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良高作品:時光深處的校園

2022年12月18日10:31:08 教育 1372

史良高作品:時光深處的校園 - 天天要聞

同學從微信群里發來一張高中畢業集體照,黑白,模糊,滄桑,但十分親切。看著面容莊重的老師,還有一張張稚嫩的同學面孔,宛若推開了一扇斑駁老舊的木門,喚醒了我足足塵封50年的青蔥記憶。

50年,足足半個世紀啊!

那是永登中學文革停課後的第一屆高中。走進學校的那一年,是秋季,卻不算高中,是預備班,因為改為春季招生了,高中得讀兩年半。那一年,老師和同學中悄悄地傳遞著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高考就要恢復!那是期盼,是喜悅,更是一種相互激勵。那一年,同學們的書包里除了《青春之歌》《野火春風斗古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還多了一些《中學生怎樣學好功課》《高中物理複習提綱》《高中化學複習提綱》......那些彌足珍貴的資料,都是從前面幾屆畢業的學哥學姐那裡苦苦求來的。

那些年,學校里忽然多了好多來自上海的老師。化學老師莊家麟畢業於北大數力系,年齡比我們這屆高中生大不了多少。雖然課後他喜歡和我們在一起逗學本地方言,但走上講台,卻靦腆的不敢看自己的學生。坑著頭,用流利的粉筆字,把一塊黑板填寫的滿滿扎扎白花花一片。他在認真演算和推導化學分子式的分子構成。能夠聽到他用流利的上海普通話滔滔不絕地向著我們講課已快期末考試了。

庄老師沒來之前,代我們化學的是體育老師許兆年,也是上海人。據說,他來自上海體委。他的體育課上的自然比化學好。一米八幾的大塊頭,一個扣球,不比鐵榔頭郎平差,就像日本電視劇里的「晴天霹靂」,讓你無法接招。那一年我們的排球隊在中學聯賽中首次捧回了一隻金燦燦的獎盃,我的化學也是那一年稀里糊塗的考了個年級第一。許老師對我有點刮目相看。正好學校開展學工學農,辦起了一個聽起來有點神秘有點科研意味的「5406菌肥廠」,我有幸被許老師看中,成為菌肥廠的 「編外藍領」。用石灰刷白了兩間實驗室,地面鋪上當時時髦的三合土,用福爾馬林噴洒幾遍就成了無菌室。他穿上白大褂,坐在接種箱前,將玻璃棒前的接種環先用酒精燈消毒,然後,慢慢的將菌種從一個試管移植到另一個備有培養基的試管。他做這些的時候,一絲不苟,慎之又慎。休息的時候,偶爾也讓我接替一下。幾天下來,一排排試管架上就站滿了密密麻麻的「列隊士兵」。一個像模像樣的細菌培養室就這樣建成了。細菌的繁殖,必須恆溫,而學校不具備供暖條件,他便土法上馬,用燎炭在門外引燃,然後將火盆搬進細菌培養室加溫。那些天,他天天注視牆上的幾支溫度計,生怕有半點差池。當時學校雄心勃勃,菌肥一旦生產成功,立即敲鑼打鼓向教育局報喜,然後擴大規模,批量生產,支援農業建設。可惜的是,那年冬天出奇的冷,儘管每天24小時不停地生著好幾個炭盆,但是嬌嫩羸弱的細菌終於抵禦不了朔風凜冽,有一半細菌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中命喪黃泉,我們的」5406菌肥」最終只能貢獻給學校的學農基地。那年冬天,基地里的白菜蓬蓬勃勃,葳蕤一片,比齊白石老爺子畫的還好。

整個高中我對數學都興味索然,總覺得那枯燥的同角關係與誘導公式,那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是駕霧騰雲,對「三大革命運動」沒有絲毫可取之處。周勝華老師在苦口婆心巴心巴肝地演算推導公式時,我便坐在課堂上玩起了假寐。周老師用粉筆指著我笑眯眯地說:「史良高又下去了哇!」(下去,趣指巫婆在做法事)頓時,教室里哄堂大笑。我便在大笑中一激靈,面紅耳赤,又假貓入鬼地抓起筆來認真的記起了筆記。但是,化學與物理我非常喜歡。我喜歡碘酒讓麵粉變藍,喜歡乾冰冒出的白霧,喜歡從原油到汽油到塑料到腈綸的生產過程,喜歡那片領域裡的神奇與迷幻。我特別愛好無線電,其時已自費訂閱了《無線電》雜誌,組裝過單管收音機。不知物理老師是如何知曉這一切,在上無線電這一章時,他居然讓我上台「獻醜」。那天,我從礦石收音機講起,一直講到「二極體」「三極體」工作原理,講短波、中波、長波和收音機如何接收無線電波。現在想來,依然為自己的初生之犢汗顏。語文老師何念,出生理學世家,學養深厚,執教師專時就曾參與全省教師進修教材《文選》編撰。其時,新華書店書架上仍是一片」紅海洋」,同學間已在背地裡流行抄書。抄《千家詩》,抄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見什麼抄什麼,就連《林海雪原》《西遊記》上的妙詞佳句都不放過。我從何老師那裡悄悄借來《中華活頁文選》,生吞活剝,連蒙帶抄。抄《精衛填海》《夸父追日》,抄李密的《陳情表》,白居易的《長恨歌》,還有《滕王閣序》《岳陽樓記》《前後赤壁賦》等。

求知的慾望難以滿足,腸胃慾望的溝壑更是難以填充。五分錢一瓢的青菜豆腐,炊事員舀起之後總是習慣性反覆地顛幾下,讓我們眼巴巴的看著那一塊兩塊可愛的豆腐顛出菜瓢。那肉香瀰漫的米粉肉生腐燒肉大蒜回鍋肉紅燒魚塊註定是教職工的專利,同學們無一例外地守著一罐(瓶)從家裡捎來的鹹菜對付一周的漫長時光。一位來自醫院的哥們別出心裁,居然帶來了胎盤炒鹹菜。吃飯時,肉香四溢,饞涎飛濺,於是,一場迅雷不及掩耳的戰鬥很快爆發,頃刻之間土崩瓦解,灰飛煙滅。學校食堂每天義無返顧的「一干兩稀」,從來不見饅頭包子,更沒有大餅油條。二兩稀粥盛到瓷盆里,「一吹三條浪,一喝九道溝」。每到開飯時間,飯廳里《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聲和著瓷盆瓷缸的節拍比貝多芬還交響。討厭的是學校幅員遼闊,校區的廁所距離教室又非常遙遠。下課鈴一響,男生女生一個個奮不顧身,跑得比圍獵的野兔還快。以致多少年後,看到《男生女生向前沖》這檔電視節目,我就情不自禁的想起當年我的兄弟姐妹們咬緊牙關百米衝刺的鏡頭來。

肚子里越沒油水,「空城計」的鑼鼓就越敲得人心慌氣短,哪裡還有心思學習?二兩稀粥,到了上午的第三節課,早已化為汩汩清泉。老師在課堂上繪聲繪色,周吳鄭王,我的肉體端坐於教室,靈魂卻捧著那隻米黃色瓷盆早早的去了食堂餐廳排隊,管她祥林嫂的阿毛是被狼吃了,還是被狗吃了。班上的生活委員與人打賭:「一餐能吃三斤米飯!」起鬨者居然立馬打來,滿滿一臉盆,結果,那位仁兄脖子哽得歪到一邊,剩下二兩就怎麼也咽不下去,卻留下響噹噹的美名「二斤八兩」。有回全校師生外出野營拉練,我在5406菌肥廠值班,二兩稀飯怎能敵得了漫漫長夜的晚來風急?校園值勤的一位同學半夜餓得實在受不了,就悄悄摸到學校學農基地,將尚在豆蔻年華長得比土豆妹妹還小的山芋弄了滿滿一臉盆。我們用磚頭壘灶,揀樹枝當柴。柴很濕,煙很大,倆人熏得淚流滿面卻又做得十分認真。是夜,那盆烀得焦黑半生不熟的山芋,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飽嗝。

遺憾的是,我們終於沒有等到恢復高考的那一天。在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裡,我們頂著刺骨的寒風,背起背包,默默地走向鬱鬱蔥蔥的廣闊天地,心甘情願地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學名師系列訪談|王公龍:做好馬克思主義研究,既要「鑽進去」又要「跳出來」 - 天天要聞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學名師系列訪談|王公龍:做好馬克思主義研究,既要「鑽進去」又要「跳出來」

【編者按】三尺講台育桃李,一根粉筆寫春秋。為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在上海市委宣傳部理論處指導下,「澎湃新聞」推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教學名師」系列訪談,對話2020年「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展支持計劃入選名單」中的上海學校思想政...
今年裸考難度變大?杭州中考可能有這個變化! - 天天要聞

今年裸考難度變大?杭州中考可能有這個變化!

升學寶五一假期,鹿姐姐過了個名副其實的「勞動節」——每天都有初三家長來諮詢。上城區、濱江區的初三「一模」還沒出分,學生和家長都心懷忐忑(預計明天出分);成績出爐的拱墅區、西湖區、錢塘區,學生和家長更焦慮:600+高分頻出,坊間還流傳各種版本
裴若媛:我的善解人意的英語老師 - 天天要聞

裴若媛:我的善解人意的英語老師

我的善解人意的英語老師五年級裴若媛牡丹花姐姐?也許你會問:「牡丹花為什麼會變成姐姐呢?難道你的姐姐有別的魔法?」我鄭重地告訴你,我的姐姐是一朵美若天仙的牡丹花。在一個萬里晴空的好天氣里,我走進了熟悉的教室。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到英語老師拿著課
黃龍縣職業教育中心:青春與汗水共繪賽場華章 - 天天要聞

黃龍縣職業教育中心:青春與汗水共繪賽場華章

和風四月春意濃,綠茵場上展英姿。2025年4月28日至30日,黃龍縣職業教育中心以「競技賽場 青春綻放」為主題,成功舉辦了春季趣味運動會!全體師生齊聚操場,用激情與歡笑點燃春日,以拼搏與團結書寫青春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