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4屆開始,填報志願中,各大高校的各專業對高考生的選科要求和以往發生了較大變化。從專業限科來看,理、工、農、醫等專業都限制要求必須選擇物理和化學,那麼以前的單獨選擇物理,或者單獨選擇化學不再具有優勢,現在想在專業選擇上有優勢必須物理和化學都要選擇。
那麼,對於高一同學,如何選擇小三門呢?
選物理化學生物會吃虧嗎?
就這個問題,可以這樣來看:
(1)學霸生:如是學霸級別的同學,選物化生組合就沒有後悔一詞。
如果你是學霸,理科都是比較好的,也就是說選擇該組合的同學大部分都是很厲害。還有,選擇這個組合,985、211名校中的較多專業是能按自己意願選擇的。因此學霸選擇這個物化生組合,在心理上只是感覺競爭壓力大一些,但到最後是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的。
(2)普通生:物化生組合學霸多,對於普通生來說,在等級賦分上會吃虧嗎?
實際,等級賦分成績越高越好,自然排名就越高,相應的賦分也會越靠前也越高。這樣來看,物化生組合中的學霸多,做為中等成績的普通生的排名就不會靠前的,這樣賦分之後的成績也不會高的。
(3)後進生:後進也好,潛力也好,僅是想像,假如你自己的成績達不到普通生的水平,後進的水平,潛力的發揮完全後,估計能達到中等水平或高一點,很難與學霸生們相比較的。
所以後進生選擇該組合,在學習動力是大部分是後悔的,因為特別是物理和化學很難學很難理解,學習起來沒動力沒信心。不過,也有對自己有很強信心的同學,可以加大努力和動力,畢竟物化組合在志願填報上,在專業選擇上有較大優勢,也有可能因為選擇了物化會有意向不到或撿漏的情況發生。
物化生組合的優缺點
當然任一種選科都不能說對或錯,都有其兩面性,不同同學目標不同、興趣不同,相對應的優缺點也是不同的。總的來說,物化生的優缺點有以下幾點:
優點:
1. 志願填報時專業覆蓋率高(物化生組合的本科可報專業覆蓋率達到了96.22%)
小三門中,如有物理+化學這兩科,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可報專業能達到96%以上。
物化生是中國曆年來傳統的理科組合,各個大學的所有理工科專業基本是都可以報考的。比如計算機類、電子電氣類、機械類、醫學類、海洋科學類、生物工程類、應用化學類等。當然,也同時能報考文史類、經管類、法學類等專業。
2. 容易拉開差距
都知道物化生組合是學霸集中的區域,但為了志願填報佔優勢,為了以後高考時專業選擇性多而選擇這種組合的同學,這樣學霸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這樣來看,學霸生與普能生或差生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
政治、地理、歷史大部分都是純文字的東西,邏輯性差一些,不是特別難於理解,對於一些同學來說學習起較容易一些,只要加強記憶的話,也有不少考生都能考出高分。而物化生考的是邏輯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一步錯就全錯了,不像政治這些,多寫一點,只要偏差不是特別大,總有一些分值。
缺點:
1. 學習難度大
物化生這三門科目是對於邏輯性較強的同學來說,一定會首先選擇這種組合的。
但我們都知道這三門科目的學習難度是較大的,要求邏輯思維能力較高,特別是物理和化學這兩門,不只是要求有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學會靈活應用,否則,僅是記住了公式也是不知道該怎麼運用。
2. 競爭激烈
從傳統的高考來看,選擇物化生理科的同學,一般是數理化是非常佔優勢的,而對於文科類的政治歷史地理不是太喜歡。現在新高考雖然沒有文理之分,但是如果選擇的是物化生,也就是傳統的理綜,可想而知,選擇這樣組合的都是妥妥的學霸們,這無疑是高手過招了。考生如果在這三門科目不佔優勢的話,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因此,很多家長都不建議自家孩子選擇該組合,就擔心將來成為大家的「炮灰」。
而且除了物理之外,化學和生物還要按等級賦分,如果在科目所有考生排名靠後的話,等級賦分後成績可能還會變得更低,因此不僅要考高分,還要考過別人才行。
以上僅是選擇物化生組合的優缺點分析,不能做為選擇這三門的依據。高一選科有沒有最佳方案,答案是否定,選擇哪三門一定要依人而定,沒有好和不好之說,只有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