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新品上市的時候,總有一些老產品因為要讓出市場、清理庫存等種種原因降價銷售,有可能就會出現在某一個價位上出現多個選擇。對消費者來說,有了更多的選擇是一件好事,但也帶來了糾結的煩惱。
比如近期銳龍7 5800X3D、銳龍9 5900X兩款Zen3架構的老產品在Zen4產品上市之後都開始降價清倉,再加上新品銳龍7 7700X在近期也開始大幅降價,這三款高人氣CPU都能以2299元左右的價格買到,那麼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
銳龍7 7700X:綜合實力強悍,但裝機成本高
在首發的四款Zen4架構銳龍中,8核主力並不是大家猜測的銳龍7 7800X,而是銳龍7 7700X,這可能讓大家有些意外。雖說銳龍7 7700X依然是8核16線程的規格,不過由於其架構從Zen3升級成了Zen4,憑藉著微架構前端的改進、載入/存儲部分和分支預測部分、容量翻倍的二級緩存和執行引擎等全方位的改進,在多核性能上依然有了明顯的提升。
與此同時,銳龍7 7700X改用了5nm工藝,基礎頻率4.5GHz,最高加速頻率5.4GHz,最高頻率再也不是銳龍CPU的弱點,再加上更強的IPC性能,遊戲表現絕對是銳龍7 7700X最大的亮點,實際表現已經勝過競品的上一代旗艦。
而且銳龍7 7700X 2999元的官方指導價比上代便宜了200元不說,上市1個多月後又降到了2299元,甚至比酷睿i5 13600K還便宜不少,可以說現在的售價是相當實在了。
只是CPU價格雖然不錯,但是與之配套的主板和內存不算便宜。由於銳龍7000更換了介面,只能選擇600系主板與之搭配,目前最便宜的B650至少都要1399元,不算便宜。而且銳龍7000系列直接取消了對DDR4內存的支持,只能用DDR5內存。當前DDR5 5200 16GB產品倒是比同容量DDR4貴不了多少,但6000MHz才是銳龍7000平台的甜點頻率,這類產品價格就在800元以上了,還是比較高。
綜上所述,如果要強悍的綜合性能,銳龍7 7700X是個不錯的選擇的。只是雖說CPU價格降了不少,但整個平台的組裝成本還比較高,適合預算比較充足的用戶。
銳龍7 5800X3D:打造高性能遊戲平台的實惠之選
銳龍7 5800X3D是AMD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的一款非常獨特的CPU產品。其提升遊戲性能的方式既不是常見的改進架構,也不是提升頻率,而是在銳龍7 5800X的基礎上通過是3D V-Cache技術增加了64MB三級緩存,獲得了總共96MB三級緩存,可以大大提升遊戲隨機數據的命中率,從而提升了遊戲性能。
其他方面,銳龍7 5800X3D依然是擁有8核16線程的規格,甚至為了平衡功耗,3.4GHz~4.5GHz的頻率還有所下降。憑藉著超大三級緩存的優勢,銳龍7 5800X3D的遊戲性能有了大幅的提升,就算是放到現在2000元價位的CPU當中,也一點都不顯得落伍。
筆者個人覺得銳龍7 5800X3D的最大優勢在於性價比高。產品上市售價為3099元,近期最低價還不到2200元。不僅僅是CPU降價比較多,而且其還能搭配B550、DDR4內存這些價格相對比較實惠的硬體,整套平台具有不錯的遊戲性能,總價也能控制得很不錯。
對於那些想要打造高性能遊戲平台,又相對預算比較悠閑的玩家來說,銳龍7 5800X3D就是個性價比不錯的選擇。
銳龍9 5900X:適合打造專業主機
別忘了2200元左右價位上還有一款產品,那就是銳龍9 5900X。這款產品是銳龍5000系列的次旗艦,配備了12核24線程的規格,3.7GHz~4.8GHz的核心頻率。不難看出銳龍9 5900X的優點就是核心數量多,使得其在比較考驗多線程性能的專業應用中會有相當出色的的表現。而相近價位的競爭對手酷睿i5 13600K也不過6E+8P總共14核20線程的規格,銳龍9 5900X還是要更勝一籌。
另外銳龍9 5900X採用的是Zen3架構,在單線程性能上也表現依然出色,可以說是單核、多核均無短板。
對於內容創作用戶經常用到的各種圖片、視頻處理工具,3D渲染輸出與視頻轉碼工具,文件壓縮工具等軟體來說,主要考研的就是CPU的多核心性能,基本上線程數量的多少就決定了處理器在這些應用中的性能好壞,能提供24個線程的銳龍9 5900X在2000元出頭這個價位上可以說罕逢敵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