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一直是很多孩子從小到大比較頭疼的學科,這很有可能是在孩子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存在很多盲區和誤區。而家長在輔導孩子數學時候,也感到束手無策。那麼,怎麼學好小學數學?下面分享一些學習方法,希望能幫助孩子提高數學成績。
怎麼學好小學數學?
1、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計算能力。
從在校學習的角度來講,計算準而快是後續所有理科學習的重要基礎,「會而做不對」、「會而來不及做」,對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信心都存在負面影響的。家長和孩子一個常見的誤區是:認為懂了運演算法則就可以了,不需要做多少計算練習。
計算(包括運算律的使用)就是一個熟練工種,想要達到高水準,必須每天定量做練習。建議孩子以當前學的計演算法則和運算律為主,每天練習兩個數的運算20道左右,三到五個數的運算10道左右,堅持做。通過持之以恆的計算練習,一方面能夠逐漸孩子培養數感,這是非常重要的數學素質,另一方面也能夠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和意志力。
2、提前課前預習。
如果孩子存在聽課效率低的問題,家長要在孩子上課前督促其預習新課。因為課前預習可以讓孩子輕鬆聽懂老師的講課內容,積極地跟著老師的講課進度思考,主動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高效地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堂練習。
當然,有些孩子不知道該如何進行課前預習,所以,家長要手把手教孩子如何預習新課,不僅要認真閱讀並理解教科書上的每個知識點,還要做一做同步練習加以鞏固,這樣做才能提升預習效果。
3、課堂認真聽講、課後反思總結。
小學的數學課,只要孩子走神,下一秒就不知道老師講得是什麼,所以聽課時一定要專註認真,若課上有不懂的知識點或重點難點不清晰,下課一定要及時問同學或老師,千萬不要在心中「堆積成山」,到時即使想學,也很難學會了。
在課上把握知識後,一定要勤學善問,懂得反思。將這些知識把握透徹理解透徹之後,再進行必要的練習,課餘時間勤加翻閱,才會保持成績穩步上升,否則只是原地徘徊,沒有絲毫進步罷了。這能有效補救小學數學差的孩子。之前我家孩子回到家就是玩手機,看電視,別說寫作業了,看都不看一眼,成績也一直不好,直到後面在途途課堂做的學習規劃,現在學習變得很主動,思路都清晰很多!成績提高了不少,終於不用每天盯他學習,寫作業了,我很欣慰!
4、及時鼓勵孩子。
怎麼學好小學數學?小學時期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喜歡聽到別人表揚自己。哪怕只是老師和爸爸媽媽的點頭肯定,或者簡單的一句「好」、「不錯」,也會讓孩子得到極大的鼓舞。
所以,這就需要我們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優點。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勇氣。要明白一點,孩子小學數學差並不是不能提高的,家長的情緒要控制好,不能帶給孩子太多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