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孩子跨學區,他花了三萬塊,大半都是贊助費,小半給了老師

2022年06月26日23:19:22 教育 1644

店裡的理髮師一邊給我理髮,一邊和我隨意地聊著,他又說起了他的孩子,他孩子的學校。我依稀記得上次他說的也是孩子,上次他說,「孩子所在的初中,雖然沒有什麼學費和書本費,但是隨便一次學生校服的收費就是800多元一個學期或者一年。」

這一次,他又說起了家裡孩子跨學區上學付出的「代價」。他前後共花了大概三萬塊錢才讓孩子成功地跨進一個「更好的學區」的門檻去上學。其中,兩萬多相當於給那個學校的「贊助」,另外幾千是給招生辦和教導處的老師。

剪完頭髮後,我坐在了椅子上和他繼續聊了一會兒。他告訴我,他約教導處的老師吃飯都很難約得到,人家總是有「飯局」。可想而知,這些飯局可能也是其他家長請的。

為讓孩子跨學區,他花了三萬塊,大半都是贊助費,小半給了老師 - 天天要聞

然後我就問他,如果你的孩子不跨學區就在你們自己的學區上學呢?他聽了忙一擺手,臉上浮起一陣嫌棄的表情說,「我們這個學區太差了,跟人家那個根本不能比……」

所以,可以理解的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但是不能讓人理解的是,為什麼?為什麼這些年會出現這種以「學區房」作為教育資源劃分的方式,以及「塞紅包」和「給好處」這種讓老師幫忙照顧孩子的現象。

小編並不是說這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但是也不是十分罕見的現象,甚至是不時能從職場和生活中聽到的話題。尤其是已經有孩子的父母,偶爾會討論給老師送了什麼,為孩子上某個學區而買了哪裡的房子,等等。

為讓孩子跨學區,他花了三萬塊,大半都是贊助費,小半給了老師 - 天天要聞

這種現象的存在,似乎讓教育資源變得越來越沒法「更為公正地」分配。好的老師,好的教學設備都在更好的學區和更好的「重點班」。那其餘的普通學區和普通班級的孩子,相對而言是不是「顯得吃虧」。

而作為孩子的父母,是不會讓孩子在教育上太吃虧的。如果孩子的成績沒法讓他(她)去到一個更好的學區,家長們可能就要「想方設法」地進入資源更好的學區,這時候就產生了利益上的「供給需求」。

只要家長能拿得出足夠的「贊助」和「好處」,就能獲得更好學區的接納。雖然可以理解家長們的良苦用心,以及學校和老師對「高額贊助費」的「海涵笑納」。但是這種現象越多,也就意味著,那些拿不出「高額贊助費」的寒門子弟可以獲得的公平機會相對就越少。

為讓孩子跨學區,他花了三萬塊,大半都是贊助費,小半給了老師 - 天天要聞

前些年,北大學生劉媛媛在一個轟動全網的演講中提到了「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當然她的演講主題不是這個,她只是列舉了這樣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她真正想表達的是,即使你出身寒門,但是命運的手掌也有漏網之魚的,寒門子弟逆襲人生的案例「數不勝數」。

她在演講中引述了一個英國的紀錄片《人生七年》,研究人員在片中訪問了十二個來自社會不同階層的7歲小孩,每七年會再去訪問這些小孩一次,在影片的最後,他們發現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但是,裡面有一個窮人的孩子,經過自己的努力,變成了一名大學教授。

劉媛媛想要表達的是,其實窮人的孩子,即使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只要足夠努力,用心奮鬥,不抱怨出身,不抱怨父母(加上一些機遇),也是可以獲得更好的人生。事實確實如此,比如,在演講中自詡「家裡連門都沒有」的劉媛媛就是一個「寒門出貴子」的案例。

為讓孩子跨學區,他花了三萬塊,大半都是贊助費,小半給了老師 - 天天要聞

再回到上面的話題,假若上述的「類似交易」的教育現象在未來沒有得到改善,成為一種越來越普及的常態。當教育園地冒出了越來越多的銅臭味,那麼,物質上較為缺乏的寒門子弟擁有平等資源的機會將會愈加減少。儘管「寒門貴子」還是會出,只是出的概率會不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小呢?

當然,這裡「貴子」中的「貴」不是指通過優質的教學資源在未來變得物質富有,而是指一個人變得更具有常規意義上的社會價值。比如寒門子弟通過努力成為傳播知識的教授,或者救死扶傷的名醫,或者研究先進技術的科學家。

這裡也不是說上面這些職位比其他依靠基礎體力、腦力的工作更有多少價值。職位本身雖然不分高低貴賤,但是在當今這個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一些職位確實會被人看得更重要,這些職位也會對相應的人員提出更多的要求,包括從基礎的身體健康要求,到一定的學歷,學識,經驗要求。

為讓孩子跨學區,他花了三萬塊,大半都是贊助費,小半給了老師 - 天天要聞

如果寒門子弟不能獲得相對公平的教育資源,最終,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很有可能出現:鮮有寒門子弟能憑藉自己的努力出人頭地;社會階層呈現「世襲制」。比如,有的學生可能會因為教育資源分配不公,而又始終沒法獲得公平的教育資源,最終,成為下一代「寒門掌門人」

最後說:

1、不管家長或者孩子能獲得的教育資源如何,我們都不提倡「充滿銅臭氣味的教育環境」,因為如果連教育這一最根本的培養孩子知識,灌輸孩子理念,以及教授孩子道德的地方都開始「向錢看」,從小就在孩子心中種下「沒有錢辦不成的事兒」的種子,那麼未來的未來,會變成什麼。

2、不管家長或者孩子能獲得的教育資源如何,我們都始終提倡「奮鬥」,即使父母條件好的一代,也不能隨意荒廢優質的各種資源,否則未來也很難延續上一代的優質資源。而條件受到限制的寒門子弟,更要堅持自我學習,要相信自己,不要抱怨父母,不管在哪裡,是金子始終會發光,尤其是那些本身天資聰穎的孩子們。

為讓孩子跨學區,他花了三萬塊,大半都是贊助費,小半給了老師 - 天天要聞

我是每天與您分享國際資訊的小編,點擊關注,可以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5月10日要聞速覽 - 天天要聞

5月10日要聞速覽

要聞速遞擬錄取!重慶23名學生保送清華北大近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官網有消息顯示,根據2024年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保送生擬錄取名單公示,全市共23人獲得清華北大保送資格。在擬保送清華北大的23人中,巴蜀中學有9人、重慶一中7人、重慶一外4人、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 天天要聞

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

今天為大家匯總了2023年全國多所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及各省綜合評價招生院校名單,小夥伴們快來了解一下吧~2023年高校綜合評價分數線如下- 面向全國多省市招生的院校 -- 面向北京招生的院校 -- 面向上海招生的院校 -- 面向廣東招生的院
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三亞市群藝館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 天天要聞

打造人民的終身美育學校——三亞市群藝館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動

5月20日至26日是全國文化館服務宣傳周,為提升行業影響力,讓更多市民群眾走進文化館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資源,19日上午,由三亞市旅文局指導、三亞市群藝館主辦的2024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暨三亞市群眾藝術館文化藝術人才專家庫授牌儀式,在三亞市群藝館一樓演藝廳舉行。當日上午,主辦方首先為出席授牌儀式的68名專家學者頒發...
澳大利亞留學保錄取丨你不可不知的優勢密碼!你心動了嗎?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留學保錄取丨你不可不知的優勢密碼!你心動了嗎?

當談及海外留學,你是否也對那片遙遠的南半球土地心生嚮往?澳大利亞,這片充滿陽光與活力的國度,早已成為無數學子追夢的聖地。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澳洲留學,探尋其獨特的魅力所在!01、頂尖的教育質量,孕育傑出人才澳洲的教育質量在全球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