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荷蘭ASML公司是全球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前道光刻機廠商,其市場佔有率超過了90%,尤其是EUV光刻機,只有它一家能夠生產。無論是台積電、三星或者英特爾,這些頂級代工巨頭都依賴ASML的光刻設備。
由此足以看出ASML在半導體市場中的地位。然而,由於其產線上使用了超過55%的美國配件與技術,ASML在EUV設備出貨方面並沒有絕對的話語權,面對老美限制EUV向大陸市場出貨的規則,ASML雖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選擇遵從。
可沒想到的是,老美為了進一步限制中國晶元產業的發展,居然再次向荷蘭施壓,希望讓ASML能收緊主流需求光刻機的出貨範圍。簡單來說,就是要求ASML連DUV光刻機也不再給中國晶元廠商使用。
只不過,老美此次似乎是一腳踢在了「鐵板」之上。對於老美的越來越沒有底線的要求,ASML直接潑來了「一盆冷水」,稱中國是全球半導體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如果不賣給他們DUV光刻機,全球供應鏈將會被迫中斷。
據公開資料顯示,從去年至今,ASML已累計向大陸市場出口了78台光刻機,其中DUV居多。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們國產晶元的發展,同時,也讓ASML的營收和利潤得到了保障。
在無法出口EUV光刻機的情況下,DUV光刻機儼然已成支撐ASML在大陸市場營收的關鍵,如果連DUV都不賣,那ASML將會面臨難以承受的損失,它在中國市場多年的投資布局也就失去了意義。
也正是因此,在老美施壓荷蘭的消息傳出後,ASML公開表態,稱自己是一家歐洲公司,除了EUV光刻機之外,其他設備並沒有過多依賴美技術,美國制定的規則對ASML產生的影響是有限的,將會繼續向中國出口光刻機產品。
很顯然,ASML並不願意成為老美製裁中企的「工具」。而就在近日,ASML再次傳來重磅消息。據媒體報道,在11月11日的投資者日會議上,ASML首席執行官Peter宣布,稱未來三年內,將會把(深紫外)DUV光刻機的產能提升至600台!
在外界看來,ASML這跟老美「杠上」了。原因很清晰,ASML大幅提高DUV光刻機產能,主要就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中國市場。
要知道,DUV光刻機主要應用於成熟晶元製程,國內市場經歷「卡脖」之後,就已開始大規模造芯。例如中芯國際,在近兩年時間裡已累計投資了超過1700億元,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多地都建造了12英寸晶圓廠。
這意味著,國內對DUV光刻設備的需求將會大幅提升,甚至可以說是全球最大的DUV光刻機消費市場。
ASML作為一家商業公司,自然不願錯失這塊巨大的「蛋糕」。而且,國內對光刻機的研發也一直都在進行,ASML也非常清楚,如果不抓緊時間出貨,一旦國產DUV光刻機落地並規模量產,那它可能就再沒機會了。
另外,由於先進晶元產能過剩,自進入2022年以來,EUV光刻機的利用率就不斷下滑,就連台積電都關閉了部分EUV光刻機。更關鍵的是,在後摩爾時代,很多晶元大廠為控制成本,都開始在晶元集成技術「賽道」發力,以降低對EUV光刻機的依賴。
其中台積電聯合三星、新思科技等19家晶元巨頭成立了3D Fabric聯盟;國內封裝大廠通富微也突破了5nm「芯粒」技術;還有美光、AMD,在不使用EUV的前提下,已造出了高性能晶元。也就是說,EUV光刻機未來將不再是製造高端晶元的唯一途徑。
面對這種情況,ASML若想鞏固自身的行業地位,穩定營收利潤,就必須對中國市場加大出貨規模、加快出貨節奏。因為我們擁有著龐大且成熟的晶元消費體系,ASML別無選擇,即便老美不斷施壓,它也只能與之「硬剛」。
雖然ASML提高光刻機產能的決定對國產晶元是個好消息,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更不可放鬆對國產光刻機的研發。正如中國院士倪光南所說,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若想不被「卡脖」,就必須做到「手中有糧」。
ASML之所以不顧老美施壓也要對我們的出貨DUV光刻機,除了利益的驅使外,國產光刻機的不斷突破同樣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EUV光刻機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旦我們擁有了製造的實力,所謂的「封鎖」必然煙消雲散。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