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山東煤炭衛生學校內的一名學生,因使用手機被學生會主席體罰,老師跟該學生會主席溝通果後,被屈辱、委屈等充斥大腦的16歲少年,選擇從4樓一躍而下,目前暫無生命危險,但昂貴的醫療費成為擺在這個家庭面前的難題。
從出事到僅在網上醞釀,已經過去了2個月時間,這2個月,孩子的家庭是怎麼過的?學生會主席又是怎麼過的?為何這幾年,學生會主席會這麼出名?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幾年比較出名的學生會主席的事兒
一、體罰跑步的學生會主席
以下信息為該男生的姐姐口述:
10月17日,該學生在班裡拿著手機向該班的班主任彙報當天的紀律情況。此時,該校的學生會主席恰巧路過看到這一幕。
他徑直走了過來,沒收了該男生的手機,並揚言要扣雙倍學分,並叫囂讓男生滾回家,最後的要求是,先去操場上跑圈。
(居士說,我只在鬥地主的時候聽說過歡樂豆加倍的,頭次聽說扣分還能翻倍,)
男生還算冷靜,畢竟十幾歲的年紀,正是頭腦一熱就容易出事兒的時候,他先是找到班主任,請班主任跟學生會主席聯繫,替自己作證當時拿手機只是彙報班級里的情況。班主任老師也同意了,但溝通的結果卻是,這事兒,老師管不了。
男生無奈,就到操場上跑了整整45分鐘,也就是一節課的時間。跑完後,經歷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男孩跑完後,有些承受不了,選擇從4樓一躍而下。
那麼,承受不了什麼呢?有沒有落井下石的?
我們不得而知。
幸運的是,男生的命保住了,已從ICU轉入了普通病房;
不幸的是男孩身體多處受傷,牙齒脫落很多,後續的治療費用,成為這個家庭的難題。
事後,該學校的一名知情老師回應稱:學校什麼也沒說,就是全力以赴救孩子,孩子家屬提出一些訴求,學校能夠理解,但是,在不在法律範圍之內,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居士有幾個疑問:
1.學生會成員的權利範圍在哪裡?這理論上來說是有明顯界定的,那為何該學生會主席能夠任意的處罰?而且出現了體罰這種事兒?
2.該班主任為何管不了學生?學生會主席再厲害,總歸是名學生吧?一個學校的老師,管不了學校的學生,你在開什麼玩笑。
那麼就有2種可能性:第一種,老師不願繼續交涉;第二種,這一現象可能是慣例。
但無論哪一種,感覺都很滑稽,可笑。但正是這樣可笑的事,卻造成了一件可悲的事。
3.男孩後續如何?學校會不會積極介入,妥善處理治療費等問題?康復後就讀等問題,學校還是應該選擇直面問題。
鴕鳥出了事,才會把頭埋在沙子里,裝作啥事兒沒有。
二、專升本的張美玉
提到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看到下面的照片,相比大家都會記得。
在跟班的鋪墊下,在氣氛組的簇擁下,咱們張美玉同學邁著六親不認的步伐走來了,跟班第一句:以後,看清我們6個的臉,我們來了,就是查寢了。
等會,這裡有個問題,如果其他同學想記住咱們張美玉臉的話,可能會去看照片,但這照片看完後,你可能在見到本尊的時候認不出來。
照片中,咱美玉姐是這樣的,但現實中的美玉姐,明顯是plus版本的。
學校寢室的管理,其實對於學生和學生家長來說是好事。宿舍人多,萬一因短路等問題引發火災,其後果不堪設想。
但如果學校放權太多,學生會又沒把握好「度」的話,就可能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事情發酵後,咱們美玉姐自然也是被噴的很慘。
有人甚至做起了打油詩,還有人電話、簡訊謾罵,甚至影響到了咱們美玉的食慾,2天支持了一點兒,不知道這條在學生會該扣多少分呢?
咱美玉的內心也是足夠壯的,不是,足夠強大的,後來啊,勵精圖治升了本,但這事兒吧,在該學校卻引起了不小的漣漪。。。吃瓜學生們紛紛表態
怕什麼,難不成你美玉姐來了還能當學生會主席?
按常理不會,只是不知道咱們美玉姐在面對新學校的學生會主席的時候,作何感想呢?
在看到學校後,下面有人評論了,說需要這樣的班主任,當然了,留言也沒慣著他。
三、其他的妖魔鬼怪
別人問了句是否開會,並順手@了下某學生會主席,馬上,舔狗就出來叫了,誰誰誰是你們能直接@的?
怎麼的,這@的級別不夠是嗎?
甚至直接爆了粗口,意思是,這裡罵人的問題比@人的問題還要輕?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本該學習的年紀,擁有了與之品德不相符的權利和慾望的時候,就容易類似的放飛自我的問題,本身是服務學校和學生的,卻發展成了「人上人」。
人大副教授的一篇文章《學生會,大學最黑暗的一角》中,用了4個字來形容「烏煙瘴氣」。
學生會的官僚主義不可不查,但學校就沒問題了嘛?放任學生會的人用自己扭曲的價值觀、社會觀去影響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這本身就是對單位的不負責、對社會的不負責。
學生會裡的其他學生這麼維護學生會主席的權威,無非就是表忠心而已,同時也要維護這種尊卑感,否則自己下屆當上了話,其他人如果對自己的尊重減少了,豈不失了面子?。正所謂「對上有多卑微,對下就會有多囂張」
當然了這個面子也要分清楚人,快畢業的自然是管不了的,要麼是同屆,要麼是比自己還高一屆的,不會去自找沒趣;同屆的也不太好辦,都是誰誰誰的關係,要維護好方方面面的關係網,所以,這囂張的氣焰,自然就對準了新生。正所謂「對上有多卑微,對下就會有多囂張。」
所以,他們就得靠「打壓一波、震懾一波、處理一波」的手段去對付新生。而部分新生在看到學生會的權利後,會選擇加入他們,然後渴望著在未來,也能獲得這種「縹緲的權力」。
而在鐵王座上的學生會主席,則會用「二桃殺三士」等手段去收買人心,小事自己能做主的時候,就直接安排掉,大事需要老師抉擇的時候,往往也可以給點自己的建議,誰對我尊重,誰就有好處,這畸形的圈子就這麼形成了。
社會上其實也有這種不良風氣,不看本事看圈子,不講實力拚關係。其實下面無非就是想靠著一些手段彌補自身的不足而獲利而已。而被捧起來的那個「主角」往往也需要維護這種關係,畢竟自己也是通過這種途徑上去的。
比如那位經常送小海鮮的。
大家覺得學生會這種事兒可笑的原因,無非是獲利太小了而已,在普通的成年人眼中,不值一提。
怎麼不見有人笑話,類似於小海鮮的事件的?
而這幫人在學生時期就通過溜須拍馬而獲利的話,他們走到了社會上會是什麼樣?
可能大家心裡想著難成氣候,但環顧四周,也許反而是「小人得志」吧?
一位偉人在讀書的時候曾說過,自己是為了中華崛起而讀書。
現在,除了幼兒園的學生和小學的學生,有幾個還記得這句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