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丟大了,河南大學官微稱「滕王閣位於揚州」,遭嘲諷「九漏魚」

2023年03月15日21:26:04 教育 1345

河南唯二的「雙一流」高校——河南大學上熱搜了,不是因為它做出了什麼重大科研成果,而是犯了「文盲」式的錯誤。

臉丟大了,河南大學官微稱「滕王閣位於揚州」,遭嘲諷「九漏魚」 - 天天要聞

情況是這樣的,河大國際教育學院團委的官方賬號上,發布了一篇介紹滕王閣的博文。本來介紹祖國的大好河山、名勝古迹,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但該小短文開篇的第一句,就給滕王閣換了個地址,什麼赫然寫著:滕王閣位於江蘇揚州市。

臉丟大了,河南大學官微稱「滕王閣位於揚州」,遭嘲諷「九漏魚」 - 天天要聞

眾所周知,滕王閣位於江西南昌市,是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以它命名的《滕王閣序》更是千古名篇,在國內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河大國際教育學院團委卻把它張冠李戴到了千里之外的揚州市,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於是,評論區下面很快被網友們的質疑聲所淹沒,吐槽河大堂堂的「雙一流」高校,下屬學院竟然也會犯這種低級錯誤,並調侃發這篇博文的小編是「九漏魚」。

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河大國際教育學院團委已刪掉上述介紹滕王閣的博文,並表示正在處理此事。

臉丟大了,河南大學官微稱「滕王閣位於揚州」,遭嘲諷「九漏魚」 - 天天要聞

說實在的,看到高校犯這種常識性的錯誤,心裡挺不是滋味的,作為高校對外宣傳交流的窗口,應該本著嚴肅認真的態度,管理相關賬號的工作人員學歷也應該不低,卻出現了這樣的錯誤,可見對自己的工作有多麼敷衍。這樣的中國文化常識被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友人看到並作為參考了,那真的是丟臉丟到姥姥家裡去了。

更令人擔憂的是,並不是個別現象,在高校中越來越普遍。遠的不說,985名校、大連理工大學下屬的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日本旅遊攻略書籍,竟然用靖國神社做封面,長達10年之久都沒有發現或改正,還是在網友們的質疑聲中才不得不下架的。

這種現象,反映了現在越來越多高校以及高校系統裡面的工作人員,已經丟棄了嚴謹求實、負責較真的態度,退化成為自媒體網紅中的一員,相關工作程序也是做做樣子,可以很容易矇混過關。

臉丟大了,河南大學官微稱「滕王閣位於揚州」,遭嘲諷「九漏魚」 - 天天要聞

都說現在的大學生越來越水,本質上還是高校越來越水,硬體設施是越來越先進了,管理卻越來越鬆懈,學風越來越差,水課橫行,有些老師上課不是給學生們傳授專業知識、擴寬視野和見識,專門講跟「爽文」一樣的小道消息,考試從寬,實在不行就撈,想辦法讓學生不掛科就是了。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怎麼可能學到過硬的知識和技能?對待學習、工作的態度怎麼能好?

可見,用人單位抱怨現在的大學生能力差、不如以前的中專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大學已經不是原來的大學了,與其說是求學治學的殿堂,不如說是充值通關的地方,老師教得「水」,他們學得自然也「水」,大不了本科不行讀碩士,碩士不行讀博士唄。然而,學藝不精,「充值」再高的學歷也沒有用。

臉丟大了,河南大學官微稱「滕王閣位於揚州」,遭嘲諷「九漏魚」 - 天天要聞

高校不能再這麼「水」下去了,希望所有高校和在高校系統里工作的人引以為戒,認真對待工作,別再犯這種貽笑大方、丟人現眼的低級錯誤。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780分難保上重點!遼寧中考卷出新高度,瀋陽第一僅差4分滿分 - 天天要聞

780分難保上重點!遼寧中考卷出新高度,瀋陽第一僅差4分滿分

今年的高考被大家吐槽,好像變得更「卷」了,其實是高分學霸變得更多了,這對中上段的學生來說越來越不友好。就像在河南,今年700分都不一定能上清北,這似乎有點太誇張了。不過看了中考的競爭程度之後,突然就明白為啥現在的高中有這麼多高分學霸了。因為
圖書館內「露腳」,暴露的是公德短板 - 天天要聞

圖書館內「露腳」,暴露的是公德短板

極目新聞評論員 文清蔓實習生 蔣子欣 王樂樂7月8日,有網友發帖稱,在華南農業大學圖書館內出現不文明現象,圖片顯示,多名男子或打赤腳或穿鞋躺在圖書館的沙發上,網友吐槽稱,自己此前曾在沙發上休息,評論區也有網友表示,平常在圖書館休息時會把頭靠在扶手上,現在看到有人將腳放在扶手位置,感到非常不適。截至發稿,...
5萬、8萬、10萬,學位論文為什麼越寫越長 - 天天要聞

5萬、8萬、10萬,學位論文為什麼越寫越長

一位同學在論文寫作時電腦周圍貼滿提示2025年6月底,正在讀研二的劉藝,學位論文已經寫了6萬字。而6萬字,只完成了她計劃的60%。從去年開始,按照新出台的《學位法》,學術學位研究生進行學位論文答辯,專業學位研究生可進行實踐成果、其他規定的成果答辯。這對於為學位論文費盡心力的學生而言,或許意味著一種解綁。但絕大...
數字課堂跨越國界,這堂「雲課」很精彩 - 天天要聞

數字課堂跨越國界,這堂「雲課」很精彩

新華社天津7月10日電(記者尹思源)5G物理網路搭建區、5G應用綜合實訓區、空中課堂……位於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的俄羅斯魯班工坊內,學員們不僅能夠汲取最前沿的數字技術知識,還能通過項目實操,不斷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授課老師們藉助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的5G設備,為學員們講述著前沿的數...
深圳中學梅香學校學子走進社區,踐行「社區小主人」使命 - 天天要聞

深圳中學梅香學校學子走進社區,踐行「社區小主人」使命

7月5日,深圳中學梅香學校(以下簡稱「深中梅香」)五年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梅林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我是社區小主人」主題實踐課程。此次活動旨在深入推進「每周半天課程」,提升學生的社會參與能力,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觀察、思考、表達和行動。當天上午,學生們在學校集結,老師們詳細介紹了課程...
中高年級孩子學習,還得適量的刷題 - 天天要聞

中高年級孩子學習,還得適量的刷題

學習學習,不能只聽課,不做題,只有做題了,才會發現自己到底有沒有聽懂,有沒有把知識點消化透徹了。學習的方法就是聽課、做題、再剖析薄弱點、再聽課、再做題。只有這樣的流程,反覆去做,才能把知識點靈活運用。知識比較難的時候,可以從簡單的題入手,慢
廣聯達深化國際產學研合作 助力馬來西亞高校建築教育升級 - 天天要聞

廣聯達深化國際產學研合作 助力馬來西亞高校建築教育升級

在全球建築行業加速邁向數字化的背景下,廣聯達與馬來西亞理工大學建築環境和測量學院達成新一輪戰略合作,雙方正式簽署諒解備忘錄,標誌著中馬在建築教育領域的合作邁入新階段。 本次簽約儀式在馬來西亞理工大學蘇丹易卜拉欣行政大樓舉行,學院院長Kherun Nita Ali教授、廣聯達馬來西亞及中東區域總監Joyce Chan Zhai Zye...
高考624! 「他在哪上學,我就跟著去哪!」父親背著兒子12年…… - 天天要聞

高考624! 「他在哪上學,我就跟著去哪!」父親背著兒子12年……

最近,一段拍攝於保山騰衝,長40秒的視頻《父愛如山》,讓無數網友紅了眼眶。視頻中,一位父親背著兒子的身影,承載了12年風雨無阻的堅持,今年高考,兒子釧助毓也以624分的成績,給了父親最美的回報。每天凌晨 3 點,釧大哥駕駛著三輪摩托車駛向蔬菜批發市場,找到空位後卸下當天售賣的蔬菜,等待著批發客商。6 點多,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