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對於各個學校而言,該放假時放假,該上課時上課,非常簡單的事,現在弄得竟然如此的麻煩,還時不時引來諸多爭議,原因究竟為何?
首先分析一下當前中小學放假亂象。
比如今年十一國慶放假,按照法定安排10月1號一7號放假,8號開始正常上課上班。但是,單就某一地區而言,總有一些學校不按規定出牌,自行縮短假期,補課。於是其他學校紛紛跟風……其中,大家會發現,越是重點學校放假時間越短,補課時間越長。7天長假,有的學校只放一兩天……此外,單就某一學校而言,各個年級放假時間也不一樣,畢業班師生總是提前返校補課。
針對各學校放假時間不統一,有的補課,有的不補課等問題,家長們也傳來了各種聲音或意見。
如果認真分析一下的話,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越是重點學校的家長對放假或是補課的質疑聲越小,反而越是普通學校或是薄弱校的家長質疑聲越大。這就使這些普通學校或薄弱學校在放假或補課的決定中處於兩難境地。一是想多放假少補課,但是怕被那些想給孩子補課的家長反映,「人家某某學校補課呢,你們為什麼不補課?」二是想少放假多補課,又怕被那些想帶孩子放鬆而不想補課的家長反映,「國家都規定了放假,你們為什麼還補課?」於是一個本該完整的假期,一半放假,一半補課,折中,結果誰都不滿意。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麻煩而尷尬的局面呢?學校放個假的決定就這麼難?從現實來看,確實很難。根源還在於教育內卷。因為只要有一個地區、一個學校假期補課,其他地區、其他學校必然跟風,這是在所難免的事。關鍵還要看國家各級教育管理部門的意思,如果教育管理部門默許學校節假日補課,那麼學校自行決定節假日是否補課的現象必然存在,廣大普通學校很難做到讓所有師生家長都滿意,各種爭論還將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