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競爭視角看Mate 60 Pro的意義

大家好。周末去預定了一台Mate 60 Pro,今天嘗試從工業競爭視角聊一聊這台手機及其背後的意義。

西方社會的高福利,這裡有一個疑問,他們的錢從哪裡來?同樣的工作,拿著幾倍於我們的工資。我們使用的進口設備壞了需要廠家工程師進行維修,5位數一天起步,一個備件,6位數是常態。勞動創造價值,企業要交稅,除去成本之後,老闆要賺錢,綜合勞動者還能拿多少,靠資本家的良心嘛?

在互聯網出現以前,很多跨國集團,在全球擁有規模龐大的生產資料,每年賺取利潤後在投入研發保持技術優勢,通過技術優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斷的賺取高額利潤。在工業、金融的雙重絞殺之下,發展中國家被剝削才是常態。這個狀態下,我們的優勢就是廉價的高素質的勞動力,但是由於外企的福利待遇更好,能夠吸引到優秀的人才,所以人才這部分外企也並不缺少,想要翻盤,幾乎沒有任何可能性。

萬幸的是,互聯網的發展我們也是頂級玩家,當信息技術和工業生產結合之後,彎道超車的機會就出現了。以日企為例,有很多系統是來源於日本,各個系統之間通常處於信息孤島,導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想要推進數據互通時會發現,管理層老舊的觀念,改善需要耗費的高昂成本,又使問題幾乎無解。而我們具備後發優勢的智能化工廠越來越多,外企的優勢會越來越小,直到消失。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廣大的科技工作者、工人、農民等不斷努力,默默奉獻所造就的。這一步跨過去,地球大得很,足夠我們建設很久了。國內卷的不行,原因是外面有壞人,出去種田有風險。

祖國統一之後,劍可以給犁護航,廣大天地大有可為!Mate 60 Pro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陣地守住了,相持之後就是反攻,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