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於學生有著重要意義,如今看似遍地是大學生,實則能考上大學的學生,約佔我國總人口的10%左右,考上一本的學生就要更少,可能有人說,人口基數大,不能說明問題,相關數據顯示,一本錄取率大概為15%,像河南、河北等高考大省,甚至不到10%。
家長十分重視子女教育,父母一輩考上大學的概率更低,擁有大學學歷,和沒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對比,生活品質相差不是一星半點,因此,高考是普通考生改變命運的唯一捷徑,必須要拼盡全力。
由於各地教育資源不同,學生情況不一樣,為了最大程度上保證公平性,出台了許多政策,比如高校的專項計劃,以及多個高考加分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的變化,一些高考政策不太適應,勢必就會做出一些調整,近期,有關部門發布消息,事關高考,2022屆高三學生需注意。
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已取消,保證教育公平
消息中說到,近十年來,有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已經取消,這5項分別是部分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以及思想道德方面有突出表現且受到了相應獎勵,這5類高中生將不會再加分。
取消這些高考加分項目,有情可原,部分特長生高考不加分,就拿藝術特長生來說,取得相關資格,報考的是藝術相關專業,不享受加分權益,若報考普通專業,仍舊可以加分,藝術生很不容易,他們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化課中。
取消競賽類加分,拒絕內卷,減緩學生、家長的教育焦慮情緒,以往,為了高考加分,家長給學生報各種興趣班,有需求就有市場,大量輔導班興起,助攻學科競賽,容易形成惡性競爭。
並且,對於普通家庭、貧困家庭的學生很不公平,相當於是用錢砸出來的成績,無形中又給學生增添巨大的學習壓力,弊大於利。
省級優秀學生,參考的評獎條件有限,教育的公平最應該保護好,取消這5類高考加分項目,高考更加公平,不看學生出身、家庭條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靠自己的真實能力上大學。
另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新高三學生需注意
通知中還提到,將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具體內容,學生和家長可以諮詢老師,或者當地教育相關部門。
我國許多少數民族學生,生活在偏僻地區,教育資源落後,家庭困難,加上文化差異,少數民族學生想上大學很難。
家長教育意識跟不上,將孩子視為勞動力,錯誤地認為不讀書,早點工作掙錢養家最好,且有保留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女兒成人就出嫁,換取彩禮錢,對於學生來說很不好。
為了照顧這一類學生,上大學的門檻有所降低,讓更多學生走出大山,通過讀書獲得財富,進而能改變當地經濟狀況。
然而,隨著生活水平提升,一些少數民族學生的家庭條件變好了,學習條件變好了,再降低門檻就對其他學生不公平。
其他地區學生家長,將其視為「上名校的捷徑」,將學生戶口遷到這些地方,學習仍舊留在教育資源豐富的本地,等到高考前些日子,再回去考試,否則以考生的成績,不可能上名校,如此折騰,倒是能考上了。
高考移民,國家明令禁止,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好處非常多,家長們不要以身犯險,勿要好心辦壞事。
不要抱著僥倖心理,高考各個環節都是嚴格把關,即使僥倖順利收到錄取通知書,高校也會進一步核實考生情況,一經發現,考生成績作廢,還將留下很不好的記錄,得不償失。
教育環境越來越公平,學生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教育環境越來越公平,學生們要認真努力,積極面對升學考試,學習期間,珍惜時間,投入100%精力,腳踏實地,做到心無旁騖,這也是對你們自己的人生負責。
家長們則要做好「後勤」工作,以身作則,嚴於律己,不要想什麼所謂的捷徑,端正心態,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高中三年,學習上以鼓勵為主,多開導學生,調整好心態,盡人事聽天命,努力到不能再努力。
高中三年時間,轉瞬即逝,希望學生們都能把握好讀書的機會,美好的明天,靠的是自己努力,唯有吃的得了學習苦,將來才有好的前途。
討論話題:看了高考取消這麼多加分項目,你有什麼話想說?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路)#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