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了整個宇宙只為了跟你碰頭。」隨著通江超前外國語實驗學校第五屆科創藝術節的深入開展,為增強學生科創意識,提升創新思維能力。12月9日下午,學校組織全校師生觀看了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進行太空授課的《天宮課堂》並參與同步實驗。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採取天地互動方式進行,在中國科技館設置地面主課堂,在廣西南寧、四川汶川、香港、澳門設置地面分課堂。3名航天員將在軌介紹了展示中國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微重力環境下細胞學實驗、物體運動、液體表面張力等現象,並與地面課堂進行實時交流,傳播載人航天知識,激發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
通江超前外國語實驗學校作為四川省線下實驗互動課堂分課堂的一個教學點,受到縣科協的親睞,他們專程為孩子們帶來了實驗器材,指導超前小學部的孩子們在地面同步嘗試開展相關實驗,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奧秘、體驗探索的樂趣,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索慾望。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課堂,出現在中國航天的新時代。這堂課,講台最高:設在距離地球300多千米的太空;這堂課,同學最多:全國6000萬中小學生和圍觀直播的億萬觀眾。
這是一堂充滿神奇的課堂,如科幻作家劉慈欣說:「這堂課最偉大的地方不在於簡單展示了幾個知識點,而是像一支畫筆一樣,為孩子們描述了一個與地球重力世界不同的太空世界。」
通過孩子們聚精會神的目光、發自內心的掌聲,可以看到,一顆顆熱愛科學、追尋夢想、探索未知的種子,已在他們心底悄然紮根。我們也期盼著,這一顆顆夢的種子早日綻放出絢爛的花朵。
同學們邊看邊討論,紛紛表示:「太空真是太神奇了,物體在失重的情況下真是與眾不同。我們一定要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為實現『中國夢』、『未來夢』而努力學習!」
本次科普教育活動,是我國利用載人航天飛行普及航天知識的一次嘗試,通過此次活動,向同學們傳遞了航天科學知識,極大地激發廣大青少年對宇宙空間的嚮往、對學習科技知識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