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的 RF 14-35mm F4 L IS USM 被宣傳為更實惠、更輕巧的替代品,可替代用於 RF 安裝的旗艦廣角變焦鏡頭 RF 15-35mm F2.8。我們已經用它拍攝了幾天,到目前為止,我們對這款緊湊型超寬幅相機的印象非常好。
RF 14-35mm F4 提供當前佳能變焦鏡頭中最寬的焦距範圍,在最大視場方面,它甚至超越了我們的高端同行,更昂貴的 15-35mm f2.8。14mm 和 15mm 之間的區別並不大,但還是有區別的,對於不需要 15-35mm 提供的額外光阻的攝影師來說,我們懷疑更輕、更緊湊的 14-35mm 會證明很有魅力。
RF 15-35mm 的重量減輕是相當可觀的。RF 14-35mm 的重量為 540 克(1.2 磅),而重量為 840 克(1.85 磅)。儘管名義上具有相似的光學結構,包括 12 組 16 片(包括三個 UD 元件和三個非球面元件——比 15-35mm 多一個非球面元件)。
不出所料,佳能的工程師在這款鏡頭的設計中偏向於數字校正,特別是為了控制廣角設置下的畸變(畸變校正是在相機內強制要求的,不能關閉)。這種方法的理論權衡是相對於光學失真校正的設計可能會損失拐角銳度;然而,在實踐中並不是那麼簡單。不進行光學畸變校正可以提供光學設計的自由度,例如校正其他像差或優化圖像質量的某些方面。事實上,在角落銳度方面,依靠數字失真校正的鏡頭優於事後需要較少校正的類似鏡頭的情況並不少見。
同時,與專為 DSLR 設計的 14 毫米和更寬鏡頭相比,這種無反光鏡鏡頭設計中強制進行數字校正的物理優勢在於其體積小、重量輕(並支持傳統的旋入式濾鏡)。
雖然比 15-35mm 更輕且成本更低,但 14-35mm F4 的防塵和防潮等級與 RF 範圍內的其他 L-line 鏡頭相同。在這張圖片中,您可能只能看到密封鏡頭/相機介面的橡膠墊圈。
RF 14-35mm F2.8L IS USM 對於超廣角鏡頭來說有點不尋常,它具有光學圖像穩定功能,可有效達到 5.5 檔(根據 CIPA)。當與具有基於感測器的穩定功能的相機(目前為 EOS R5 和 R6)搭配使用時,穩定效果會增加到額定 7 檔。雖然更寬的視角無論如何都允許更長時間的不穩定曝光,但在鏡頭最廣角設置下手持曝光長達 1/2 甚至可能整秒的選項對於弱光或長時間曝光攝影的粉絲來說很有吸引力(和在三腳架不實用的情況下很方便)。
自動對焦由 Nano USM 對焦馬達處理,根據我們在 EOS R5 和 R6 機身上使用這款鏡頭的經驗,它在拍攝靜止圖像時近乎瞬時和近乎靜音,在視頻拍攝時非常流暢。如果需要,「線控對焦」手動對焦環可用於手動控制,鏡筒最前面是一個控制環,現在佳能 RF 系列中很常見。這可以自定義以實現各種功能,包括曝光補償或手動光圈控制。
在所有焦距下,最小焦距約為 20 厘米(~8 英寸),在 35 毫米設置下實現了 0.38 倍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最大放大倍率。儘管 14mm 提供了極廣的角度,但 14-35mm 具有傳統的螺紋濾光環,無需適配器即可容納 77mm 濾光器。
提供了一個細長的遮光罩,以幫助降低離軸光源產生眩光的風險,遮光罩可以翻轉存放。沒有引擎蓋,RF 14-35mm 的長度不到 4 英寸,使其成為真正緊湊的選擇,就像在家裡的 EOS RP 和 R5 或 R6 一樣。以 1699 美元的建議零售價計算,它並不完全「便宜」,但這比速度更快且體積更大的 15-35mm F2.8 節省了 600 美元。
以上來自外網谷歌瀏覽器自動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