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各位好,我是abrams2415。專註於家電的研究。擅長用各種測試設備對家電進行深度評測。輔以通俗的語言告訴大家該產品的真實性能。
今天來測試一台目前市面上性價比最高的75寸 4K 120Hz真HDR電視--雷鳥S545C。
▲發了一段開箱視頻到短視頻平台,短時間內獲得61萬的瀏覽量。可見大家都對這款電視有著濃厚的興趣。
隨著時間推移,相信越來越多的主機玩家已經入手了次世代遊戲主機Play Station 5或Xbox Series X。所以作為一款合格的遊戲電視,擁有真120Hz顯示面板、HDMI 2.1介面、VRR、ALLM功能就成了次世代遊戲電視的硬性指標。
但對於我們普通消費者而言,選購電視充滿陷阱,一不小心就掉坑了。比如:
1、某品牌電視宣傳120Hz 4K電視,其實4K解析度下只有60Hz。1080P解析度下才能達到120Hz。
2、某品牌某型號遊戲電視原本宣傳支持VRR,最後居然給閹割了,把當初海報也給改了。而且在4K 120Hz解析度下畫面發糊。這正是沒有獨立外掛畫質晶元,而採用聯發科9950晶元弊端帶來的問題:4k 120Hz輸入模糊和缺乏平滑漸變這兩大硬傷。
今天帶來的這款TCL線上子品牌——雷鳥S545C。它是TCL純線上品牌,所以砍掉了絕大部分渠道與營銷成本。外加TCL旗下壟斷級的液晶面板廠--華星光電,這幾點促使雷鳥相比其它品牌電視有成本上的優勢:低廉的價格提供高規格的硬體,產品極具性價比。
▲而去年的索尼X9000H在今年6月份已經退市了,它雖然性價比還算可以;但4K 120Hz信號下圖像模糊一直是其軟肋。
▲X9000H的續任者-X90J雖然換上了大法最新一代的XR認知晶元,但屏幕也從三星屏更換為TCL華星屏。75寸13000元的價格也很難和性價比畫上等號。
所以目前市場上缺乏性價比高的」真「遊戲4K 120Hz電視。
除HDMI 2.1、VRR、VLLM全部搭載外,雷鳥這款75英寸S545C擁有120個棋盤式分區背光、最高約800尼特的峰值亮度。而索尼X90J 75英寸電視卻只有56個分區背光。
所以以目前雷鳥S545C 75寸的價格,再加上各種堆砌的硬體配置。可以說是極具性價比又不失強悍的性能。
那麼這款電視實際性能和表現和我家裡本來的索尼X90J 65寸到底有哪些區別呢?和和我一起來看看吧。
二、外觀&介面
▲電視也遵循一寸大、一寸強的道理。還沒開箱就感受到75寸外包裝比65寸大了很多。內部裝箱清單見上圖。
▲支撐腳摸起來材質應該是塑料的。畢竟這台電視很大成本都在120Hz 120分區背光模組上了。所以也不能要求它材質有多精緻。不過撐腳和電視組合後外觀還是很簡約的。
▲這款雷鳥S545C屏幕和索尼X90J一樣用的是TCL旗下華星光電VA軟屏,特點是對比度高。但在陽光充足情況下屏幕反射有點嚴重(X90J同樣有這個問題)。但好在屏幕本身亮度充足,接近峰值800尼特。鏡面屏幕對觀影不會產生影響。
▲屏幕正下凸出的下巴內含4枚遠場語音拾音器。正中為工作狀態呼吸燈。
▲雷鳥S545C是一體折彎黑色金屬邊框,比X90J用的黑色大塑料邊框好的多。
▲整機厚度比側入式背光極致纖薄的電視要厚一些,畢竟120分區模組在,而且還要考慮較高亮度帶來的散熱問題。但它和X90J厚度基本一致,並不會影響掛牆。
▲雷鳥S545C有一個HDMI 2.1介面,和X90J一樣把eARC從介面中單獨分離出來。這樣帶來的好處是可一邊接次世代遊戲主機,一邊可同時使用eARC功能。
▲電視機電源位於右下角背面。
三、實機測試環節
這台雷鳥S545C基於復刻北美機型R625C型號的升級款,自然滿血HDMI 2.1+4K 120Hz屏幕。
3.1屏幕類型
▲雷鳥S545C和索尼X90J相同的子像素8 domain VA面板。這種面板能根據圖像灰度多級控制,擁有更大的亮度控制區間。
3.2 屏幕背光分區
LCD電視需要背光模組來照亮像素點。背光分區越多,會帶來更好的控黑效果與更小的光暈。亮度高的畫面區域就會更亮,亮度低的區域就會調低亮度或者根據畫面直接關閉光源,實現純正的黑色。
▲使用Rtings的測試Demo,把電視對比度調至最高。測得橫向背光10個分區,縱向12個分區。10×12=120。也就是說,這台75寸S545C確實分區數達到了120個!
▲另外,雷鳥S545C在遊戲模式下背光分區並不會減少。提這個是因為一些電視會在遊戲模式合併分區,造成實際分區數量下降。影響顯示效果!
屏幕控黑能力實測
接下來所有屏攝畫面都由索尼A7R3單反拍攝,A檔 ISO固定250、F4.0。但受限於相機的寬容度,有時畫面中的高光過曝以及暗場偏暗可能是照相機造成的。所以以我描述為準。
▲上圖分別是索尼65寸X90J和雷鳥75寸S545C播放4K HDR演示視頻的實拍
索尼65寸 X90J背光分區32個
雷鳥75寸S545C背光分區120個,是索尼的4倍!
兩款電視屏幕相同,峰值都接近800尼特!這個亮度不能說特別高,但已經能較好的展現HDR中的高光細節了。雷鳥S545C和索尼X9000H、X90J在同一級別,屬於真HDR電視。所以呼應我開頭那句話:目前最具性價比的75寸真HDR 4K 120Hz電視。
在控黑這一項雷鳥S545C輕鬆暴打了索尼X90J,在拉斯維加斯演示片中光暈比索尼少的多。比如以下畫面:
▲雷鳥S545C霓虹燈邊緣處的光暈非常小。而索尼由於65寸32個分區關係,這邊就能體現出不同之處。
3.3 24P無抖動測試
同樣使用rtings的測試Demo,測試視頻幀率24fps,表示1秒小方格剛好跑完24個格子。使用索尼A7R3,快門設置1s,如果是24P無抖動拍攝的照片就會每個格子都顏色均勻(代表24個格子曝光時間相同)。被3:2 Pulldown的話就會格子一個亮一個暗,因為每個格子曝光時長不一樣。
▲使用台式電腦,設置輸入4K 24Hz和120Hz。實測在24hz與120hz輸入下可無抖動播放24幀內容。(屏幕四周並不是暗影,而是相機1秒快門造成的)
但使用U盤把rtings這個demo用電視系統播放時,會出現格子pulldown抖動。猜測系統是以60Hz運行的,在這個刷新率下會造成24P抖動。
諮詢了官方,說是會在隨後的固件升級中完善60Hz下的24P無抖動。
3.4 運動補償
▲平滑度調節支持用戶自定,有關、弱、中、強四種選項。通過平順度測試視頻能非常直觀的感受到差異性。
但這邊無法給出動圖和視頻,因為拍出來的視頻刷新率無法和人眼相提並論、自然無法區別。這邊就純文字敘述:在1280PPS下,120Hz的面板加持運動插幀補償,可以做到白黑畫面保持順滑、極少拖影。
3.5 平滑漸變
▲索尼X90J的XR認知晶元相比前代X9000H新增了平滑漸變功能,可以有效消除低碼率視頻中的等高線效應。
而雷鳥75寸S545C作為7000元內的電視,同樣擁有平滑漸變功能。我們來看下錶現如何。
▲S545C在清晰度調節里可調節水印平滑選項,分關、低和高三檔。
▲手機投屏或者看在線流媒體平台的低碼率視頻最大問題是會出現色塊和紅色橢圓形內的「等高線」。如果電視不具備平滑漸變功能的話就會出現上圖這種情況。
▲雷鳥S545C開啟水印平滑後低碼率視頻「等高線」效應明顯減少。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
3.6 暗部細節
▲以下所有藍光4K原碟片源都由億格瑞A10 Pro藍光播放器播放。輸出信號為4K 60Hz。
▲測試暗場細節選擇權利的遊戲第八季第三集,4K解析度9.43GB大小。因為這一集對電視暗場表現要求非常高。奈何很多電視在這集播放上翻車幾率很高,很多場景完全看不清。彈幕上一片哀嚎:太暗看不清。
▲測試暗部場景時圖像效果為標準,亮度默認70。並沒有刻意拉高亮度哦。接下來我們來看下錶現。
▲S545C對暗部進行了明顯提亮,能非常明顯地看清暗部細節。這不,不死軍團剛出現在地平線上就第一時間看清了。而很多電視到了這邊索性一片黑完事。
▲索尼X90J雖然最高亮度和雷鳥S545C一樣。但相同場景下,明顯雷鳥S545C暗部提升更明顯。但帶來的問題是噪點明顯增加。不過以噪點換暗部細節,我覺得還可以接受。
3.7 藍光4K原盤畫質體驗
之前的雷鳥電視有些許bug,那就是顏色表現上稍許發紅。可能雷鳥也意識到這點。在S545C出廠時逐台產線調教。ΔE≈2 色域覆蓋是88%的DCI-P3xy和94%DCI-P3uv。
測試影片1:4K藍光原盤紀錄片
▲4K藍光原盤紀錄片《落基山脈》、大小18.91GB、視頻碼流57.7Mbps
▲圖像模式:電影。通過4K解析度的呈現和畫質調教。大自然鬼斧神工用S545C呈現起來每一幀都是享受。畫面清晰、顏色通透。猶如親身遊歷了一番。
測試影片2:4K藍光原盤《超級玩家》
▲超級玩家最讓觀眾直呼過癮的應該就是最後一段大決戰了。包括HALO士官長、星盟、高達等一眾人物的亮相,氣氛達到最高點。高速打鬥畫面用大屏電視看太過癮了,而且有運動補償的加持,畫面乾淨不模糊。
測試影片3: 4K藍光原盤《環太平洋》
▲測試影片3是4K藍光原盤《環太平洋》,大小80GB、碼率高達87.3Mbps、色彩基色:BT.2020(是HDR色彩空間建議的色域)
▲首先看下投影儀,投影相比電視缺點是對比度、HDR效果都差很多。比如黃框里的暗部細節全部丟失。
▲雷鳥S545C得益於支持HDR10,HLG,杜比視界。甚至連小眾的三星HDR10+都支持。所以在HDR增加觀影模式下,這些細節能很好的被展示出來。
四、4K 120Hz次世代遊戲主機
這個環節我要單獨拿出來說一下,畢竟我有了Xbox Series X和Play Station 5,最看重的就是HDMI 2.1、4K 120Hz、VRR、ALLM這些功能了!
那什麼是VRR功能呢?又如此的重要。
在以往的家用遊戲機上無法維持60FPS的遊戲,不得已只能改成30FPS。這是因為能讓幀率穩定下來的可變幀率技術還沒有應用在家用遊戲機上。而PS5增加了從30fps到120FPS的可變幀率,能讓遊戲影像更加流暢。
▲如果電視已經顯示了畫面,而以60FPS為周期的顯示沒有等待又刷新了新的畫面時,顯示的舊畫面會與新的畫面同時出現在畫面的上下方。如動作變化很大就會看起來像是畫面上下被截斷一樣(撕裂)。所以電視帶有VRR可變刷新率是次世代主機玩家必備的一項功能。
▲要開啟HDMI 2.1和VRR可變刷新率,需要使用Xbox Series X自帶的HDMI 2.1線連接HDMI 1口,切換到HDMI1輸入。然後在設置-系統-通用設置最下方將HDMI高級模式與可變刷新率打開。
▲Xbox Series X自帶的檢測系統來檢測雷鳥S545C,確認是支持4K 120Hz、HDR10。但這邊顯示不支持杜比視界。
▲諮詢官方後得到的回復是目前VRR和杜比視覺不兼容。如把VRR關閉後就可點亮杜比視界。雷鳥會在下個版本固件時升級這個Bug。
▲後來確認了一下,發現索尼X90J同樣在開啟VRR後不支持杜比視界。看來是通病了!
ALLM-自動低延遲模式(Auto Low-Latency Mode)
▲雷鳥S545C支持自動進行低延遲模式。在Xbox主界面切換到遊戲內會自動打開遊戲模式。此時HDMI延遲被降到最低,只有5.2ms。這延遲率是真的非常非常低了!
▲在xbox主菜單內解析度為4K 120Hz,進遊戲後會以HDR10 PQ16進行輸出。
▲不得不說,75寸玩遊戲比65寸震撼太多了。在4K解析度下,玩遊戲臨場感爆滿。
五、電視硬體配置&操作系統
開機無廣告!開機無廣告!開機無廣告是重點。
▲雷鳥S545C的SOC為聯發科9652,四核A73 1.3Ghz,性能不錯。僅次於索尼X9000H的聯發科9950。
但聯發科9950有4K 120Hz輸入模糊與缺乏平滑漸變這兩大硬傷。對不外掛畫面處理晶元的電視來說,雷鳥S545C的聯發科9652反而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電視SOC。
系統內置的在線流媒體平台我就不做過多說明了。除自帶的應用市場外,可以使用U盤安裝第三方應用。這點還是比較開放的,不像三星那樣無法U盤安裝應用。
▲遙控器按鈕反饋的手感還是差了一些。功能也比較普通,最好能集成體感滑鼠就再好不過了。
▲支持手機投屏,但是雖然開機沒廣告。但投屏軟體是第三方的,每次都會有廣告,挺煩人的。
六、音質
▲S545C的揚聲器位於機身左右底部,一邊共兩個喇叭。都是全域喇叭。
▲播放一段9GB大小,4K解析度的巫師3狂野 ODST現場演奏音樂會,高中音比較清澈。但低音就幾乎沒有了。這也是電視的通病。如果想有更好的體驗,家庭影院是必不可少的。
七、總結
75英寸、120Hz、120背光分區、 接近800尼特峰值亮度、VRR、ALLM、平滑漸變等功能。擁有和索尼X90J相仿的畫面表現。在分區數量上完爆X90J。6999元的價格成為這個價位中無敵的存在。如果你的預算不多,但又想要一台高性能的「遊戲」電視的話,這台雷鳥S545C絕對能滿足你的需求。
不過目前,瑕不掩瑜。目前這款電視機還存在幾點問題:
1、60Hz下24P輸入會抖動,官方說下個版本會修復這個問題;
2、在開啟VRR後,會和杜比視覺不兼容。下個版本同樣會修復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