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一台輕薄本的初衷是什麼?那一定是為了更「輕」的重量,減負不僅僅是在精神上,更是在物理層面,誰也不想老背著個沉重的電腦。但為了更極致的「輕」,消費者無疑需要花費高昂的價格,因為重量越輕,所需要的工藝、材料就要越先進,成本肯定就上去了。在主流價位中,能夠做到1.2KG~1.3KG就算是很輕了,而想要在1KG以下,產品可選的種類就更少了,價格基本也都在五位數,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所以還是洗洗睡吧?
惠普星13 Air輕薄本 銳龍版的出現改變了這個現狀,使得消費者在主流價位段中也有了更「輕」的選擇,同時它在輕薄本中比較重要的「易用性」和「質感」等指標中也完全不落下風甚至還有更出色的表現。

星13 Air 輕薄本 銳龍版
我在幾周前就拿到了這台星13 Air輕薄本,這幾周一直在使用它當作主力的辦公機型,包括這篇文章在內的很多文章都是用它來撰寫的,接下來就讓我來談一談這幾周下來對於星13 Air輕薄本的使用感受。
它的核心配置為:
CPU:AMD 銳龍7 5800U處理器
GPU:AMD Radeon Graphics
內存:16GB雙通道 DDR4 3200MHz
硬碟:512GB PCIe SSD
屏幕:13.3英寸/2.5K/16:10/DC調光
電源:65W
01不僅輕還特有質感
1KG以下的機器我也摸過不少了,不過其中一些產品真的是除了輕之外就什麼都沒有了。大多是為了更輕的重量,而犧牲了更全面的用戶體驗——雖然材質是金屬,但摸起來像塑料;壓縮機身厚度的同時,介面種類和數量被嚴重閹割,易用性大大下降。但是在星13 Air輕薄本上,我並沒有發現這些問題。

星13 Air 輕薄本 正面
星13 Air輕薄本A、C、D三面都採用了鎂鋁合金材質,不管看上去還是摸上去都很有質感。C面採用3D一體成型的工藝,圓潤的邊角使得手感更加細膩。在這樣的基礎上,整機僅有960g,是目前最輕的筆記本之一,背在身上的感覺真的不一樣。

星13 Air 輕薄本 側面
機身A面對比惠普星系列其他產品,在外觀上並沒有太多的改變,還是簡約的設計搭配多彩的配色。除了我使用的這台是流光金配色,星13 Air輕薄本還有月光銀、玫瑰金和陶瓷白共四種顏色可以選擇,沿襲了惠普星系列產品多彩配色的傳統。和我手上這台流光金機型一同送來的還有玫瑰金機型,顏色也很好看,比較適合女生使用。鑒於我經常出門在外,為了避免咖啡館中尷尬的目光,我還是選擇了流光金(其實我更喜歡玫瑰金啊!!!)。

流光金和玫瑰金
這台輕薄本C面的鍵盤也和機身顏色保持一致,在視覺上高度統一。鍵盤在輕薄的機身下也能做到1.3mm的鍵程,回彈有力,打字手感不錯。更換新機後由於不同產品鍵盤的布局有所差異,能夠做到順暢鍵入是需要一定時間適應的。但是在更換到星13 Air輕薄本之後則完全沒有這個感覺,這是因為在鍵盤的空間利用率上——尤其是橫向的利用很充分,這使得鍵帽的面積比較大,鍵與鍵之間的距離也拉的比較開,鍵盤的使用體驗對於這種13英寸小機身的筆記本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

星13 Air 輕薄本 C面
再通過側視圖來感受下「小翹跟」
此外,鍵盤有亮暗兩檔可調背光,右下角配備一個指紋識別模塊,轉軸處為小翹跟設計,打開屏幕後可以翹起一定的角度,提供更舒服的打字角度。總的來說,作為一台輕薄本,C面的設計該有的都有了。

星13 Air輕薄本豐富的介面也是令我相當驚訝的,對於一台極致「輕」的筆記本來說,我的固有印象就是介面和拓展相當有限,易用性差強人意。但星13 Air輕薄本完全顛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其機身左側配備了一個HDMI 2.0介面、一個USB Type-A 3.2 Gen1介面、一個全功能Type-C介面和一個耳麥合一介面;右側則配備了一個USB Type-A 3.2 Gen1介面和一個電源介面。其中全功能USB Type-C 3.2 Gen2介面對內支持65W PD快速充電、數據傳輸和多屏展示,這個介面的數量和種類基本可以滿足上班族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各種需求了。幾周使用下來,不管是日常辦公、開會投影還是擴展屏幕我都可以不再依賴各種轉換頭和接線器了。

機身左側介面

機身右側介面
02你以為這就完了?還有屏幕呢!
星13 Air輕薄本的屏幕同樣值得說道說道,其採用了一塊屏幕比例為16:10、解析度為2.5K的高清全面屏,DC調光愛護眼睛,適合辦公和學習。屏佔比達到90%,為用戶帶來更沉浸式的視覺享受。

星13 Air輕薄本 正面
實測這塊屏幕覆蓋色域98%Srgb、76%P3,最大亮度476尼特,平均色准△E=0.76,色彩表現屬於主流水平,可以堪當一定的設計工作,且400尼特的高亮度在戶外或高亮環境下也能夠看得清楚。星13 Air輕薄本的這塊屏幕綜合素質相當出眾。

色域

亮度

色准
03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前先將AMD Readeon驅動更新至了最新的21.6.1。

作為僅960g的筆記本產品,星13 Air 輕薄本的硬體性能也不容小覷。我拿到的測試機搭載了AMD銳龍7 5800U處理器,全新Zen3架構,7nm工藝,八核心十六線程,基本頻率1.9GHz,最大睿頻可達4.4GHz,三級緩存16MB,TDP 15W。

CPU基本信息
在CINEBENCH R15中,單核性能216cb,多核性能1255cb;
在CINEBENCH R20中,單核性能506cb,多核性能2865cb;
在CINEBENCH R23中,單核性能1311pts,多核性能7041pts;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23
通過CINEBENCH基準測試可以看到,不管是單核心成績還是多核心成績,星13 Air輕薄本搭載的R7 5800U都是很優秀的,性能表現屬於目前輕薄本的頂級水平了,尤其是單核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對於輕薄本用戶常用的瀏覽網頁和文檔編寫等使用場景來說,這一配置可以大大改善日常用機體驗,輔以多核心多線程,處理一些較為繁複的工作例如視頻剪輯等也是沒問題的。
CPU測試部分的最後我們再來看看3DMARK最新推出的CPU性能測試CPU Profile,這項測試主要測試的是單線程及多線程的性能,由於沒有過多的樣本,這裡只做一個展示。

3DMARK CPU Profile
GPU是5800U中集成的AMD Radeon Graphics核心顯卡,八個顯示核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Vega8,頻率2000MHz,512個流處理器。

GPU基本信息
在3DMARK基準測試中,代表DX11性能的Fire Strike項目總分2896分,GPU得分3191分;代表DX12性能的Time Spy項目總分1160分,GPU得分1017分。

Fire Strike

Time Spy
對於核芯顯卡來說,這個性能表現算是處於中上游的了,對輕度設計和影音娛樂有良好的性能加成, 完美的覆蓋到了星13 Air輕薄本的目標人群對性能的需求。
在整機的綜合性能方面,使用PCMARK 10 Extended模式進行評估:在包含了應用程序啟動、視頻會議、網頁瀏覽的常用基本功能項目中得分9626分;在包含文檔、表格編寫的生產力項目中得分7796分;在包含照片編輯、視頻編輯、渲染的數位內容創作項目中得分5319分;遊戲項目中得分2456分,整體得分4364分,綜合性能不錯,滿足日常辦公和輕度娛樂的需求。

PCMAKR 10 Extended模式測試
這部分的最後,我們再來看看烤機的情況,使用AIDA 64系統穩定性測試的Stress FPU模式。30分鐘後,CPU功耗15W,溫度62度,全核心頻率在2.1GHz~2.2GHz。星13 Air輕薄本採用了三相電機馬達風扇,擁有更薄的扇葉,出風口在轉軸處,進風口在機身下方,小翹跟的設計多少也增加了一些氣流量,這些都幫助CPU在跑滿TDP 15W的同時,溫度僅僅在60度出頭。

Stress FPU單烤測試
從烤機時CPU的溫度來看,CPU的性能釋放還留有很大一部分的空間,不過星13 Air輕薄本是一台日常辦公取向的筆記本電腦產品,並不需要多麼激進的釋放,它需要的是保持涼爽的表面溫度。有些產品完全忽視了產品自身的定位和用戶的使用場景,而將性能調整的過於激進。很高興星 13 Air輕薄本能有如此的性能調教,在我的日常使用過程中確實沒有感受到表面溫度過高的現象。
04存儲及續航測試
我拿到的測試機配置了16GB DDR4-3200MHz雙通道內存與512GB PCIe SSD,硬碟型號為西數的SN530,最大讀取速度2474MB/S,最大寫入速度1805MB/S,是一塊中等檔次的PCIe 3.0固態硬碟。這樣的存儲組合對於辦公人群來說是相當充裕的了。

西數SN530

CDM硬碟測試
續航方面,在全程連接Wi-Fi、不降低屏幕解析度的情況下,將電池模式調整為省電模式,使用PCMARK 10現代辦公模式進行測試,最終成績為9小時3分鐘,配合快充技術,30分鐘可充電50%,這台星13 Air輕薄本的續航表現很出色。

PCMARK 10現代辦公模式續航測試
05總結
在主流價位中,我們很難找到一款重量在1KG之下的產品,星13 Air輕薄本彌補了這部分的市場空白,在此基礎上還補足了同類型產品中可能會出現的不足:
1、 採用鎂鋁合金材質,金屬質感出色,沒有塑料感
2、 鍵盤鍵入體驗好
3、 介面豐富、數量足夠使用
購買建議:通過了一周多的體驗,星13 Air輕薄本對於我這種錢包不鼓、經常出差或者在外辦公的用戶來說是非常適合的。如果您和我的情況相仿,那麼可以期待一下這款星13 Air輕薄本了。
目前星13 Air輕薄本已在電商平台開啟預售,銳龍5版本首發價低至4999元,如果對這款僅960克的輕薄本感興趣,趕快去下單吧!
(7747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