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還是考研?做好規劃理智安排,才是對未來負責

2021年09月19日23:49:11 教育 1536

內卷」的浪潮下,沒人能夠真正躺平。

學歷一直被視為作為人生求職路的敲門磚,更是引得無數學子競折腰。在本科學歷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很多大學生已經不滿足止步於此,考研似乎成了大部分人的必選。

選擇就業的學生惶恐不安生怕本科學歷成為日後的限制,準備考研的學生則是隨著千軍萬馬爭奪窄窄的獨木橋。

考研本身作為學歷提升的一種方式,已經被時代賦予了其他的意義。考研真的適合每個人嗎?考研與就業之間如何抉擇,還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與判斷。

就業還是考研?做好規劃理智安排,才是對未來負責 - 天天要聞


無處不在「鄙視鏈」背後的焦慮

不得不說,無論是就業群體還是考研群體,都背負著深深的焦慮。隨著我國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人才過剩的現象已經越來越明顯。

所有人都唯恐自己喪失競爭力,成為被「挑剩下」的群體。按理說,每個人的個人發展都是多姿多彩的,是沒有可比性的。

可是社會上已然形成了一些唯收入、唯地位論成功的鄙視鏈,它們無處不在,好像活在世上就難逃比較的命運。

這樣的鄙視鏈並非現代的產物,早在古時,便盛傳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和「士農工商」這樣的詩句詞語。

無一不反映出中國人從古至今對於讀書人和士的崇拜與認可。現在對於讀書人的定義也不再單純,讀書的目的便是取得更高更好的學歷,來換取更高薪的工作。

就業還是考研?做好規劃理智安排,才是對未來負責 - 天天要聞

一切規避體力勞動的工作,譬如在辦公室工作的白領、幹部、領導都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我們常能看到父母教育孩子「你只管好好讀書,其他的爸爸媽媽都為你做。」更有甚者,會以清潔工等「低賤」的職業來鞭策孩子——「以後不好好讀書就只能做這個!」

當孩子踏入了學校,老師又會不斷將文憑與未來的前途掛鉤。「好」生活的定義就是有一份「好」工作,「好」工作的條件就是「好」學歷。於是,在社會多方面的因素多年的熏陶和影響下,每個年輕人很難跳脫出對「好」的追逐,陷入深深的學歷情結。

就業還是考研?做好規劃理智安排,才是對未來負責 - 天天要聞


盲目的選擇,背後是職業規劃的缺失

焦慮引發的學歷情結,體現在求學和求職的每個階段。最初上大學的時候,相當多的學生考慮的就不是自己是否喜歡這個專業,而是這個專業在未來是否能掙錢。求職時,也只關注那些「體面、優越」的工作。

學一門技術,或是找一份以技術謀生的工作成為了下下策,是「成績不好的人的選擇」。就算這樣的技術崗有多麼豐厚的薪水,也常常在各大高校的招聘會中遇冷。

只把外界灌輸的理念當作行事的準則,帶來的後果就是主觀能動性的缺失,很多年輕人常常抱怨自己在被世界推著走,得到的也永遠都不是真心想要的。

久而久之,溫水煮青蛙,年輕人的生活便不再由自己掌控。失控的人生往往伴隨著一個又一個衝動的選擇。

很多大學生選擇考研是因為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沒有做好步入社會的準備,於是便選擇繼續讀書求學來逃避。

就業還是考研?做好規劃理智安排,才是對未來負責 - 天天要聞

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就連很多本科畢業後選擇就業的大學生也只是隨波逐流,懵懵懂懂地參照著社會趨勢和大部分人的選擇去投遞簡歷。

職業的規劃是關於一生的課題,如果此時逃避,日後就要付出相當沉痛的代價。規劃是需要深思熟慮的,是在充分認知自己,並且對社會上的職業有基本的常識下做出的決定。有了規劃的意識,才能夠提前的準備,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期間需要不斷地試錯來調整方向,目標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也會隨著閱歷的增加,眼界的變化而發生改變。

就業還是考研?做好規劃理智安排,才是對未來負責 - 天天要聞


現如今許多本科教育越來越綜合化,涉及的知識範圍很廣,但教授的程度都不深,需要學生自發的有目標性地進行探索。

此時,若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作為指導,就會出現在學習期間除了完成規定的學習內容後,沒有一點點針對需求的提升,最後畢業了感覺四年的學習一無所獲,並不能對日後的職場產生幫助,這樣的迷茫並不能依靠考研來逃避。

就業還是考研?做好規劃理智安排,才是對未來負責 - 天天要聞


擺正心態,正確認知考研與就業

無論考研還是就業,都只是人生岔路口的不同方向而已,不存在誰優誰劣。及早就業可以儘快的加深對行業的認知並且積攢工作方面實戰的經驗;繼續深造則可以了解更多前沿動態。

然而,是否需要考研要根據自身條件和未來職業規划進行選擇,如果職業需求更看重實戰經驗,需要不斷地依靠實操來獲得提升,那麼讀研或許就不是最佳的選擇。每個人的天賦與特長不一樣,如果你擅長學習與研究,那麼讀研對於你來講可謂如魚得水,之於不擅長研究性學習的同學,盲目的考研成績不理想不說,自身也會相當痛苦與煎熬。

就業還是考研?做好規劃理智安排,才是對未來負責 - 天天要聞


選擇考研,要明確考研的目的並不是只為了一紙文憑,而是要實打實的學有所成,注重積累,將知識轉變為可以輸出的價值。這樣才能真正地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獲得長遠的發展。

選擇就業,就要理智對待每一份職業,每一份職業都是平等的,對社會的價值也都是相同的。工作是要貫穿我們大部分的人生,因此,遵從內心的意願,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才是最好的。

寫在最後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選擇哪一條路都只不過時開始,能夠潛心堅守自身的選擇才是人生最大的挑戰。對於每一位即將面臨選擇的年輕人而言,切莫盲目跟風,要理智思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無論選擇了哪條路,都沒有必要瞻前顧後,只要堅定心中的信念,默默耕耘,最後都會殊途同歸,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瀋陽這所高中,人文特色首屈一指! - 天天要聞

瀋陽這所高中,人文特色首屈一指!

夯實教育根基 學校砥礪發展瀋陽市26中學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1952年建校,1995年被評為第一批市級重點中學,2016年晉陞為瀋陽市標準化高中,2018年晉陞為瀋陽市優質化高中,2021年被評為瀋陽市優質特色高中,2022年被評為遼寧省特色高中,2023年被評為瀋陽市教育教學改革典型校,2024年被評為遼寧省國防體育運動突出貢獻單...
考試、錄取時間定了!浙江2025年高考招生工作通知發布 - 天天要聞

考試、錄取時間定了!浙江2025年高考招生工作通知發布

浙江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通知剛剛發布,有關實施方案出爐。針對今年高考招生工作,浙江有哪些重要部署?考試和錄取如何安排?一起來關注~2025工作重點全力保障高考組織安全平穩。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全省教育強省建設大會精神,堅持「穩
剛剛通報:免去副院長職務、撤銷國家獎學金! - 天天要聞

剛剛通報:免去副院長職務、撤銷國家獎學金!

近日因發表14篇SCI論文並獲得3項國家發明專利重慶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本科生劉某喬受到廣泛關注(詳情戳↓)舉報信中列舉其中兩篇論文圖表高度一致。重慶大學剛剛發布通報稱,學校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項工作組進行調查核實。
聊城大學怎麼樣? - 天天要聞

聊城大學怎麼樣?

聊城大學怎麼樣?聊城大學這所學校在山東可是小有名氣,校園環境挺不錯的,綠樹成蔭,花兒朵朵開,走在校園裡心情都跟著好起來。教學樓、圖書館設施都是新的,學習氛圍也挺濃,老師們大多都挺認真負責的,上課認真負責,課後有啥問題也能耐心解答。
鐵路最好的五個專業學校? - 天天要聞

鐵路最好的五個專業學校?

鐵路最好的5個專業學校。如果你對鐵路有著一腔熱血,夢想著駕駛著長長的列車穿梭在祖國的大好河山,或者想成為鐵路背後的技術大拿,那這幾個學校你可得好好記一記了。
本科生髮14篇SCI論文,「拼爹學術」是給自己挖坑 - 天天要聞

本科生髮14篇SCI論文,「拼爹學術」是給自己挖坑

近日,重慶大學一大四學生劉某喬發表SCI論文14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項一事引發社會關注。5月10日,重慶大學對此發布情況通報稱,2021級本科學生劉某喬系該校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某華之女,劉某華安排劉某喬參與了其本人部分署名論文和專利的研究工作,存在論文和專利署名不當的學術不端行為。事件源自一篇《重慶這8位同學獲...
吃得好住得好,也是高中核心競爭力 - 天天要聞

吃得好住得好,也是高中核心競爭力

據南都報道,近年來,廣州持續推進普通高中基礎設施建設,多所示範性高中紛紛上新,新投入使用的校區不僅與學校本部實行一體化管理,並且憑藉嶄新的校園設施和優越的食宿條件,持續吸引著眾多中考生和家長的關注。在過去,人們選擇高中時,往往優先考慮師資、教學水平和學習氛圍等,但從此次報道看,優越的食宿條件儼然也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