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需799!不隨大流!魔浪S體驗:這才是國產藍牙耳機應有的樣子

這是蘋果AirPods發布之前你最常見的藍牙耳機:

這是蘋果AirPods發布之後最常見的藍牙耳機(下圖不是AirPods Pro,但像極了!):

蘋果憑藉AirPods革新了整個藍牙耳機市場,TWS藍牙耳機登上歷史舞台,但之後所有品牌做得藍牙耳機都變成了AirPods的樣子:白色或者黑色的耳機倉,兩枚耳機。其中不乏有些大牌甚至做得極像,擋住logo連庫克都難以分清。

國產TWS藍牙耳機都要學蘋果,沒有其他選擇?

當然不!國產品牌魔浪站出來,要和AirPods不一樣,我恰恰喜歡這種個性。這是魔浪推出的魔浪S藍牙耳機青花瓷款,真正把中國美帶到了數碼產品上。

而我手中這台魔浪S,則又是另一種風格。

誰說藍牙耳機必須像AirPods一樣的?打開這個包裝盒,魔浪S正如一塊圓潤的鵝卵石躺在裡面,圓潤,有質感,我覺得用鵝卵石來形容魔浪S最貼切不過了。耳機倉採用了7系鋁合金材料,有一定分量,但圓潤的設計握在手裡很有感覺,高強度硬度,更抗耐磨,我的AirPods Pro用了一年多,由於不帶保護殼,表明早已各種劃痕。

產品外觀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潮流設計的顏值直接把每一個男孩子征服了。前方是一枚物理按鍵,可實現開蓋或充值的功能,背部則是Type-C的充電口。

來,看一下魔浪S的開蓋方式:

按一下按鍵即可自動彈開,這種卡扣式設計對於工藝的要求很高,對於用戶來說,即按即開更加方便。

耳機倉內還有電量指示燈,魔浪S耳機體積非常小,約2.5cm³,比常見的市面上的耳機都要小。為何要做如此小呢?我覺得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常見的入耳式耳機對耳朵小的用戶不友好,像我身邊的女性朋友都不喜歡入耳式耳機,耳朵太小耳機塞不進去。二是入耳式耳機體積越大,帶給整個耳朵的壓迫感越猛,簡單點說就是戴時間長了不舒服。三是魔浪S還有一個主打功能,後文再講。

但入耳式耳機的優勢非常明顯:音質。想要體驗好音樂,想要降噪,只能做成入耳式。於是魔浪S通過定製動鐵喇叭等各種零部件來把體積做小,還要在如此小的體積內塞入更多的零部件。當然,這是非常難的,不信你看看市面上的藍牙耳機,體積如此小的有幾個家呢?

當把整個耳機做小了塞入耳朵後,高清通話的難點又來了!所以市面上常見的耳機都在學蘋果AirPods做得增加了一個耳機柄。但這一難點,被魔浪通過雙麥+軟體演算法的方式解決了。

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後,結果是:即使像我女朋友這種捨棄AirPods Pro降噪選擇AirPods的小耳朵用戶,魔浪S也可以輕鬆佩戴。

她說這是她第一次佩戴入耳式耳機,也沒有想到魔浪S整個機身都可以塞入耳廓里。沒有了壓迫感的同時還保留了好音質。

硬體方面,魔浪S支持藍牙5.2,無障礙情況下可有15米的穩定連接距離;單耳機續航可達6小時,總續航可達30小時。如此小的體積下搭載了6枚麥克風,保證一個高清通話效果。耳機重量僅有3.5g,搭配無壓力。

我想重點聊聊魔浪S的降噪,作為一名AirPods Pro重度用戶,同時也體驗過不少國產品牌的主動降噪耳機,對比之下讓我覺得AirPods Pro更強了。在體驗魔浪S之後,我覺得這款產品表現的確不錯。純個人體驗下,強降噪模式下效果和AirPods Pro差不多,寫這篇文章時只有輕微的機械鍵盤敲擊聲,但魔浪S的降噪模式下敲擊聲有削弱的感覺,AirPods Pro更像是單純的變小。

通透模式下,AirPods Pro的體驗還是最佳的,彷彿沒有耳機佩戴一樣。魔浪S通透模式聲音沒有問題,有點過渡放大的感覺,表現在一眾國產降噪耳機中屬於上游水平。根據官方數據,魔浪S最高降噪深度36dB,降噪頻寬達到1.5KHZ,降噪頻寬遠高於行業水平。

我最喜歡的就是魔浪S的睡眠模式,即關閉藍牙後三擊耳機開啟,類似於耳塞的作用,但比耳塞強的是魔浪S可以降噪。如果晚上太吵,我睡覺佩戴AirPods Pro來降噪入睡,但佩戴AirPods Pro側躺不舒服,壓得耳朵不舒服。這時候魔浪S的優勢出來了:更小的體積,睡覺佩戴都舒服。

音質方面,試聽了《more》、《ping pong》等歌曲,音頻解碼錶現優異,三頻相對均衡,人聲的聲音非常細膩,整體表現不錯。作為一款如此小體積的產品,這個表現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

總結一下魔浪S的優勢:外觀設計足夠個性,超高辨識度我喜歡!更小的體積,保證音質的同時適應人群更廣,睡眠模式深合我意。降噪模式和音質表現都不錯,作為一款優秀的主動降噪耳機,魔浪S有更多自己的設計和想法,這確實是國產耳機里不多見的。不隨大流!這才是國產藍牙耳機應該有的樣子!這款產品現已上市,僅需799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