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蘋果手機充電遭「電擊」,女孩玩手機受重傷,什麼原因?

近日,一則關於瀋陽年輕女孩充電玩手機受重傷的新聞,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和思考。女孩購買了一台蘋果13手機。然而在她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時不慎被電擊,導致身體多處受傷,內臟遭到損害,甚至面臨截肢的危險。

女孩家長無比痛心地表示,女孩的情況十分嚴重,十個腳趾保不住了,胸部需要進行植皮手術,大腿和腹部的血管已經無法正常血液流通,需要多次手術。

這一事件引發了對責任歸屬的爭議,銷售方稱只能賠償一個充電頭,而蘋果公司則表示適配器非原裝,由第三方負責賠償。

面對這樣的悲劇,我們怎樣才能避免類似的事故再次發生呢?

合理渠道購買手機

女孩購買手機時選擇了「愛享租」小程序,在這種購物模式下,可能存在一些潛在的安全隱患。我們在購買手機時,應該選擇安全可靠的購物渠道,最好到品牌直營店,購買時要確認手機的適配器是否為原裝配件,以確保手機的充電安全。

正確使用手機

在使用手機時,我們要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切勿一邊充電一邊使用手機,這不僅會增加電器故障的風險,還可能導致用電事故的發生。充電過程中應盡量避免觸碰手機,特別是在濕潤的環境中,要格外小心。同時,要定期檢查手機充電線是否存在損壞或老化情況,及時更換。

明晰責任歸屬

當發生類似的悲劇時,明晰責任的歸屬至關重要。在本案中,銷售方和蘋果公司各執一詞,爭論責任的歸屬。然而,無論是銷售方還是蘋果公司,都應該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銷售方作為銷售渠道,應該對銷售的產品進行質量檢驗和合規審核,確保產品的安全性;蘋果公司作為品牌方,應該對其產品的質量負責,並提供售後服務。根據本案的銷售實際情況和消費者權益法相關規定,其主要責任方在於銷售公司,蘋果公司只承擔相應道義上的配合取證服務的義務。

加強監管和立法

在避免類似慘劇發生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加強監管和立法工作,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和安全。相關部門應加大對網路銷售平台的監管,確保產品真實、合規。對於沒有原裝配件的情況,銷售方應明確告知消費者,避免消費者因此帶來的安全風險。

綜上所述,女孩充電玩手機受重傷的悲劇警示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切勿大意。在購買手機時,我們應選擇安全可靠的渠道,使用過程中要遵循正確的使用方法,明確責任歸屬的同時,也應加強監管和立法工作,確保消費者的權益和安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效避免類似悲劇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