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出國留學是為了鍍金,有留學經歷獲得海外名校高學歷認證,回國後可以更好找工作;
有人出國留學是為了接觸更廣泛的學術資源,和接受先進教育體系的灌溉,使得個人學術能力和認知水平得到更好的增長。
也有人是為了體驗異國文化,促進語言能力和人際關係網路的發展。
總之,隨著教育全球化,出國留學成為了提升學歷、拓寬視野的很好渠道。為提高學校在全球高校中的排名度,不少知名學府提供各項津貼補助以便吸引海外留學生前來就讀,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眾所周知,咱們中國學生出國留學並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只有那些家庭經濟情況許可,能夠給孩子一年提供大幾十萬的家庭,才有條件滿足孩子出國留學。
只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非洲是一個較為貧困的國家,但在我們的高校卻有不少非洲黑人留學生,這是為什麼呢?
明眼人一眼便知,到底這都是取決於留學成本,成本低、甚至還有的賺,那自然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盡情享受留學即可。
7月17日,博主「郭林闖非洲」在網路上發布了這樣一則視頻,引人深思!
偶遇一黑人摩的師傅,他竟然說著一口流利的中文,自報家門:「曾是廈大的留學生」。
對著鏡頭用中文打招呼說:「我叫土豆」。
廈門大學,是一所集「985、211為一體的雙一流高校」,為什麼留學生回國後直接又變成了「土著」,看呆一眾網友。
根據博主和這位黑人留學生的對話來看,了解到土豆從廈大留學畢業後,回國沒有找到工作,只好跑摩的。
不少網友見狀調侃:「難道非洲的人才也過剩了?」
很顯然,事實並不是這樣,據知道的情況而言,他們是急需人才的。
只能說這位黑人留學生土豆,沒有達到要求才淪落於此吧!
那麼,問題的關鍵來了:既然留學後回國也只是跑摩的,那留學的意義究竟在何處?
對於廈門大學來說,提供給這等留學生的補助是不是浪費了?
一時之間,圍繞於此的討論絡繹不絕。
以廈門大學國際學生招生網公布的「2023年,福建省政府外國留學生獎學金項目」申請辦法為參考得知。
廈門大學已和海外259所高校達成了合作協議。
2023年,海外留學生本科生的補助是30000人民幣;碩士生40000人民幣;博士生50000人民幣。
相對來說,廈門大學在這一方面的信息公示是較為透明的,並且著重強調了將會根據申請者的專業背景、學業成績、語言能力、學術水平以及科研成果等,按照程序擇優選拔。
最後進行公示無疑後,會上報至教育廳進行最終的審核。
對比有些高校提供給黑人留學生的「天價」補助,廈門大學要好得多。
就是土豆這現狀,著實是令人不敢苟同,看得讓人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不知道這是「個例」還是「縮影」,要只是特殊的例子倒也無可厚非,至少不會讓人覺得咱們高校的付出是白費了,還能在非洲有點「人情」。
要只是縮影而已,那真是一言難盡。
等同於說給這些黑人留學生的補助全部都浪費了。
甚至可能還會產生別樣的影響,因為是從中國高校留學回去的,回國後「原形畢露」,和其他人無異,那隻會讓人對受教育質量表示質疑。
許多網友調侃:「廈門大學什麼時候開設了摩的培訓專業,竟然吸引了外國留學生前來學習?」
只希望中國的留學生們能夠恪守本心,在海外認真學習,學成歸來後多加報效祖國,這也就足夠了。當然,付出了那麼高的代價,留學費用每年幾十萬,自然也就知道珍惜。
對於廈門大學黑人留學生畢業後回國跑摩的,對此,你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