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9月份的時候,美國相關部門以為了應對全球缺芯危機的理由,來要求三星、台積電等多家半導體企業提供「機密」的晶元數據。雖說一開始多家企業都表示了反對,不想交出這些數據。但是經不住老美的「工具箱」壓力,最後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照數據統計一共有164家半導體企業交出了數據。
原本,老美就是打著為了緩解缺芯的幌子,本以為數據都提交了之後,老美能夠儘快地給出一定的結果。但老美並沒有,今年1月份的時候,也只是就這樣的晶元數據公布了一個無關痛癢的調查結果——「他們的晶元庫存不足5天。」
按照以往老美的操作來說,這個事情估計也就到此為止了。畢竟一開始大家都知道老美無非也就是找個由頭,想要關鍵的數據而已,並不是真的想要解決缺芯的問題。那麼當老美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數據之後,也無需在這個事情上再做一些文章了。但讓人意料之外的是,這個事情並沒有結束。
因為時隔了大半年的時間,老美終於就當初緩解缺芯的事情給出了一個結果。
據相關的信息顯示,老美和CSET共同決定,由台積電方面派出技術專家,通過給英特爾提供技術上的共享方式,幫助英特爾提高晶元製造的水平以及產能,以此來緩解全球晶元產能的不足。與此同時,他們還表示,會有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以台積電的能力目前還不能解決全球缺芯的情況,並且台積電自己新建的工廠太緩慢了。
言下之意就是,想要解決全球缺芯的情況那麼台積電就要共享技術給英特爾。而這就是這麼長時間,老美缺芯想出來的辦法。不得不說,老美這個目的簡直是太明顯了,因為這一系列前後的行動,都直接指明一個重心——想要台積電手中的技術。
就個人認為老美如今這個舉動更加說明他們想要圈住台積電。
首先,他們想要圈住台積電在美建立的工廠。我們可以看到,在老美的結果當中已然把缺芯的問題歸咎於台積電的建廠緩慢進度上。而對於台積電赴美建立的5nm晶元工廠這件事情,原本台積電是打算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就講晶元一系列設備引入到美國工廠進行安裝。不過後來台積電又改變了注意,將設備搬廠的時間延遲了3-6個月。
至於台積電具體是為什麼要延遲時間,可能是因為明明建廠的成本很高老美之前承諾520億美元的補貼還沒有到位,也可能是美國工廠的招人很困難等等,總之台積電選擇了延期。而一旦延期對於美來說,就可能出現一些不確定因素的變化,例如台積電直接放棄,那麼這會間接影響到後續美企晶元供應的情況,所以他們才想要台積電加快建立工廠的速度,降低不確定因素的風險。
其次,他們想要圈住台積電的核心技術。能夠讓技術共享偷換概念到解決缺芯問題上,這一點還是不得不佩服老美。一旦台積電不得不共享出技術,那麼很顯然台積電的技術優勢已經不是一個很大的「籌碼」了。就算台積電此時不共享技術,反正在美建立了工廠後續也有的是機會。
說白了,老美已經給了台積電兩條路,要麼推進建廠的計劃,要麼就共享技術。這孰輕孰重,想必台積電還是很明白的。所以不管怎麼說,其實老美想要的都是台積電的技術優勢,因為這比起台積電赴美建廠來說,更為直接的可以鞏固美半導體的發展。
對此,你們是如何看待這個事情的呢?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