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一位本地的影友在網上某平台買了台相機,他身邊的一位朋友看了相機之後,告訴他說是二手翻新機,然後這位影友不相信,就又拿到我這裡讓幫忙鑒定一下,當我接過這台相機時,拿在手機的第一感覺,手感還是不錯的,看外觀也是全新無瑕疵的。
於是取下了鏡頭,看了鏡頭的卡口的固定螺絲後,發現卡口處的金屬環與螺絲都和原裝的好像有些出入,於是我拿出了自己那個和他同品牌的相機,取掉鏡頭並進行了對比,發現的確有所出入,原裝的相機螺絲不會出現那種螺絲刀擰過的痕迹;然後卡口金屬環的部件,有明顯被打磨了的嫌疑,因為原裝的金屬環是機器拋光打磨切割,但是翻新機的卡口金屬環明顯有些變薄了。
再掀起相機反光鏡看,CMOS上有明顯被擦拭過的痕迹,感覺這個賣相機的商家真是有些太大意了。同時將兩個相機的機身放在一起對比之後,發現原廠的相機和翻新相機的外觀材質有很明顯的區別,這樣就可以明顯感覺到其材質的質感與紋理都有著明顯的變化。可能這個外殼就是翻新後裝的。
最後為了能夠驗證自己的判斷,就看了相機底部的識別碼,於是就去這個相機的官方上去嘗試註冊,最後發現識別碼註冊無效,官網提示識別碼無效或已過期,這時坐在我身邊的朋友看到這個提示後,臉色都變了,才知道自己可能被坑了。
說實話買相機買鏡頭,最大的坑就是買了翻新機。這位影友說,感覺也不像是坑人的啊,因為他在網上平台看到這個商家的時候,價格和新機也基本一樣,看了商家的註冊信息和商品評論感覺像是個很守誠信的商家。怎麼會是翻新的?
我們先來理解一下翻新機的定義,簡單地說就是指的二手翻新或拆機件組裝攢出來的機器,再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加工成全新後來冒充新貨。通過翻新後一 般人很難從包裝封條到外觀品相辨別出來是二手翻新機。但是相機的識別碼還有一些晶元信息的有效期、出廠日期是無法翻新的。當他們決定要賣給你時,這些不良商人也已經想好了很多對策,比如他們會告訴你,這是全新的港行。然後各種所謂的店保三年、五年,但真的出問題了,就會各種理由讓付費或是找第三方維修部給你處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翻新機一般不會出現在當年出廠的機器,常規上都是那種上市一年以上甚至出廠更久的機器,這樣的機器往往是過了保修期,且市場保有量很大,可以找到各種零配件、二手拆機件,這樣才能有機會進行翻新。所以為了預防自己被坑,建議你買新出的機型,另外由於這兩年疫情鬧得廠家產能有限,新品都供應不過來,那些不良商人無法進行翻新呢。
其實可以對相機進行二手或翻新辨別的基本條件還有價格,我們可以完全不去辨別他的品相有時候光看價格就知道是不是翻新機。常規上按照全新相機產品的價格,只要低於當前市場普遍價格15%就顯得不正常了,如果超過20%那基本可以確定這相機一定有貓膩了。
還有一個技巧就是根據器材的出廠年限來判斷,我們在購買這類機器時,首先要先做更多的功課,確定這個機器是哪年開始生產上市和哪年停產的,如果機器已停產,就需要確定停產超過了多久,特別是超過停產日期後一兩年以上的。就很難再有全新的機器。所謂的商定說的那種庫存機,完全是為了迷惑用戶的一種手段。特別是那種曾經比較搶手的機器,如果如5D3這樣的機器,早在2017年已經全面停產,但是現在有些不良商家仍然敢於打著全新港版還是店保三年的機器,那一定是有問題的。因為這台機器已經停產這麼久,市場上不可能再有什麼全新的機器。有可能你買到就是三手四手翻新機都說不定呢。
所以當我們買一些早期上市的攝影器材時,無論是鏡頭還是相機機身,我們都需要記住一個概念,特別是這樣一些價格貴重的電子產品,並且是停產超過一兩年的機型,還說自己是新相機新鏡頭的,庫存的,然後低價處理的,會有大概率的翻新機。因此這裡建議大家別貪便宜,這世上沒有便宜等著你去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