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存儲發布的致態(ZhiTai)TiPlus5000固態硬碟,採用長江存儲研發的晶棧®2.0(Xtacking ®2.0)技術,支持主機高速緩衝存儲器設計、SLC Cache智能緩存,採用NVMe M.2介面、單面顆粒設計和PCIe3.0介面,兼容性表現出色。TiPlus5000提供512GB、1T、2TB三個存儲容量版本,其中的2TB版本價格僅1K左右,恰好自己的筆記本系統盤512GB容量有點捉襟見肘,現在就來藉機升級系統硬碟來測試下TiPlus5000固態硬碟的在不同平台的兼容性和速度表現如何。
因為固態硬碟的使用環境、平台和用途因人而異,針對TiPlus5000進行了三個項目的測試,儘可能多的還原不同的使用場景下的表現,分別是在USB-C 3.2 Gen2介面、USB-4介面下測試TiPlus5000作為移動硬碟使用時的速度,以及將其安裝至筆記本內置主硬碟的速度測試。
1、USB-C 3.2 Gen2介面下測試TiPlus5000
測試平台及環境:榮耀MagicBook 14 2022款(Windows 11家庭版操作系統),支持USB-C 3.2 Gen2 (最大速度為10Gbps),DOCKCASE Type-C3.2介面固態硬碟盒,USB-4數據線。測試軟體為CrystalDiskMark V8、FastCopy。
硬碟裝入硬碟盒當作移動硬碟後,首次連接電腦需要通過系統自帶的磁碟管理程序中對內部存儲進行初始化分區,這裡選擇了GPT(GUID分區表)分區形式,GPT分區支持最大18EB及最多128個分區,而MBR分區僅支持不超過2TB的卷並限制4個主分區。理論上對TiPlus5000進行GPT或者MBR均可正常使用。
在CrystalDiskInfo軟體中可以查看TiPlus5000硬碟的各種參數,包括Nvme介面(Nvme 1.4標準)、總計讀取寫入、通電次數、通電時間、溫度及健康狀況等。
隨後採用CrystalDiskMark分別進行1、8、16、64GiB區塊文件大小的讀寫測試,可以看到順序讀寫在USB-C 3.2 Gen2介麵條件下比較穩定,順序讀取、順序寫入均穩定保持在1000MB/s以上的速度,很顯然這個速度是受平台介面的限制。而在4K隨機讀取(RND4K Q32T16 ,16線程32隊列)測試中同樣穩定保持在267MB/s以上,並且穩定發揮。
接下來用106GB的數據文件(14674個文件,461個文件夾)拷貝至外接的TiPlus5000硬碟來測試實際使用狀態下的速度,共計耗電172s,平均拷貝速度約632MB/s。把同樣的數據進行打包後形成106GB大小的單個文件後,再拷貝一次,耗時132s,平均速度約825MB/s。
2、USB-4介面下測試TiPlus5000
測試平台及環境:蘋果Macbook Pro 14英寸2021款(Apple M1 Max晶元,32GB內存,MacOS Ventura 13.2系統),支持雷靂4介面(支持USB 4,最大速度40Gbps),ACASIS雷電4硬碟盒,USB-4數據線。測試軟體為AmorphousDiskMark 4.0。
在macOS Ventura中,可以通過USB 4數據線連接移動硬碟正常識別格式為ExFAT格式的TiPlus5000硬碟,為了測試其在macOS的最佳速度表現,將其格式化為MacOS日誌格式(APFS宗卷,APFS加密)。
在雷靂4 埠中,用USB 4數據線外接的TiPlus5000硬碟在1、4、16、64GiB文件測試中,順序讀取速度保持穩定,在2998~3156MB/s之間,而順序寫入則介於2311~2574MB/s之間。4K隨機讀取(RND4K Q32T16)在970~1163MB/s之間。4K隨機寫入(RND4K Q32T16)在10~108MB/s之間。4K隨機寫入在16GB文件大小以上的測試會出現下降趨勢。
3、USB-4介面下測試TiPlus5000
測試平台及環境:榮耀MagicBook 14 2022款(搭載i5-12500H/ RTX2050獨顯/16GB內存/512GB硬碟,Windows 11家庭版操作系統),主板支持PCIe 4.0。測試軟體為AS SSD BenchMark 2.0、ATTO Disk Benchmark 4和CrystalDiskMark 8.0。
首先把筆記本內置512GB SSD硬碟更換為2TB致態TiPlus5000硬碟,在更換前仍將TiPlus5000安裝於DOCKCASE Type-C3.2介面固態硬碟盒中用外接移動硬碟連接電腦,並用DiskGenius軟體的系統遷移功能對筆記本系統盤移至TiPlus5000。隨後拆卸筆記本後蓋板拆卸出廠快閃記憶體,換裝TiPlus5000硬碟。整個拆卸過程可能需要一些專用拆機工具,包括六角星螺絲刀、吸盤等,建議不熟悉的小夥伴去筆記本廠商售後進行更換。
在AS SSD BenchMark軟體測試中,順序讀取均保持在2700MB/s以上,順序寫入保持在2400MB/s以上,能夠穩定發揮,4K隨機讀取則介於27~33MB/s之間,4K隨機寫入介於183~202MB/s,最高得分4477分。
在ATTO Disk Benchmark 4測試中,512B寫入和讀取分別達到60MB/s、62MB/s,4K傳輸大小時寫入和讀取分別為468MB/s、510MB/s,在128KB傳輸大小寫入和讀取開始均達到2.89GB/s、2.37GB/s以上並保持穩定。寫入速度則在大於32KB時達到2.6GB/s以上。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最大順序讀取介於3343~3516MB/s,順序寫入介於2965~3186MB/s,與長江存儲公布的3500MB/s、3200MB/s的讀取、寫入速度相接近,可見TiPlus5000固態硬碟能夠將PCIe 3.0的速度完全發揮出來。
4、總結
1)、把TiPlus5000固態硬碟當作U盤使用來拷貝又大又雜亂的文件,速度優勢還是挺明顯的,如果平時有大量拷貝數據需求的小夥伴選擇這種方案,在USB-C 3.2 Gen2介面下充當移動硬碟拷貝文件也能達到632MB/s以上。
2)、TiPlus5000固態硬碟和搭載macOS Ventura系統、APPLE晶元平台的Macbook筆記本完美兼容,使用雷靂4 埠連接內置TiPlus5000的移動硬碟,順序讀取速度可以達到3GB/s,順序寫入速度達到2.3GB/s以上。
3)、TiPlus5000固態硬碟和搭載Win11系統的筆記本平台完美兼容,可將PCIe 3.0的速度拉滿。
#2023數碼新趨勢#、#尋找數碼點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