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2021年10月14日11:51:04 數碼 1000

下一個十年的發燒動因——與STAX SR-X9000初回合的交手

作者:garyvictor

SR-009是我上一個十年當中耳機持續發燒的動因,而SR-X9000則會是下一個。

距離SR-X9000發布已經有了一段日子,我確實必須按捺住所有的興奮來讓自己回歸平靜——甚至在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依舊是有些難以自抑的興奮,是的,我聽到了她的聲音並有機會更加深切的了解她,這種了解不僅基於較長時間的聆聽,也基於與原廠的深入交流。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SR-X9000在技術上與SR-Ω驚人的相似,二者的極板技術都源於STAX SR-X,這款耳機於1970年推出,是在STAX首款靜電耳機SR-1和其後來型號SR-3基礎上開發而來的,其設計目標,通俗一點來說頗為類似當年的Hi-Res(我猜測SR-X從頻寬上真的完全可以通過今天的Hi-Res測試)。SR-X身上的很多技術也是在SR-Ω上繼承並發揚光大的,比如大名鼎鼎的網狀極板,超薄振膜,甚至單元直徑的增加(SR-X MK3)。這些設計思路在SR-Ω上達到空前的頂峰,也讓這支耳機在耳機的歷史上擁有了倚天劍一般的江湖地位。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後來的事情也許大家都很熟悉,STAX在2011年發售SR-009,這支耳機相比007更加接近傳奇SR-Ω的原教旨主義,當年橫掃整個耳機圈,其後又在建立80周年之際在SR-009基礎上推出改進款SR-009s,有關於這兩款耳機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為節省篇幅引用我之前的評測作為參考,有興趣可以閱讀文末參考閱讀中的相關部分。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而SR-X9000則是現如今整個Ω系列當中所有技術的集大成者,首先,SR-X9000開創性的將SR-X和SR-Ω的網狀極板與SR-009(s)系列的圓角開孔極板結合起來沉澱為MLER-3基板技術,不僅能夠有效保證音質,在耐久性方面也得到巨大提升,這裡的技術難點在與網狀極板與開孔極板之間的可靠銜接,STAX採用了一種名為擴散結(熱壓)的技術,經過漫長的開發周期才最終完成了這一極板,為保證耐久性還特別鍍上一層厚實的黃金,視覺效果奢華非凡。這塊特殊的極板也是SR-X9000命名的來源之一,即源於SR-X的極板柵極。STAX社長仲田祥基先生透露,在新一代耳機的命名規則中,前綴X代表網狀柵極,純數字代表圓形非網狀柵極,Λ(Lambda)代表長橢圓非網狀柵極;L則代表Λ(Lambda)的升級款。我本以為可能會叫SR-X-Ω,但既有網狀柵極又有圓形柵極,其產品編號必定是SR-X+數字,經過STAX慎重的內部投票,還是將產品型號定格在SR-X9000。不知道後面會不會有SR-X10000之類的?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振膜尺寸和技術則是SR-X9000的第二個巨大進化。SR-X9000設計師今井指出,這款產品的振膜面積排名Ω產品線第二,達到約6000mm²,相比排名第一的SR-Ω僅僅相差約6%,相比SR-009則提升20%。而且這次的振膜材質、厚度和鍍膜上也做了改進,然而SR-X9000的振膜甚至在STAX內部都是諱莫如深的最高技術機密之一,出於技術保密原因,這部分信息STAX並沒有過多公開。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第三個重大技術的改進是全新設計的高透聲腔體,這一共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高度更低的耳罩。雖然都採用前高後低的設置令單元斜置優化軸指向表現,但SR-X9000耳罩高度相比SR-009系列更低,這會有效減少耳室容積改變某些混音特性。第二部分,耳機的雙層異平面後網罩,SR-X9000的後網罩開孔率遠大於之前的產品,且孔型經過重新設計。雙層後網罩採用異平面(中間帶有一定夾角),以改善反射和投射比例,提升混響效果。第三部分的改進則是前金屬網的巨大開孔,拿掉隔音織物後可以發現金屬前網很大膽的全部使用開孔巨大的三角形,這是為了更好的透聲率考慮的。總體而言這個腔體會對整個耳機的音色產生巨大的影響。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而第四個方面的技術改進則是全新設計的外觀和可換線結構,SR-X9000是Ω系列當中首個搭載可換線機構的耳機,STAX內部對SR-X9000的評價非常高,工程師們表示這實際上是SR-Ω提升品質安定度的新版產品。針對這樣一款產品肯定採用金色的STAX配線,一長一短的配線也方便不同場景使用的用戶(我愛死那個短線了,終於不用每次聽還得卷線收納了)。補充一個STAX產品的分級小策略,從線材標識顏色上來判斷,如果是金色線條,那麼肯定是定位高端的產品,如果是銀色條紋,則定位稍次,兩種線材質量和阻抗上都有一定差距。不知道靜電耳機換線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回頭真的想要嘗試一下。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同理,判斷STAX耳機定位的另一個標準則是外觀,SR-X9000兩側甚至都沒有設置SR-009系列的側銘牌,低調的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然而這也正是STAX產品的判斷點之一,外觀越低調的產品越有可能是個大殺器,如深色表面處理(SR-Ω,SR-X9000,SR-009BK)。STAX希望用戶能夠更多的將注意力集中在聲音上,而不是以顏值定論一切(雖然STAX顏值也很美)。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之前已經零星見過海內外有關SR-X9000聲音的討論,這些天當中我也嘗試進行過一些系統搭配。使用系統如下:

轉盤:
享聲AMC-D1豪華版
享聲 D300 REF
CHORD BLU-MK2

解碼:
鈺龍DA-1
CHORD DAVE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前級:
XIAUDIO Formula P1000
CLOVER AUDIO GEISHA

放大器
STAX SRM-700S
STAX SRM-T8000

信號線及電源線:
晶彩,ONIX,灰武士,MBL等

參考耳機:009BK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鑒於都是頂級靜電系統的前提下,三頻響應、瞬態、延展三大屬性全部拉滿,沒有必要討論,我們直接就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簡要評述。

首先,不論是使用其中那一套系統或者搭配,都可以就耳機特性得出一些結論。
1.SR-X9000的聲場、空間表現明顯好於SR-009BK
2.SR-X9000的聲音流暢度、寬鬆度明顯好於SR-009BK
3.SR-X9000的聲音在準確的基礎上更加偏向美感,而SR-009BK的聲音則更加直白,偏監聽向。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從放大器搭配角度,如果一定要去選擇:
1.無論搭配SR-009BK還是SR-X9000,SRM-T8000的聲音還是一如既往的秀氣和細膩。
2.SR-X9000與SR-009BK一樣能夠忠實反應放大器的特性,SRM-700S依舊顯得比較直接。
3.如果使用原廠放大器,SR-X9000建議使用前級+放大器形式進行驅動。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關於前級:
1.XIAUDIO Formula P1000聲音比較監聽,適合與SRM-700S+SR-009系列組合形成一套相對比較監聽的風格。SR-X9000對於這種比較直白的搭配也可以很好地配合。
2.CLOVER AUDIO GEISHA,風格非常細膩耐聽,與SRM-700S搭配能夠較好的發揮出SR-X9000的美感和音樂性。
3.兩台前級與SRM-T8000搭配,比較SRM-700S時都不難發現對於音樂輪廓的處理上存在差別。前者輪廓線條更加柔化,後者傾向於清晰的表現音樂的線條。

STAX 最新旗艦靜電耳機SR-X9000評測 - 天天要聞



主觀評價的描述性記錄(基於聽感記錄整理):
1.SR-X9000表現之下樂句之間的銜接非常流暢——每一個音符之後你都是有期待的,你知道後面是怎麼連接的,只是不知道如何連接的如此順暢,這和大奧的某些處理有些類似,聽起來極度自然、流暢,但確實是有非常特別的染色。

2.SR-009BK更多的是屬於工程師的浪漫,而SR-X9000則更多來源於藝術家的靈感。肯定不能因為有了SR-X9000而武斷的否定SR-009系列存在的價值。後者直白的聲音對於部分人來說反而也是喜好的理由。當然,SR-X9000的進步毫無疑問是非常巨大的,準確與美感並存,在與音色的整體性和連接的緊密上甚至可以和大奧相提並論。

3.無論怎麼說我都有點喜歡不起來SRM-T8000,乍一聽大和撫子哪兒哪兒都好,但是SR-X9000的細節表現雖說非常好,但是不夠直接,聲音反而有點老的樣子,調子也總是慢半拍,有點不合時宜,歌曲的前半段一直很平淡木然的狀況下,不知道怎麼感情就忽然湧現,人聲也略有點干。反而是SRM-700S+前級更加連貫,線條也更強。

4.SR-009BK的人聲器樂分離度比較大,音樂情緒的表達沒有SR-X9000那麼好,直接AB的話會發現音樂層次並沒有那麼豐富,樂句的銜接也能夠感受到有些生硬。但同樣SRM-700S驅動下的SR-009BK人聲沒有SRM-T8000驅動下的SR-X9000那麼干。

5.二者共性:實在是想要把音量開大一點,不失真功率都很棒,這也是STAX Ω系列的一個重要標誌。我選擇直接下定SR-X9000的原因是因為這種聲音很容易感染到聽眾,當工程師懂得美學、藝術和浪漫的時候,簡直絲毫沒有抗性。毫無疑問,這是一款劃時代的產品!

當然,這並不是說SRM-700S或者SRM-T8000就一定是就是SR-X9000的唯一搭配,無論前級或者前端如何變化,這都只代表我在現有時間、條件下的一種初步摸底,至少我們可以通過雙放大器/前級的配置更多的去了解STAX SR-X9000的基本屬性,如果一定要問搭配方向,那麼從情感和印象上而言我心目中T2依舊是首選搭配,但暫時沒有機會驗證這個觀點,也希望有一天可以再聽到T2,在T2上聽到SR-X9000的聲音。因為時間所限,加上靜電系統確實需要很漫長的周期去慢慢梳理和調整,以上只是初步的一些印象,上一個10年中SR-009系列系統的搭建和調適我積累了一點微小的經驗,這也會指導我在下一個十年當中,以SR-X9000為本位進行下一輪系統的調整與升級,這也將成為我繼續耳機發燒的樂趣的重要來源和動因,希望與各位燒友一同探索這部分未知的精彩!

最後以葉加瀨太郎Another Sky做一個結尾,
每次去日本都儘力乘坐全日空的航班,因為周全的輕柔的服務,最後這首曲子也是印象至深,全日空就是這種美感,機械的飛機和藝術的靈感外加人性的服務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魔法般的感染力,綜合來看,追求的都是一種基於藝術、產品和服務的綜合體驗。

在此感謝漫步者及STAX中國的大力支持,STAX仲田社長,設計師今井先生、鈴木先生對技術方面問題全面而又耐心的解答。期待疫情之後能再次相見並為大家帶來更多關心的內容。

數碼分類資訊推薦

iQOO Neo9s Pro+配置曝光:1.5K+144Hz直屏、驍龍8Gen3 - 天天要聞

iQOO Neo9s Pro+配置曝光:1.5K+144Hz直屏、驍龍8Gen3

不久前,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 透露,iQOO將推出搭載驍龍8 Gen3處理器的iQOO Neo9S Pro+。該博主今日的一份爆料中提到了這款新機的更多配置信息。按照爆料中的說法來看,iQOO Neo9S Pro+目前採用了一塊6.78英寸
5K壁紙:望山河 - 天天要聞

5K壁紙:望山河

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在這組手機壁紙上,海天一色的美景與萬里長城、布達拉宮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大海與天空融為一體,呈現出無盡的藍色,給人一種廣闊而寧靜的感覺。
5K壁紙;宇宙之光。 - 天天要聞

5K壁紙;宇宙之光。

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5K壁紙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和關註:《宇宙之光》在這些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多彩的光手機壁紙上,彷彿置身於無盡的宇宙之中,被多彩的光芒所包圍。
5K壁紙:緋紅女巫 奧美。 - 天天要聞

5K壁紙:緋紅女巫 奧美。

這些手機壁紙展現了一位奧美女平時生活中的瞬間,捕捉到了她自然而真實的一面。不知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奧美,落落大方,氣質優雅,還是 古靈精怪。
國內有NVIDIA定製AI晶元,為啥沒有AMD的?性能太強不準賣 - 天天要聞

國內有NVIDIA定製AI晶元,為啥沒有AMD的?性能太強不準賣

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科技,而是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生活。作為AI領域的佼佼者,NVIDIA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近日,這家矽谷科技巨頭推出了一款名為Grace的定製AI晶元,其性能實在是太強大了,簡直就是AI加速器中的"鑽石王老五"!
單潛望和雙潛望,vivo X100 Ultra還是OPPO Find X7 Ultra? - 天天要聞

單潛望和雙潛望,vivo X100 Ultra還是OPPO Find X7 Ultra?

手機攝像頭的重要性,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的。在這個視覺化時代,一款出色的手機相機不僅能讓我們隨時記錄生活點滴,更能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精彩瞬間。而在手機攝像頭中,潛望鏡頭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賦予了手機超強的變焦能力,讓我們對遠處的風景大物件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