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創新案例|用管理換實效,「雙減」刻入學校基因

2022年11月24日22:28:07 教育 1612
雙減創新案例|用管理換實效,「雙減」刻入學校基因 - 天天要聞

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

通訊員 高晴

「用興趣驅動學習,她讓課堂千變萬化;用專業提升效率,她讓學生遠離題海。三十分鐘,是她布置作業的上限;三十春秋,是她杏壇耕耘的芳華。」這是2022「尋訪荊楚好老師」活動頒獎儀式上,組委會給武漢市卓刀泉中學英語教師張春暉的頒獎詞。

雙減創新案例|用管理換實效,「雙減」刻入學校基因 - 天天要聞

張春暉老師把水果帶上講台

張春暉執教生涯中一直努力探索「減負增效」並取得顯著成效,她能夠當選「荊楚好老師」,是整個卓刀泉中學切實推進「雙減」要求落地見效,全面重構教育生態,建立五育融合高質量教育體系的一個縮影。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卓刀泉中學為突破「減負增質」難點,一年來推出了系列管理舉措,以高效管理促高效教育。

完善制度建設

構築長效機制

「落實『雙減』首先要深刻領會『雙減』工作的重要性,每一個教師都要從自身做起,克服教育功利化、短視化,從而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卓刀泉中學校長柳水平說,該校2021年秋季開學就立即召開了「雙減」重點工作部署會,統一思想。

學校教導處、政教處聯合出台了《「雙減」工作計劃》《「分層作業」設計方案》《課後服務工作方案》《課後服務調查問卷》等細則,學校與各學科備課組長簽訂《「雙減」工作目標責任書》,與全體教師簽訂「雙減」落實承諾書。通過創新管理妥善解決「雙減」背景下教師「減負增質」和獎勵激勵問題,為學生減負、為教師減壓、為家長排憂。

雙減創新案例|用管理換實效,「雙減」刻入學校基因 - 天天要聞

師生進行拓展遊戲

對於教師日常工作,學校提出了「四項制度」:

作業研備制度。要求所有中考學科作業必須經過備課組集體研究後布置。每周集智教研活動研備下周教學內容,預設作業內容和總量,反饋總結上一周作業完成情況,及時避免作業過多或過少和機械無效作業情況。

分層作業布置制度。規定學生課後作業分為「基礎性作業」「拓展性作業」「挑戰性作業」三個層級,基礎性作業所有學生完成,個性化作業可根據學生學習基礎和學情情況完成。

作業公示制度。各科課後作業由班主任統一匯總後在班級教室醒目位置進行公示,公示中標明各科作業預計完成時間。

作業反饋制度。建立年級主任對年級班級作業監管制度,各備課組每周上報教導處作業布置情況,教導處每月隨機抽查方式對作業量、作業難度和批改情況進行全流程指導檢查和考核。

同時所有老師也會自覺做到「五個禁止」:禁止超量布置作業;禁止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禁止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禁止作業只布置不批改;禁止引導家長購買教輔作業。

聚焦作業設計

突破提效難題

卓刀泉中學在實踐中發現,分層作業是「減負增質」的「牛鼻子」,通過分層作業設計著力解決「如何做到少、精、准、活、趣、效」的難題。

首先是設計分層,從單一走向多元。該校以各備課組為單位,作業設計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和可持續發展需求,將作業分為「基礎性作業」「拓展性作業」「挑戰性作業」三個層級,以「最近發展區」為基點,從數量、難度、完成方式、完成時間四個維度分層設計作業,尊重差異,為學生提供多樣化選擇。以「課中助學作業」「周期綜合作業」「單元整合作業」「學科融合作業」「實踐創新作業」為框架,創新內容,輔以社團活動,實現減單一書寫、增動手時間;減作業難度,增作業樂趣;減單一重複,增多元拓展。

雙減創新案例|用管理換實效,「雙減」刻入學校基因 - 天天要聞

學生討論「拓展性作業」

第二是拓寬思路,從封閉走向開放。作業設計倡導學科融合,將多學科知識滲透串聯,設計整合性項目式作業。注重學段銜接,根據難、中、易段同一類型題目的不同要求,形成序列化作業體系。實現形式開放,倡導情境性作業設計,基於生活、探究、應用、衝突、生成等情況,採用聽、說、讀、寫、唱、演、畫等形式,增強作業趣味性。

三是統籌管理,從班級走向年級。學校教導處成立作業設計中心,建立作業資源庫,實行「年級+班級」,「統一+靈活」的作業周練共享模式。各學科作業設計都經歷「個人研備—集體整合—個性實施—反思精鍊—收集入庫」五大流程。在作業的循環反覆使用中,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更新、改編、充實作業題庫,成為年級資源共享庫。

雙減創新案例|用管理換實效,「雙減」刻入學校基因 - 天天要聞

學生在信息化教室上課

四是優化技術,從傳統走向現代。學校充分利用信息化軟硬體基礎設施,依託「課堂教育雲平台」,利用信息技術優化作業管理,科學設計和布置作業。利用「墨水屏」人工智慧校本作業本 ,實現分層、個性化作業布置和評講,做到精準到班、精準到人。同時,學校與智學網平台合作,做好教師教學過程、學生學習過程性數據和全要素數據採集,基於大數據分析、學生能力係數和作業完成時間推送個性化作業,在實現精準的基礎上控制好作業總量,並完善作業結果運用,綜合發揮評價導向、鑒定、診斷、調控和改進作用。

聚焦課堂教學

提高育人質量

對於日常教學,卓刀泉中學提出了「五育融合」視域下的自導式課堂改革,紮實開展提高教育質量的「雙減」行動。

在卓刀泉中學的課堂上,老師提問多、學生互動多,老舊知識少,重複練習少。學校推崇基於為理解而教的教學設計,將教學研究直接指向核心素養,以備課組集智教研為推手,研究大單元設計和大單元教學;研究真實情境下的深度學習;研究以問題解決的進階評測。圍繞真實性情境,從「知識獲取」走向「知識的應用」。以項目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和情境化學習為抓手,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每個月學校會融合三個年級一個大學科組進行一次大教研活動,以精品課例研究為突破口,推動學科組課堂新模式探討。

雙減創新案例|用管理換實效,「雙減」刻入學校基因 - 天天要聞

老師在上示範課

「雙減」不斷深化,教師能力也要不斷提升。該校聚焦課題研究,賦能教師發展。以「作業優化設計項目」為主題,充分調動教師個人參與各學科作業優化設計研究,鼓勵教師團隊跨學科融合共同研討、探索實踐,集聚智慧謀劃。2021年,語文《「隨課小文」練習設計的實踐與研究》、英語《「雙減」背景下初中英語分層作業設計與實施的研究》、物理《「雙減」政策下初中物理個性化分層作業設計與實施》、歷史《歷史回歸中考後特色作業的創設研究》四個學科區個人課題結題,2022年,物理《初中物理雙減個性化分冊訓練策略與研究》市級個人課題申報成功;《基於跨學科素養培養的項目式學習策略與研究》省級集體課題正在申報。

該校還通過督導檢查追蹤課堂質量。根據《「雙減」背景下學校常規管理督查和工作實施方案》《教學改革課堂標準》,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各備課組設立首席教師及蹲點領導,對備課、上課、聽課、作業設計與批改,考試管理等全面督查,「學校、教導處、備課組」三級督查機制,質量追蹤常態化,更有利於減負提質。

(學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著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