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2023年06月30日20:07:09 教育 1666

看過這樣一個小視頻,內心五味雜陳。

一個小男孩,滿心歡喜地拿了一張試卷回家。期待父母會誇讚自己考了99分。

結果迎接他的,卻是父母一連串的靈魂拷問:

「那1分扣哪的啊?」


「那1分怎麼扣的啊?」


「是不是你粗心大意啊?」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沒有半句誇獎,父母的回應里,全是挑剔和質疑。

男孩聽後崩潰大哭,委屈的向父母控訴:

「(你們)從來沒在意過我考得有多好?」

「我內心裏面是想你誇我,還是想你質問我啊?」

男孩滿心期盼得到誇獎,父母卻迎頭澆來一盆涼透心的冷水。

可以想像:小男孩的內心前一秒有多歡喜,下一秒就有多憋屈。

評論區里,很多「過來人」自曝和男孩相似的經歷: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看到了我的小時候……」

「我小時候就是跟他一樣的情況,考多高都沒用,不是滿分就毫無意義,後來就直接放棄讀書了。」

不少網友感同身受:

在挑剔的父母眼裡,不管孩子怎麼努力,都能挑出你身上的問題和不足。

當父母一味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不但不會觸底反彈,反而會適得其反。

01

挑剔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深?

1. 挑剔的父母,容易養出一個低自尊水平的孩子

父母挑剔的本意,不想讓孩子驕傲自滿,想用這種方式激勵孩子。

但這種「激勵」,傳遞給孩子的信號卻是:「你不行、你還不夠優秀……」

父母長期的挑剔、否定,缺少認可,久而久之,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差勁,感覺自己一無是處,自我價值感低,內心敏感自卑,逐漸形成一個低自尊水平的孩子。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這種低自尊,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

做事害怕犯錯、謹小慎微,過分敏感,無助,不自信,總會下意識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

這對孩子的心理能量消耗巨大,也讓孩子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長此以往,孩子會產生逃避、厭學的心理。

2. 挑剔的父母,會讓孩子越來越笨

蒙特利爾大學曾開展研究發現:

苛刻的「養育方式」,會導致孩子大腦結構的改變。讓很多本該是孩子通過自身智力解決的事情,轉變成了情緒問題。

為什麼會這樣呢?父母了解一下大腦的運行機制就明白了。

人的大腦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叫新皮層,在大腦偏上部分,主要負責計劃決策、理智思考、控制情緒等,可以理解為理智腦。

第二部分叫杏仁核(邊緣系統),負責管理我們的情緒,比如,憤怒、恐懼等,可以理解為情緒腦。

第三部分是爬行腦,負責本能的攻擊或自我保護,可以看作本能腦。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孩子情緒平穩、心情不錯時,理智腦會頻繁啟動,這是孩子智力思考的過程。

孩子接收到父母挑剔的語言信號時,情緒腦啟動,孩子就開始變得煩躁、焦慮,最上層的理智腦則幾乎停止運轉,孩子的反應越來越慢。

把本該用大量時間來開展的智力活動,都花在解決焦慮、擔心等負面情緒上。

父母的挑剔,會擠佔了孩子的心智帶寬,令他的一部分專註力,都用於對抗父母帶來的壓迫和恐懼感。

孩子專註力受到影響,會削弱孩子的學習能力,陷入越挑剔,越差勁的惡性循環中。


02

教育的真諦,不是「弱化」孩子


教育的真諦,不是「弱化」孩子,百般挑剔孩子的不足。

智慧的父母,會多接納孩子的缺點和不足,抓大放小,給孩子的成長留足時間和空間。


1. 善用正面引導


孩子的優點像太陽,缺點像星星,當太陽足夠閃耀時,星星就會變得暗淡。

當父母的聚焦點不再是「挑錯」,而是去挖掘孩子進步的地方,你會驚喜地發現:

孩子做事情更加積極,熱情,也更快樂了。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智慧的父母,會多給孩子正面反饋,引導孩子自我成長。

媽媽發現你這幾個字寫的太整齊了,比昨天進步太多了。


我看到你把自己的床鋪收拾的很整潔,很清爽,給你點贊。


同類型的題目,你做的越來越好了,知識點掌握的很牢固!


孩子多接收到父母肯定的正向鼓勵話語,會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

研究證明:如果父母能轉換一種語言,更多地使用正向反饋,會幫孩子堅定內心的力量,喚醒學習的內驅力。


2. 學會用耐心,寬容,接納孩子


如果父母總是有條件、有選擇地接納孩子,孩子是十分割裂的:他的哪部分被父母喜歡,哪部分又被父母挑剔。

孩子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去處理這種割裂感,就很難全身心投入成長和學習。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當父母不再過分挑剔、責備孩子,而是選擇接納與支持,就會讓孩子感受到:

「父母不是不喜歡我,只是不滿意我那些行為。」

當父母帶著愛和耐心,讓孩子感受到積極的期待和支持,孩子就有力量把自己變得更好。

想要教育真正起效,父母需要看見孩子的內心,給孩子愛的滋養。

有家長的理解、鼓勵和支持,孩子會動力十足,走得更遠。


3.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激發孩子潛力

教育學博士錢志亮說:

「對每一位父母來說,看到孩子的缺點必不可少,但懂得欣賞孩子的優點,認可他的努力和進步,也是一項必備的能力。」

做父母的要相信:自己孩子身上一定有閃光。

如果找不到,拿放大鏡去找,不斷尋找的過程中,你的孩子,就會發光發亮,潛力也會不斷釋放出來。

當孩子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力和亮點,找到做事帶來的成就感,更自信地游向成功的彼岸。

來自父母的欣賞與認可,可以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在天地間自由翱翔。

這件事父母每干一次,會讓孩子變笨一點!現在知道還不晚 - 天天要聞

父母的覺醒》中說:

「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優秀人的潛質,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方式,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引路人,父母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

與各位父母共勉!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學生及家長送錦旗,鄭州市二七區苗圃小學的教育獲認可 - 天天要聞

學生及家長送錦旗,鄭州市二七區苗圃小學的教育獲認可

大象新聞記者 李書恆 通訊員 時科華/文圖5月13日,鄭州市二七區苗圃小學迎來了一幕溫馨的場景:六年級4班學生梁冠華及家長向學校贈送了一面印有「苗圃育才展風采 師恩難忘永銘心」的錦旗,以表達對辛勤工作的教職工的誠摯感謝。
承父母之志 育邊疆之花 - 天天要聞

承父母之志 育邊疆之花

青春是一簇躍動的星火,在祖國西部的廣袤天地間,西部計劃志願者們以青春為筆,以奉獻為墨,書寫著動人的篇章。西部計劃研究生支教團志願者張驥跨越山海,從江南水鄉奔赴邊疆校園,在教育的三尺講台上,用知識與愛心,點亮邊疆孩子們的希望燈塔。
備戰第29次高考!「高考釘子戶」梁實:多次落榜,或因前半生用完了運氣 - 天天要聞

備戰第29次高考!「高考釘子戶」梁實:多次落榜,或因前半生用完了運氣

5月13日,據媒體報道,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高考了,四川「高考釘子戶」58歲的梁實將參加他的第29次高考。考上川大,是梁實一直以來的堅持。但去年高考因為沒過二本線,梁實直接放棄了志願填報。這一次,他似乎也沒有了非川大不可的執著。他告訴記者,自己1998年就已經賺到了100萬元,「也許是前半生的運氣用光了,才會在每一...
校園朱槿:師者的生命之花 - 天天要聞

校園朱槿:師者的生命之花

漫步校園,幾株朱槿花悄然綻放。那寬大的花瓣,或紅似烈焰,或橙如霞落,黃色花蕊點綴其間,在翠綠葉子的襯托下,於教學樓旁、花園小徑邊盡顯生機。微風拂過,花瓣輕顫,似在訴說著一段段關於成長與奉獻的故事。 朱槿花,又名扶桑,其栽培歷史源遠流長。
揚州7所學校,上榜! - 天天要聞

揚州7所學校,上榜!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關於第三批全國學校急救教育試點學校認定結果的公示其中揚州7所學校入選揚州市邗江區邗上中心幼兒園揚州市邗江區第一中學揚州育才實驗學校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部分校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揚州市竹西小學揚州市邗江區美琪學校  根據《教
誠信誠實統計職業道德教育 | 用真心焐熱調查對象的信任 - 天天要聞

誠信誠實統計職業道德教育 | 用真心焐熱調查對象的信任

誠信誠實統計職業道德教育用真心焐熱調查對象的信任統計數據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服務於民、惠及於民做好一切統計工作都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廣大基層統計工作者用真心焐熱調查對象的信任調查員與調查對象一起用誠信和堅守,彙集著統計調查的源頭數據讓我們通過青年主題演講大賽參賽者的生動講...
劍橋大學博士後證書:學術巔峰的榮耀認證 - 天天要聞

劍橋大學博士後證書:學術巔峰的榮耀認證

劍橋大學在眾多排行榜中,均在十強之列,並經常與牛津大學爭奪「全英最佳」之名譽。其中,泰晤士的《世界聲譽排名》自2011年創辦以來,一直將劍橋列作全球前四。個別學科方面,其則以數理見長。享有高度自治權的書院則屬私立機構。
莫斯科國立大學博士後科研計劃,含金量十足! - 天天要聞

莫斯科國立大學博士後科研計劃,含金量十足!

莫斯科國立大學(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全稱莫斯科國立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大學,又名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簡稱莫斯科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是世界著名高等學府,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