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掃黑·決戰》:真實就是一種力量

2021年05月11日16:48:36 電視劇 1602

今年五一檔的10部影片中,有兩部實現了口碑和票房的逆襲,一部是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另一部就是《掃黑·決戰》。

《掃黑·決戰》由呂聿來執導,姜武、張頌文、金世佳等主演,影片剛公映時,排片只有6%,排在第六位,但到了5月10日,該片的排片上升到了19.4%,僅次於《懸崖之上》。上映10天,取得了2.36億元的票房,大大超出了預期。該片的網路評分也達到了6.5分,僅次於《懸崖之上》。

影評|《掃黑·決戰》:真實就是一種力量 - 天天要聞

一部以「掃黑除惡」為題材的電影,是如何贏得了觀眾的心?

答案或許可以從有些觀眾的「不滿」中找到。有小部分觀眾認為,《掃黑·決戰》看起來有點像法制類電視節目,影片中出現的很多素材,都在以往的節目中有過報道。有人甚至認為,這是一部堆砌掃黑除惡案件素材的影片。

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些觀眾說的有道理。《掃黑·決戰》中的很多情節如拆遷過程中打死人、水泥地里埋屍體、被監視官員莫名跳樓自殺、官員背後煽動群眾鬧事等,都能在法制節目和社會新聞中看到,這部影片無非是重新編排了這些素材,將它整合到一個完整的故事裡而已。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文藝作品最重要的是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認為,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關鍵是塑造了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形象。這裡面,既有掃黑除惡專案組組長宋一銳這樣的正面人物,也有魏河縣縣長曹志遠和他同父異母開夜總會的弟弟這兩位反面典型人物,而且正反面人物塑造都很成功,影片遵循了正視現實的原則,將地方黑惡勢力的權力運用伎倆和對抗組織審查的處心積慮,毫無遮掩地展示在了觀眾的面前。

不得不說,由張頌文飾演的曹志遠,是片中刻畫得最成功的一個反面典型。作為魏河縣的縣長,曹志遠一出場就在會上正氣凜然地對著台下說:「有任何人跟惡勢力勾結在一起,我是見一個抓一個!」但隨著情節的發展,曹志遠的本來面目逐漸浮出了水面,原來他就是片中所有案件的幕後指揮者,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官場「雙面人。」

影評|《掃黑·決戰》:真實就是一種力量 - 天天要聞

影片對曹志遠內心世界的挖掘很充分。比如他曾經幫助魏河縣提升了GDP,有出色的政績;他平常謹言慎行,從來不出現在聲色場所,每天都加班到深夜;他對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孫志彪非常厭惡,甚至大發脾氣,但礙於親情,每次都替他收場;他有一個情人,對這個情人也很溫存體貼。不過這些都只是他性格的一面而已,等到掃黑除惡專案組逐漸將視線轉移到他身上時,他的醜惡面目才暴露了出來。

有了曹志遠的成功刻畫,觀眾很容易理解魏河縣之所以惡勢力橫行的原因。原來孫志彪的猖狂,底氣來自於曹志遠是他哥。曹志遠之所以一開始不把掃黑除惡專案組放在眼中,是因為他背後還有一個勢力更大的爹。《掃黑·決戰》對黑惡勢力真相毫不留情的揭露,恰恰證明了黨與國家懲惡除奸、打擊黑勢力毫不動搖的決心。

《掃黑·決戰》並不是一部大製作電影,姜武、張頌文等也不是流量明星。從劇作的結構來看,影片並不完美。但就是這樣一部質感粗糲的作品,因為接地氣,不偽飾,反而贏得了觀眾的信任。在真實面前,任何的套路都黯然失色。《掃黑·決戰》的逆襲,給今後類似題材電影的創作,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電視劇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上所有關係都有因果,無論你信不信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所有關係都有因果,無論你信不信

古語有云:「行善必得善果,作惡必遭惡報。」人性的兩面性體現了善與惡的存在,事物的運行也遵循了因果的規律。世間的一切關係都是因果循環的體現。如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道德高尚者得到眾人的幫助,道德敗壞者則鮮有人伸出援手。
10月的這20部電視劇,你打算追哪幾部? - 天天要聞

10月的這20部電視劇,你打算追哪幾部?

十月已經過了將近一半,你有沒有發現你追的還是九月開播的劇?有意思的是女主張芷溪買了不少小說的版權,這是其中一部,自己來演主角,真是實現了很多小說迷的夢,成了故事中的人。
她是男神收割機,但是誰也帶不紅她,楊洋和龔俊可以嗎 - 天天要聞

她是男神收割機,但是誰也帶不紅她,楊洋和龔俊可以嗎

目前《驪歌行》的評分已降至6.3分,眼看就要徹底撲街了。雖然許凱和李一桐不能算流量巨星,但這樣的成績顯然並不盡如人意。大女主劇驪歌行,大女主劇李一桐,顯然不能支撐這個劇。但這齣戲撲街之後,最遺憾的不是戲沒有紅,而是李一桐仍然沒有紅起來。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