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象推演思維與中藥精準應用(之一)

類象推演思維的內涵

「類象推演」就是」取象比類,推演絡繹」。」類象」,即取象比類,是指在觀察事物獲得直接經驗的基礎上,運用客觀世界具體的形象及其象徵性符號進行表述,依靠比喻、象徵、聯想、推類等方法進行思維,反映事物普遍聯繫及其規律性的一種思維方法。象,形狀,某一事物的狀態。象還含有時空和五行,」四象既分,五行以出」,可見象還可以是經過抽象、體悟而提煉出來的意義符號,為無形可感之意象。類,相同或相屬的事物、相像、類似。如 「類自為雌雄」。可以說」取象與比類相合,象與理相見,則事物之幾微,無不可得」。所謂推演,即根據某事物的五行屬性,推理演繹與此事物相關聯的其它事物的五行屬性的方法。《易傳·乾》說:」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如自然界的五色、五味以及人體的五臟、五志等的五行屬性,皆是以此方法推演的。

取象比類不是直接將事物的表象進行比較歸類,而是對萬物的認識要取其意象變化,察明其陰陽五行屬性。推演絡繹時要求人們不能脫離宏觀,要注意與此事物相互聯繫的其它事物和因素。《周易·繫辭下傳》中說:」古者包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法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以類萬物之情」。中醫的哲學基礎如陰陽五行等正是用這種方法把握到的。這種對宇宙萬物宏觀意象的把握,具有普遍和高度抽象的意義,對具體事物已有了質的飛躍。她與當今科學用的具體實驗證明思維具有明顯的不同。

類象推演與中醫思維

」五臟之象,可以類推」,」不知比類,足以自亂,不足以自明」。中醫理論通過類象推演論理,把象與陰陽、五運六氣、藏象經絡、解剖生理、體質分類、骨度、營衛運行等均深刻聯繫起來。中醫學的全部內容和所揭示的生理病理具有鮮明的比類性、意象思維性。例如,五藏配屬春夏秋冬四(五)時,十二經脈相應十二月。《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天地之大紀,人身之通應也」。《素問·金匱真言論》說:」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谷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其色蒼,通於春氣」,」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等,皆為象的歸類與推演。中醫治病常常是幫助恢復和提高人的調節能力,從而實現天地人和諧協調,即在」象」上實現了統一。這正是類象推演思維在治療學上的體現。

可見,類象推演思維是中醫經典理論體系的基本思維方式之一。可以說,中醫學是一門研究人體生命運動的類象推演規律的科學。

車前子好生道路旁和牛馬足跡土中,「以敝車作薪,謂之勞薪,道路之土,得不謂之勞土乎?」從勞土所生之物體悟其通行之意,車前子利水即是通行之意的體現。車前草亦如是。

地黃,名地髓,一名苄,苄字從下。《韻會》引《爾雅翼》云:「芐字從下,亦趨下之義。」《乘雅》謂其「苗葉布地,高不及尺,隨地逶迤,生機偏向根荄」,「二月生苗,初生塌地,高者不及尺許」「苗不能高,生意在根」。其「下」意已顯。《本草綱目》謂:「浮者名天黃,半浮半沉者名人黃,沉者名地黃,入葯沉者為佳。」

這個葯冬天最佳的保健葯。可以熬粥、煲湯、泡茶……。補腎益精。

澤瀉,《乘雅》謂「獨莖直上」。張志聰謂「無下行之性」,「能行在下之水而使之上也」。《名醫別錄》有「起陰氣」之功。方象為「上」顯而易見。《傷寒論》五苓散與茯苓甘草湯治證差異在於渴與不渴,方葯之差別亦重在澤瀉,氣不化滋,「需澤瀉引導,以滋上達」。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疾雖久,猶可畢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也。」

請相信,如果緣分十足,你一定會被治癒!

#山西省中醫院超能團# #健康真相官##岐黃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