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大學八、第四學期第65節:又見系主任
(內容提要:川師院的學習要結束了,重慶市的幾位同學憑藉自己的聰明,吃掉校中心花園水池裡的幾條魚。遠赴武漢的周系主任偶然來灌縣,因為窮我只能為他幫忙,找到午飯和喝茶的地點。在川師院晚上想超時看電視,沒有成功還受到啟發式的教育。)
還是說干專班上學的川師院,六月的天氣熱文科樓302教室朝向北方,夏天太陽不能直照射相對涼爽。中午飯後小睡一會兒,我還是提著書包去教室看書。路過中心花園的時候,看到水池邊齊腰高的圍牆外站了好多人。
我也走過去看到因為清洗,水池已經放掉大部分水,最底下還剩盈不過尺的淺淺一層。我們班重慶的幾個同學,正在水池的淺水裡面捉魚!不一會兒3條1尺多長的鯉魚,已經被他們抓在手上。幾個人身上都沾了泥水,同樣塗抹了泥水的魚,在他們手搖頭擺尾不停掙扎。
看到我他們笑著說,魚是他們前年剛來時,放在水池裡面的。現在學校放水清洗池子,正好該他們捉了去。說著這幾個人爬上岸邊提著魚,在眾目睽睽之下回學生2舍。因為是中午時分干專班的,沒有校工或保衛科來干涉他們。如果是普通大學生,因為分配問題,可能沒有誰敢?
我去302教室看書,回來時間已經是下午。晚飯的時候重慶寢室的幾個人,在煤油爐子煎魚。他們還打了些白酒,高高興興地過了一頓。重慶大城市、水陸碼頭,那裡的人精明強幹,這幾個同學也很不錯。他們放了魚在學校的水池裡,乘放水清洗的時候還捉了去自己吃。這件事過了好多年我才醒悟過來,天曉得魚是他們放的?即使是他們放的也不應該去捉。他們的說法只是糊弄周圍的人而已,但由此可見重慶人的聰明和不一般。
這個星期又該回灌縣去,象往常一樣星期六下午回去,星期天下午來。不尋常的是星期天我在灌縣,見到了政教系前系主任周教授。周是自己問路找到縣委機關,魚池院我寢室的;快兩年不見他還是,我去川師院剛看到時的樣子。周教授腳下皮鞋,穿一身舊衣服。說話時總是面帶微笑,聲音乾脆嗓門響亮。周說他現在家鄉武漢市,電大負責教務工作,兒子也安排在武漢電大。
周教授還說他找我,有點不大不小的事?今天他們父子倆還有婆媳婦一家人,陪美國回來的親戚游都江堰,現在要找處地方吃飯。條件要好一點價格應便宜些,最好還能喝茶小坐一會兒。
我想了想決定帶他們,去灌縣縣委招待所;那裡一是價位不高,二是認識的人多熟人好辦事。我們兩人走到縣委前面的院壩,周的家人和客人都等候在這裡。我和他們握手寒暄,聽周介紹說客人是他愛人的弟弟;已經美國定居,在一所大學教書現為美籍華人。
我帶著這一行人,去楊柳河邊的縣委招待所,路不遠只幾百米不一會兒就到了。他們先在大門外面候著,我進裡面去找人。還好原縣委的事務長曾師傅,現在這裡的廚房掌灶,招待所還多掛了一個柳河賓館的牌子。
我和曾師傅說好,12元人民幣一桌飯菜;因為曾和我相熟,而我帶的又有美國客人。曾答應送一盤雞腿不算錢,在招待所的茶廳喝茶不要錢。離午飯還有點時間,周和他的客人先喝茶,茶廳這裡兼營字畫。
我曾在《參考消息》看到過外國人評論說,中國賓館賣的字畫質量差。但是在實際上,當年那些幾十元人民幣一幅的字畫,現在已經價值成千上萬元。
有招待員用瓷茶壺將茶泡好後,再用瓷杯給倒上茶水。周教授的美國親戚們,興緻勃勃地觀看那些字畫,有經營字畫的上前講解。這位美籍華人用漢語告訴我,這些字畫的裝幀得太大、太長。美國家庭的房間乘高低,所以對不上路否則他也想買幾幅。我覺得他講到問題的實質,但《參考消息》從來沒報道過,說明記者們深入實際還不夠。
吃飯時上桌子時,曾師傅問要酒么?周教授說他自己帶有。說著從提包里,取出當年2元多錢一瓶,但是並不好買的「瀘州特曲」。現在這酒已經絕版,如果有要人民幣2~3萬元一瓶!這群人加上我剛好一桌。曾師傅指揮人將菜上齊!然後爽直地說:今天沒事了,他和招待員也要外出耍半天。你們自己用餐完了後,筷子碗堆在桌子上不管。曾師傅叫人收下,周遞交的12元人民幣,然後招待所的人都離開了。
現在川師大的操場圖片
可能因為是星期天,裝修一新的招待所餐廳,只有我們這一桌喝酒吃飯的人。周老師的工資收入,和我們班主任楊老師差不多。當年的瀘州特曲,相當於現在的「瀘州1573」,人民幣1000多元一瓶。打開瓶蓋就能聞到濃濃的酒香味,但是要計劃供應很不好買。周說自己不會喝酒,周家的美國客人更不敢喝烈性酒。他們都只喝了一小杯,我胃病也不能飲,照著他們的樣子也只喝一小杯。
席間周教授的親戚之一,那位在美國也當教授的,美籍華人問我:「中國的田地都分給農民,那麼多幹部現在做什麼?」
「現在幹部都抓經濟。」我是按當時報刊宣傳,以經濟工作為中心回答的。
「現在群眾都各干各的,象修橋鋪路一類,公益事業誰做?」他又問。
「公益事業照樣可以組織起來做。」我說,「你們來的看到成灌公路上修路沒有?那些都是組織起來的農民在干。」
「他們有錢嗎?」
「有一點,不多。」我也按自己知道的回答,「中國農民每年都要,為社會公益事業盡些義務。」
「中國人真了不起。」這個美籍華人讚揚地說。
我想起上政治經濟學課時,老師講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又告訴他說:「現在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怕的是犯經濟上的錯誤。如果經濟上犯錯誤,即使社會主義損失也將很大。」
周教授插話說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連上好的牛奶也要朝河頭倒。但客人說那些都是書上說的,他在美國10多年,還從來沒有見到過。
我們的席桌離廚房近,聞到蚊香燃放的氣味。看得見裡面堆放了許多菜肴,其中有腌滷肉、油炸酥肉等各一大盆。我們桌子上的菜由於價位不高,雖然多一盤雞腿,但每人只有一支。這時段人們收入普遍,30~40元一個月。如果辦酒席?一般要15元一桌就好了。當時我很想從廚房裡再端些菜出來?這時候還沒有監控一類的,但是不行因為我今天陪同的不是一般客人。
過去我們縣委打字員、交通員幾個在這裡吃會議伙食,也沒有自己去端過菜。縣委招待所廚房為我們加菜,例外只一次但也不是自己端的!
那天是縣委調研科幾個筆杆子,加班趕工起草領導講話稿子。我打字另有人油印,領導安排我們這群人,下午去縣招待所這裡吃飯。調研科的幾個嫌上的菜,肉少油暈不夠!他們帶頭每上一個菜就搶著吃光。逼得招待所長親自前來,叫廚師給炒一大盤;膘厚肉肥的豬坐敦,這樣大家才沒有繼續搶下去。
今天桌子上這樣?周教授和他的客人,也象是很滿意的樣子。那個美籍華人教授還說,12元人民幣摺合成美元,在美國象這種地方喝一杯水也不夠!周教授也說這桌飯菜,量還可以而且還喝了茶。
飯後他們又參觀一會兒字畫,前面說了都沒有購買。然後周和他的家人、客人,要去灌縣太平街汽車站,買票乘班車回成都。雖然我也要去川師院,但不宜和他們同行。我們在招待所大門外告別,此後再也沒有見到過了。
回到川師院我只和班主任楊老師,談起在灌縣見到周教授的情形。楊老師她很驚奇!特別是周在武漢電大工作的事,楊老師認為周白走了。周懂俄語在川師院工作20多年,研讀馬克思的《資本論》已經有一定的造詣。學生遍布全川到那裡都很方便,武漢雖然是老家但也畢竟人生地不熟。
幾十年後我曾聽,成都川棉廠的下崗親戚說過,成都很好掙錢!那些拉野三輪車的也要養活一大家子。我的這位川棉廠親戚會機械修理,打工收入一年下來,按可比價格比工廠時候高几倍。
現在的川師大新校區圖片
當年川師院政教系周主任,為了兒子的工作安排,老大遠回到故鄉也是迫不得已。那時候成都改革開放,只是還沒有到現在的程度!否則周的兒子打工也能掙到錢,周主任也不用離開自己崗位,改行去干武漢電大的教務工作。
這天星期日下午,到川師院學校,煮碗面吃之後。我還是去文科樓302教室看書,現在不看俄語主要是看教材、筆記本等。晚上9時照常出來繞文科樓到衛生科樓,在迂迴道路走一圈休息15分鐘。再回去看書到10點30分,教室熄燈的時候回到寢室。
因為天氣熱整個學生宿舍片區,各系、年級、班的電視都搬出來,在各處露天通道擺放著播放電視節目。今天的各架電視都收看同一節目,那是部描寫張學良將軍的話劇。
我回來的時候我們班大彩電擺放外面,也正在我們寢室的窗外播放。我看手上的表離11點還差20分,回寢室放下書包的時候。順帶把手電筒揣在身上衣兜,也出來站在後面看電視。這部劇的主要情節反映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張的父親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用爆炸鐵路的方式殺害後的一段歷史。
父親被害之後,張學良子承父業,繼任東北保安司令。花大力氣穩定東北局勢,同年12月29日,張在統治區宣布易幟。將北洋軍閥政府的五色旗,換成當時的中央政府——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張的舉動促成祖國統一!張的對頭是楊宇霆和常蔭槐。這兩人是他父親原來的心腹幹將,在東北掌握相當的權力。楊、常二人勾結日本關東軍,隨時準備取張學良而代之,成尾大不掉之勢。
1929年1月10日,張下決心將楊、常二人殺掉,現在話劇到了最後一幕「痛斬奸雄」。劇情描寫張學良將軍,如何利用宴會的時機;派自己的衛士長,當場擊斃楊常二人!可惜的是電視中,當張的衛士長,雙手持駁殼槍剛出場?正在此時電突然停了,整個學生宿舍區頓時一片黑暗。全部幾千男大學生,包括學生3舍幾百女大學生,都發出「啊呀!……」嘆息聲。
其他電視機前的學生們,都在「啊呀」聲中散去,電視也都各自搬回存放的屋子。政教系干專班的人不願意散開!中文系干專班幾乎都沒有人,在川師院學校住宿。現在政教系干專的男生們,他們都原地坐著不動,一致要求把剛才節目看完。有人說反正明天是星期天,不會影響什麼,但那裡去找電呢?人們把目光投向,學生2舍上面的教工10舍;那裡還有燈光學校對教工,沒有限制用電的規定。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我?蔣書記和魏班長都喊著說:生活委員想點辦法!站在大家面前我笑著說,現在到哪裡去找電?到上面嘛!許小亞等人也站在這裡看電視,他說認識上面10舍的人。但他一個人去不方便,如果我去他可以同道一路。我們班有人拿出牽洗衣機用的電線,足夠長完全可以拉攏10舍。
我和許小亞晃著手電筒向石階梯走去,路上我從電視劇聯想到,當年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傾巨資辦起東北大學。1931年「9.18」事變日寇侵佔東三省,他又花費大量心血把學校內遷。幾經轉展遷移到四川,然後才有我們現在的川師院。
張發動的「西安事變」,促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電影、電視中這時的東北大學尚在西安,有打著「東北大學」橫幅的老師學生,去西安華清池向蔣介石請願?張學良怕他們遭受蔣介石的屠殺,乘坐小汽車趕來阻止。在中共黨毛澤東主導下,周恩來的促成下,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之後張學良違背常理,乘飛機送蔣介石回南京,從此失去自由至今還押在台灣。
《參考消息》報道1975年蔣介石去世,蔣經國執政後有人看見張由人陪同;在台灣街頭商店買東西,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時間到台灣李登輝時代,張恢復自由到美國生活。101歲去世,他從來沒有回過大陸!有回憶錄說張喜歡看舊戲「黃天霸」、「竇爾敦」、「連環套」之類的。受「忠孝節義」舊思想的影響太深,不能正確估量形勢實事求是去行動。
史載:張失去自由後他的20萬東北軍部隊,也被蔣介石排斥異己悉數送進戰火之中。看來一個人要緊跟形勢,與時俱進還真不容易呢!
現在的川師大新校區圖片
筆者和許小亞兩個人,來到教工10舍一家,還亮著燈的寢室窗外。我們都看到一個教師模樣的人站在窗前,正在吹好象是自己製作的小電風扇解熱。
我們講明情況後,他並不同意我們搭電線。這位老師說了句,至今令我很深印象的話:無論是誰?到那裡都要遵守規矩!是啊,如果上萬人的川師院,只有干專班超時看電視?這位送電的老師,明天能脫干係么?
(文廟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