考、表達和行動。當天上午,學生們在學校集結,老師們詳細介紹了課程...
中高年級孩子學習,還得適量的刷題 - 天天要聞

中高年級孩子學習,還得適量的刷題

學習學習,不能只聽課,不做題,只有做題了,才會發現自己到底有沒有聽懂,有沒有把知識點消化透徹了。學習的方法就是聽課、做題、再剖析薄弱點、再聽課、再做題。只有這樣的流程,反覆去做,才能把知識點靈活運用。知識比較難的時候,可以從簡單的題入手,慢
廣聯達深化國際產學研合作 助力馬來西亞高校建築教育升級 - 天天要聞

廣聯達深化國際產學研合作 助力馬來西亞高校建築教育升級

在全球建築行業加速邁向數字化的背景下,廣聯達與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建築環境和測量學院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雙方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標誌著中馬在建築教育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階段。 本次簽約儀式在馬來西亞理工大學蘇丹易卜拉欣行政大樓舉行,學院院長Kherun Nita Ali教授、廣聯達馬來西亞及中東區域總監Joyce Chan Zhai Zye...
高考624! 「他在哪上學,我就跟著去哪!」父親背著兒子12年…… - 天天要聞

高考624! 「他在哪上學,我就跟著去哪!」父親背著兒子12年……

最近,一段拍攝於保山騰衝,長40秒的視頻《父愛如山》,讓無數網友紅了眼眶。視頻中,一位父親背著兒子的身影,承載了12年風雨無阻的堅持,今年高考,兒子釧助毓也以624分的成績,給了父親最美的回報。每天凌晨 3 點,釧大哥駕駛著三輪摩托車駛向蔬菜批發市場,找到空位後卸下當天售賣的蔬菜,等待著批發客商。6 點多,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