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華為 Mate 60 Pro 首次突襲上架已經過去了十餘天,但時至今日,依然有大量消費者沒能喜提愛機。
雖說華為官方相繼推出訂金預售、全款銷售等模式,且每天有兩次搶購節點,但奈何供不應求,每次都是秒售罄。
再加上 Mate 60、Mate 60 Pro+、Mate X5 相繼無預警開售,讓搶購熱潮的火爆程度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包括線下門店,也因為人滿為患出現排長隊的盛況,現貨一機難求。
因為需求強勁,供應鏈稱,Mate 60 已加單至 1500 萬 - 1700 萬台,業內人士猜測,該系列一年內至少賣 1200 萬部。
華為 Mate 60 系列之所以讓無數人趨之若鶩,按照諸多網友的說法,最核心的原因在於麒麟和 5G。
一直以來,麒麟晶元就被視為華為手機的靈魂,而華為也是 5G 技術的全球引領者。
可是過去幾年裡,由於不可抗力因素,麒麟和 5G 一同缺席,極大影響了華為的銷量。
但這一次 Mate 60 系列,經多方實測,其所搭載的晶元為麒麟 9000s,且網路下載速度能達到 5G 水準。
雖然官方沒有給予說明,但大眾一致認為 ——麒麟 + 5G 攜手回歸,華為滿血歸來。
也正因此,許多網友期待 Mate 60 系列能進軍海外市場,幫助華為收復失地。
因為根據專業機構統計的數據,華為在遭受制裁前,曾位列全球手機銷量排行前三甲,在制裁後,則暴跌至 Others 行列。
不過,華為日前已經向外媒表示,不打算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推出 Mate 60 Pro。
但是,這不代表著華為放棄了海外市場。
據《財經》報道,多位接近華為的人士證實,華為已經啟動全面回歸全球手機市場的通盤計劃,國內市場先行,海外市場後發。
過去三年多重技術突破為這次回歸打下了基礎,後續啟動是產品、渠道和市場。
所以在一些媒體眼中,Mate 60 Pro 的發售被視為華為重回手機市場的開頭炮。
誠然,Mate 60開售不久,且目前只計劃在中國銷售,但造成的影響已經蔓延開來。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伴隨該機發布,蝴蝶效應在悄無聲息間引發,不只是在中國市場,全球機圈的狀況都很可能被顛覆。
知名數碼博主 @手機晶片達人 聲稱,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如果(華為)在 2024 年能夠銷售六千萬台 5G 手機,在總市場需求不變的情況下,高通和聯發科會減少出貨六千萬顆 5G 手機晶片。
換算之後,台積電也會間接影響到減少十萬片先進位程晶片,還不包括配套的 Wi-Fi、電源管理 IC 等晶片。
畢竟在麒麟 5G 回歸後,華為既不會再向高通採購驍龍 4G 晶元,也會直接搶奪高通和聯發科的市場。
手機市場的蛋糕就那麼大,麒麟每多吃一口,高通和聯發科就會少吃一口,一旦出貨量下滑,收益隨之下跌。

還有知名業內分析師郭明錤,也在 X 平台上發布推文,認為華為的歸來對於消費者來說,其實是一件好事,這可以倒逼蘋果走出舒適圈,並促進其積極創新。
同時,他還釋出一則訊息 —— 蘋果今年推出的 iPhone 15 系列機型是業內首批搭載 CIS 堆疊的手機。
但是,如果沒有美國禁令,華為應該早於 2023 年率先使用,成為首個採用堆疊影像感測器的手機品牌。

而他的這一說法,也得到了微博爆料博主的認可,表示華為之前在 P60 系列中測試過,可惜出於各種原因沒能用上。

在過去幾代 iPhone 中,由於所展現出來的創新和提升有限,蘋果飽受詬病。
這也讓許多用戶把希望寄托在華為身上,希望華為能儘早歸來,給蘋果上上對抗。
雖說在全球範圍內,iPhone 的地位無可撼動,但是聚焦於中國市場,華為尚且能做到和蘋果分庭抗禮。
據機構數據顯示,在被制裁前,華為在國內高端市場中的佔比,要力壓蘋果。
按照網友的說法,中國市場是蘋果的重地,華為在這方水土上又極具影響力,有此等強敵來競爭,蘋果必須嚴陣以待。
IT之家曾報道,自 Mate 60 Pro 上架後,華為商城便連日登上蘋果 App Store 的「購物」應用榜單首位。
當然,就像一些網友所說的那樣,假設華為當真能倒逼蘋果,無疑是一件好事。
對於行業,在經歷了相對停滯後,或許會在交鋒中突破瓶頸,重現往日的輝煌勢頭。
對於用戶,可以在廠商的對決中,見證更先進的技術,享受更上佳的體驗。
沒準兒,到最後就正如IT之家 App 用戶打趣這般:感謝華為,讓果粉用上更好的 iPhone。

除了上述幾名業內人士的觀點和預測外,還有兩點情況似乎也在證明華為滿血回歸後所造成的影響。
一點是微博熱搜顯示,華為回歸或使 iPhone 出貨量減少 1000 萬。
據悉是投資公司 Oppenheimer 的分析師 Martin Yang 表示,由於華為 Mate 60 系列的推出,蘋果公司 2024 年的 iPhone 出貨量可能減少 1000 萬部。
關於這一判斷,不少網友表示認同,因為過去兩三年間,蘋果吃掉了很多華為用戶;現在華為回歸,部分老用戶會重歸華為陣營。
另一點同樣是熱搜上的話題,華爾街大佬因華為復甦欲做空蘋果。
報道中的內容顯示,對沖基金 SatoriFund 創始人丹?尼爾斯在社交媒體發文稱,打算在 iPhone 15 發布前後做空蘋果公司。
他為這樣做羅列了三種原因,其中一個便是華為復甦。

總之,結合當下多方言論、猜測、動作來看,此次華為滿血回歸,影響甚遠、波及甚廣。
之於華為,以完整體姿態再戰江湖;之於半導體行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之於機圈,現有的格局迎來大洗牌。
參照 @李楠或 kkk 所說的:Mate 60 Pro 的意義和價值,完全超越了產品層面。
華為此次回歸,亦超越了「回歸」的本質。
本文源自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