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永群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阿根廷隊與法國隊的鏖戰吸引了全球無數球迷的觀看。那些歡呼、流淚的人們中,也有一群高三的學子。在山西晉城,一位老師凌晨兩點發視頻,分享了在教室里與學生們共同觀看世界盃決賽的激動瞬間。視頻中,阿根廷點球射中的瞬間,年輕的學子們高喊著拍手,他們攥緊拳頭,他們高高躍起,那份激動溢出了屏幕。
隨後,這段視頻登上了熱搜。面對「耽誤上課」的質疑,老師在評論區回應,高三的孩子們因疫情已經封校二十多天,學校特意調整了休息時間。
雖然熱搜題為「#老師凌晨組織學生教室看世界盃引質疑#」,但新聞的評論區中,還是支持老師做法的聲音居多。「青春的模樣!」「孩子們得到了一次非常珍貴的體驗課!」的確,學生們的雀躍和吶喊,是對質疑最好的消解。這樣的課堂插曲,對於高三的學子們來說,是一種難得的放鬆,也是一次寶貴的教育。
從加時賽的膠著對抗,到點球大戰的扣人心弦,我們看到了冠軍的來之不易。當梅西捧起大力神杯,當8年前的遺憾終於迎來了圓滿的結局,我們見證了一代足球巨星的傳奇,感受到那份夢想與執著。在這近一個月的時間裡,這樣的跌宕起伏和酣暢淋漓,在綠茵場上輪番上演,熱愛、拼搏、團結,足球運動的魅力一次又一次地展示著傳遞著。
感受這份魅力沒有門檻。在這個班級里,可能球迷只有少數,可能很多同學是第一次完整地觀看一場足球比賽,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感受其中的熱血與力量,不妨礙他們與同學們一起釋放激情與夢想。
阿根廷隊球員梅西(右)在比賽中與法國隊球員姆巴佩拼搶。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年輕的心最容易被點燃,那個流汗奮鬥、冠軍加冕的時刻,對於即將征戰高考的同學們來說,何嘗不是最生動最有力的鼓舞。世界盃讓奮鬥和拼搏變得可觀、可感,高三的學子們一定會在那份共鳴中汲取到力量。
也不只有力量,還有記憶。世界盃是四年一次的盛會,陪你看球的人、看球的形式過程,和那時的心境都會成為回憶。正如網友在評論中所說,「孩子們會永遠記得高三那年的冬天,在教室里看的這場決賽。」在未來,他們也許會成為自己那條賽道中的佼佼者,成為另一個「梅西」,也許會在普通而平凡的生活中,體味酸甜苦辣,但又一次世界盃到來的時候,他們一定會記起當初的那個少年和那群朋友。
教無定法,如今,這樣生動的教育方式,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看彩虹、看朝霞晚霞、看世界盃,我們常常在那些被「暫停」的課堂上,看到老師們的情懷,也看到教育的本心。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它是科學的,同樣也是人文的。教育不僅僅是在傳遞知識,也是在激勵思考、激發成長。更何況,如今早已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我們的學習與周圍的世界息息相關、與生活息息相關。那些自然中的美、那些充滿智慧與力量的盛會,同樣是我們成長的養料。
文字:張永群
圖片:沸點視頻、新華社、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