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依賴性格測試,有點貽笑大方

「i人(社恐)」「e人(社牛)」可能是不少朋友尤其是年輕人經常掛嘴上的幾個詞,來源於mbti、卡特爾16pf、pdp、九型人格等性格測試。本以為和星座一樣,只是年輕人拿來自嘲或者參考的社交元素,沒想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尤其是大企業招聘,開始要求應聘者完成相關的抗壓測試、性格測試,結果將直接影響錄取與否。通常來說,大學生在校內做此類心理測試常見,但職場招聘中、公司面試中頻現相關內容,甚至在崗位調整和晉陞時也會用到,不禁令人陷入沉思。

從負責招聘的企業端去看,參聘人數多、時間緊張的情況下,性格測試的確如同「卡」第一學歷是985或211的簡歷篩選,簡單粗暴且快速,能夠幫助面試官迅速了解求職者的性格特徵和行為偏好,提升招聘效率。但是,性格測試和星座不一樣,星座自己改變不了,性格測試應聘者卻可以「隨機應變」。有過相關測試經驗的朋友都清楚,此類測試主觀選擇題居多,為了能符合招聘企業的要求,自己作答勾選時往「好的答案」「企業需要的答案」方向去靠——熱愛交流、熱愛團隊、熱愛創新、熱愛規劃等,可能是很多人不由自主的選擇,畢竟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結合應聘崗位特徵,憑藉一定技巧來「偽裝」出企業需要的心理形象,對於大部分大學生來說應該不是一件難事。雖然有人測評分數太高可能會被認為是「偽裝」而被拒,但總比專業能力測試分數很高卻因為性格測試分數低而被拒要好承受。而且,據親身參與者表示,這種測評只能反映自己某次測試時的心理狀態,有的人可能做幾次就有幾個不同的答案,如果以此衡量求職者會有很大偏差。

此外,高中生物課時我們都學過,性格沒有優劣之分,且十分複雜,也完全可能會隨著個人境遇發生改變。在筆者看來,依據一個僵硬的測試來斷言某人的性格,和依據出生日期而強行分出的12種星座,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性格測試完全可信,那麼全世界就應該分成12種人,此外就不應再歸類於人類。如果煞有介事地以性格測試結果來歧視某些應聘者,有點貽笑大方。打工人都知道工作內容會重新塑造人的性格,「上一課」「教做人」是社會經常對我們做的事情,有幾人會「頭鐵」到完全無反饋呢?因為當初的一張性格測試卷,大部分人的職業生涯就被定型、定性,這種行為不可取。

誠然,根據現有勞動法和就業促進法,用人單位能夠證明這些測試是基於合理的工作需求或崗位特性,且測試過程合法、公正、透明,就不涉及就業歧視問題。在測試應聘者的思想、性格、心理狀況等方面信息之前,用人單位已明確告知應聘者並取得其同意,流程上也沒有問題。但性格測試並不同於學術能力考試,參考意義之外,不應再有更高的附加值。企業更不應該將性格測試作為「一刀切」的標準,甚至以測試結果來給求職者分配工作都多有不公,有紙上談兵和刻舟求劍之嫌。據說有企業為此花費不菲,市場上也出現了專門兜售此類輔導課程的培訓機構,為求職者量身定製能夠迎合企業需要的性格特徵,產業鏈竟很快趨於閉環。所以,招聘依賴性格測試,倒真不如看星座,起碼還能省錢。 □ 蔣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