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高分復仇電影 ,每部都酣暢淋漓,你不可能全看過!

今天為大家推薦10部爽到爆的復仇類電影,每部都劇情緊湊,而且口碑極好,復仇的快感,看的讓人慾罷不能!

10. 《疾速追殺》

這部片子夠簡單粗暴:在這個片子里台詞多的人物都被殺了;男主邏輯是「你殺我狗,偷我車,我滅你全家」;報仇時都不等仇家一句話說完就結果了對方...

小成本製作的電影,玩不起大場面的爆破和追車戲,多是小空間裡面的槍戰和肉搏,反而覺得有了很多新鮮感,好像吃慣了大魚大肉,來點精緻小菜,也未嘗不可口一樣。

整體電影畫面冷峻凌厲,沒有拖泥帶水的鏡頭,亦沒有刻意放大暴力和血腥的鏡頭,強塞給觀眾做作的視覺刺激,某些暴力畫面處理得甚至有幾分意境,又讓我不禁嘖嘖武俠的味道。自然,配樂硬朗,與打鬥畫面相得益彰。

9:《水果硬糖》

天真甜美的十四歲少女海莉在網路上認識了三十二歲的攝影師傑夫,二人相約在咖啡館見面,相談甚歡。海莉主動要求去傑夫家,讓他為自己拍攝藝術照片,傑夫欣然從命。聊天喝酒之後,傑夫突然眩暈倒地,醒來發現自己竟被五花大綁。原來海莉是有備而來,就是要懲罰在網路上勾引未成年少女的戀童癖。

海莉在屋中搜尋傑夫進行不法行為的證據,並為他實施了閹割手術。中途鄰居太太來訪,也被海莉成功矇混過關。隨著海莉懲罰計劃的一步步展開,傑夫的真面目也逐漸浮出水面。

整個片子沒有好萊塢所慣用的血腥和驚悚場面,整部影片僅以兩人共處一屋,通過不斷的對話及行為來延續頗為緊湊的節奏,其間穿插幾位配角作為點睛之筆,較好地詮釋了幾近變態的個人英雄主義式報復。而海莉那天使般的笑容和復仇時的瘋狂,傑夫那玩轉式曖昧與竭力抵賴狡辯,兩個角色前後強烈的反差無不考驗著演員的演技。

8:《 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

這是一部讓人看完會非常沮喪的電影,儘管最後金福南讓每一個曾經凌虐過她的人都付出了代價,但導演和編劇卻沒有讓她自己和觀眾得到任何寬慰。

金福南失去了唯一的女兒,那是她努力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支撐,復仇之後也搭上了自己的命,而死對於那些惡人們來說根本算不上什麼懲罰。

7:《守法公民》

主角對腐敗的司法體系感到失望,他的目標不僅是復仇而是重塑這個體系。被捕入獄是他計劃的開始,一人在獄中卻玩轉整個費城,觀影過程是腦洞大開且酣暢淋漓的。影片有明確的代入感,觀眾大多會同情主角並希望他復仇成功,但顯然片子卻不能給出這樣的結局。

高智商犯罪電影中的上乘之作,影片伊始就高潮迭起,絲毫不拖泥帶水,但似乎是考慮到正義必須勝利這一主旋律,於是就有了一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式的爛尾,開頭讓你揪心不已,中間讓你暢快無比,最後讓你豎起中指。

影片在萬般糾結中稍稍有些爛尾,到底如何在腐敗的司法體系下保護自我,或是完善這個體系,只能留給觀眾自己思考了。

6:《看見惡魔》

電影內容是典型的韓國扭曲變態復仇戲碼,在視覺上給你震撼的血腥,以暴制暴的完美詮釋,同時讓觀眾思考司法的漏洞、私刑的缺點、復仇的快感以及空虛。

5:《殺死比爾》

昆汀·塔倫蒂諾的《殺死比爾》絕對是復仇電影中的經典。因為一個新生命的到來,讓女殺手黑曼巴決定退出江湖,但是他的父親比爾卻帶著精英殺手血洗教堂,死裡逃生的黑曼巴將當時出現在教堂里的殺手一個個的殺掉…過程精彩有趣,同時也有著昆汀招牌的跳躍式剪接。

4:《告白》

除了退休的中情局女兒不要惹,老師絕對也是不能惹的對象之一,尤其是自以為是的小屁孩!電影《告白》除了絕美的攝影、美術風格外,主角松隆子峰迴路轉的復仇之路絕對會讓你看完之後大呼過癮、意猶未盡!

3:《原罪犯》

其實,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應該綁在一起討論,但《原罪犯》幾乎是集「以暴制暴」、「時間醞釀」、「心理變態」、「扭曲結局」…所有復仇電影經典元素於一身的神作,導演打破了善惡的天平,甚至也打破了「加害人」與「被害人」的關係,一開始我們以為這是一場復仇,卻沒想到是一場「反覆仇」,而復仇手法又是如此的高明。

2:《幸運數字斯萊文》

喬什·哈奈特少數令小編印象深刻的電影,也是小編當年最愛的電影之一,非常經典的逆轉式復仇電影,本片的復仇動機到了最後一刻才揭曉,漂亮的剪接手法讓人想起了《教父》最後麥可的大反撲,布魯斯·威利斯在本片中重現了他在《第六感》中溫暖的父親形象,算是復仇電影中的暖流。

1:《V字仇殺隊

2012年12月14日晚21點56分,CCTV6出人意料地播放了這部反烏托邦電影,一刀未剪,讓一些觀眾激動的淚流滿面,彷彿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但歷史卻狠狠地給了他們一記耳光。

「你殺不死我,因為這面具下的不只是血肉之軀,還是一種思想,而思想是不怕子彈的。」

忘卻乃是蒼生之罪過,有些人不願我們說話,因為儘管沉默代替了對話,言語卻總能保持它的力量。它向那些願意傾聽的人們發出真相的宣告,而真相是,這個國家有些事情錯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