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購買手機最直接的選購目標,就是用盡量少的錢來買到更高的運算性能。這是從智能手機普及時開始給很多人留下的「弊病」。說它是弊病,因為這種邏輯有明顯的時代烙印,而現在隨便一款手機,只要優化到位就都能保持流暢,相反如果某些細節做不好才更影響使用體驗。那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把細節都做好,能不能用有限的價格打造出一款體驗更好的手機呢?
真我10 Pro+也許就是這樣一種嘗試得出來的結果。這款手機配備了天璣1080晶元,性能與驍龍778G相接近,加上真我在軟體層面的優化,在日常使用上已經能帶來足夠流暢的手感,其實很多同檔手機也都能打造出絲滑感受。但其中多數產品往往讓你一眼就看出它是千元價位,但真我10 Pro+放在這裡的話,恐怕很多人想不到它只有1699元起步。
就比如從細節上來說,在這個價位上有雙曲面屏幕的機型有多少?這款機型的雙曲面又不會特別誇張,它只是改善了側劃的手感,並沒有犧牲邊緣視野。同時也不難發現,手機基本實現了四邊等寬,加上弧度一致的R角,總算是有一個不和強迫症做對的產品了,這時候再想想它的價格,以及其他同樣賣點機型是什麼價格。
屏幕方面,去年手機屏幕的巔峰應該是1920Hz PWM調光,帶來無閃爍的體驗,不過今年已經被提升到了2160Hz。這也是真我10 Pro+上實現的,看來超高頻PWM調光也不是非得高端旗艦才能用上的技術,完全取決於手機品牌想還是不想。畢竟這是屏幕領域少數的國產超過了三星的地方。
至於其他方面,真我10 Pro+還有5000mAh電池和67W快充,這價位單獨說這個賣點也許不夠醒目,但要結合其他賣點來看,明明真我已經給的夠多了。而且手機還能控制住厚度7.78mm、重量172.5克,拿在手裡不會覺得重。手機高配版有12GB內存,同時又有8GB內存擴展技術,對於多開應用也有一定保障。
至於說手機上被宣傳特別多的1億像素主攝。說實話一個1699元的手機,它的1億像素和旗艦手機的1億像素能一樣嗎?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是有心理預期的。但真我10 Pro+主要還是能憑藉優化演算法把產品做成賣點。所以這個問題就要理性看待了,不是1億像素畫質就一定好,畫質好壞取決於手機品牌願不願意優化。網上隨便找找拍攝樣張,這畫質似乎還可以?
真我10 Pro+在發布之前,跟風引入了一個詞叫內卷,就是要用一款手機卷死同行。雖然這只是營銷的說法,不過真我這款手機確實在細節上打磨得還算不錯,算是精準拿捏了同價位手機的短板。我的手機確實只花了1699元,但希望帶來的是3699元的體驗,在跑分上也許做不到,但在跑分之外,誰說就一定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