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家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上海市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集成電路產業創新高地添磚加瓦,10月12日,由復旦大學、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芯』路叢書」新書發布,「集成電路創新發展與青年人才培養」研討會同時舉行。
集成電路領軍人才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源頭抓起、從娃娃抓起,向更廣泛的青少年推廣集成電路科普知識,在心中播撒興趣的「種子」,吸引一批批優秀青少年立志投身這一領域,為高等教育階段的培養源源不斷地輸送可造之材。
復旦大學是我國最早從事研究和發展微電子技術的單位之一。從謝希德老校長篳路藍縷開創新中國半導體物理學科開始,一批批復旦人肩負重大使命,紮根教學與科研一線,在推進技術攻堅克難的同時,也著力培養面向新時代的集成電路領軍人才。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復旦大學與上海國盛集團、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通力協作,利用各自在技術研究、人才培養、科普宣傳等方面的優勢,組織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骨幹教師歷時一年多,精心編著了國內首套系統介紹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的科普叢書「『芯』路叢書」。
由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衛擔任主編,18位從事一線教學、科研工作的專家組成了「『芯』路叢書」編撰團隊。叢書分為6冊,包括《一路「芯」程——集成電路的今昔與未來》《別具「芯」意——集成電路的設計》《精「芯」打造——集成電路的製造設備》《匠「芯」獨運——集成電路的製造》《「芯」想事成——集成電路的封裝與測試》《處處留「芯」——集成電路的應用》,共約60萬字。叢書從集成電路的設計、設備、製造、封裝封測、應用和發展歷程等方面,以全新的視野和高度,全方位且圖文並茂地介紹集成電路的科普知識,循序漸進地引導青少年讀者了解集成電路的各個重要技術環節,激發學習興趣,致力於成為適合中學生閱讀的經典科普讀物,發揮啟蒙教育作用。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