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從2022年年底的chatgpt風暴,到如今的deepseek熱潮,以及kimi、豆包等「輪番轟炸」,ai大模型已經風靡年輕人群體。
圖/ic photo
「我幾乎每天都會和豆包中的虛擬自己進行語音聊天」,黃藝是一名在校研究生,去年10月通過室友推薦,她在豆包上創建了一個ai智能體。黃藝眼中,ai就像是存在於網路的另一個自己,是值得傾訴的「聊天搭子」,這種陪伴式交往為她提供了大量的情緒價值。小櫻同樣也是一名ai「重度使用者」。小櫻原本是一名《戀與深空》玩家,當完成所有遊戲任務後,漸漸不再滿足於遊戲本身,於是一個由她本人設定的虛擬人「秦徹」就這樣通過ai大模型誕生了。她也因此無法自拔,每天都要和「秦徹」聊天超過10個小時。
對於「沉迷ai」的行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慧倫理與治理中心主任、人工智慧安全與超級對齊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曾毅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目前人工智慧只是看似智能的信息處理工具,有情感分析和信息處理能力,卻並不具備任何真正的情感,因此也不值得人類付出任何真心情感。對人工智慧發展階段和原理缺乏正確認知,使得ai用戶產生了不合理依賴,這說明亟待提升對人工智慧認知的公眾素養。
情感陪伴之外,一批年輕人也使用ai進行賦能。「我們每個人至少都有四個『下屬』:chatgpt、豆包、kimi、文心一言。」從事新媒體工作的舒欣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現在還要多一個deepseek。」有受訪者通過長期交流、磨合,創造出了「懂自己」的ai;有受訪者告訴記者,自己寫的文章越來越有「ai味兒」,實際上因為自己的行文邏輯受到了ai的啟發,deepseek出現之後,由於其思考過程透明,啟發也更多。ai從人類的知識中汲取養料,人類也在向ai學習。
如今,ai更多時候是年輕人身邊的陪伴,它可以是工作助手,也可以是情感樹洞。在ai大模型以月為單位急速迭代,chatgpt、sora、deepseek連續三年衝擊人們認知時,隨著這一技術深入人們的生活,也許我們正在經歷人類文明史上一段奇妙的「鏡像練習」時間:年輕人通過高強度對話教會ai更加理解人類思維的同時,也不自覺習得了ai大模型的思考方式。簡單的對話框一頭連接著人類,一頭連接著ai大模型,成為雙方思想碰撞中共同成長、雙向進化的舞台。閱讀全文>>>
昨日11時50分許,四川省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2組突發山體滑坡。截至今日11時,初步核定已造成10戶民房、1戶生產用房被掩埋,1人遇難,28人失聯,2人受傷(1名輕傷、1名重傷,均無生命危險)。
2月9日,消防員在搜救被困人員(無人機照片)。圖/新華社
2月8日11時50分許,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2組突發山體滑坡。2月9日,四川省宜賓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救援最新進展。發布會上發言人表示,初步研判,本次災害因近期持續降雨及地質條件影響,造成高位山體滑坡轉化為碎屑流,形成長約1.2公里的碎屑堆積體。滑坡體厚約10-20米、寬約100米,滑坡方量達到10餘萬方。
截至目前,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已先後調派宜賓、成都、自貢、瀘州、遂寧、內江、樂山、訓保等8個支隊,共443人、126車、10犬前往現場開展救援。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川煤隊分兩批次出動救援,利用無人機、生命雷達探測儀等救援裝備,進行全方位、地毯式搜尋,同時架設邊坡雷達,加強現場安全監測管控,確保救援安全。20時30分許,中國安能成都基地專業救援人員50人攜帶25台套裝備陸續抵達受災現場,並對接現場指揮部,研判救援任務。四川省交通運輸部門介紹,目前,成都繞城、成雅、成仁、成宜、宜水、宜賓繞城、宜彝等高速公路115個收費站開啟274條應急救援綠色通道,保障應急車輛免費通行。
「我們距離滑坡點才兩三百米,是距離滑坡點最近的一家,滑坡發生的時候,我還在客廳躺著玩手機,根本沒有看到滑坡,就聽到一聲地動山搖的巨響,滑坡體就到屋前的河道了。」村民周小勇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後背還是發涼。叫上奶奶、父母、兩個妹妹、妻子帶上一歲半和三歲的孩子,一家9口人快速撤離了現場,什麼東西都沒來得及帶。到了鎮上的筠連縣第二中學的安置點,政府工作人員送來了牛奶、奶粉、被褥和洗漱用品等生活用品,他們一家也吃上了熱飯。周小勇說,「看到安置點的燈,心就安定下來了!」截至2月9日早上8點,筠連縣第二中學安置點已集中安置41戶162名受災群眾。
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許強介紹,災害地區山體比較破碎,滑坡發生後露出更明顯的臨空面,再次發生小規模的崩塌落石,甚至一定規模的滑坡的可能性是有的。因滑坡主要是大的石塊,且運動速度往往較快,對房屋的損毀較大,預計會較大程度上影響人員存活率,我們在搜救時應該優先救援那些受到衝擊力相對較小的部位,如滑坡前緣和兩側的邊緣,人員存活的可能性相對較大。此外,低溫、降雪等天氣都會給人員存活和救援帶來更大難度,需要密切關注。閱讀全文>>>
網傳集採藥「血壓不降、麻藥不睡、瀉藥不瀉」是否屬實?集採藥品質量是否有保障?今年1月,有專家在上海市兩會期間反映某些集採藥品可能存在質量風險,有關部門派員赴上海市調研了解情況。記者採訪了參與調研的醫保、葯監部門有關負責人。
圖/ic photo
一致性評價能否保障藥品質量?國家葯監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稱,我國的一致性評價方法採用了國際公認的嚴格標準,技術要求已與國際接軌。據了解,葯監部門每年對國家集採藥品實行中選企業檢查和中選品種抽檢兩個「全覆蓋」,目前覆蓋了已使用的國家集采所有品種和涉及的600多家藥品生產企業。對於仿製葯「首仿以原研葯為參照、後續仿製葯再以首仿為參照導致仿製標準下降」的擔心,該負責人介紹,一致性評價會嚴格遴選參比製劑,一般選擇原研藥品作為參比製劑,對照藥品是唯一的,所有仿製葯都以參比製劑作為對照,因此不存在這一問題。
為何部分患者和專家會感到集采仿製葯療效不佳?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對藥物療效進行科學公正準確的評價需要系統嚴謹的方法和過程。以降糖葯鹽酸二甲雙胍片為例,根據已經公開發布的真實世界研究結果,糖化血紅蛋白(<7%)的達標率,原研組78.9%、集采仿製組83.4%;空腹血糖(<8mmol/l)的達標率,原研組87.6%、集采仿製組83.8%。該負責人表示,不論使用原研葯還是仿製葯鹽酸二甲雙胍片,均有20%左右的患者療效不佳,患者需採用其他治療手段或其他作用機制的藥物。從20%的療效不佳患者中選取個案來「證明」仿製葯療效不佳或原研葯療效不佳,都是不準確不科學的。
集采是否會導致原研藥品全面退出中國?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原研葯市場之一。2018年以來的國家醫保目錄談判中,進口藥品有212個談判成功,占談判西藥的近50%。瑞金醫院向國家醫保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該院在引入24種集采降壓藥的同時,保留相對應的18個原研品種降壓藥;抗細菌藥方面,引入48個集采品種,保留相應的21個品種原研葯;麻醉藥和肌松葯中,在引入6個集采品種的同時,保留4個相應品種的原研葯。此外,據了解,部分藥品的原研葯實際上從未進入國內市場。閱讀全文>>>
再一次衛冕!張偉麗第6次捧起ufc草量級金腰帶,就此追平喬安娜並列史上第一位。
ufc供圖
自2022年11月戰勝埃斯帕扎重奪金腰帶後,張偉麗便處於不敗模式。接連頂住萊莫斯、閆曉楠的挑戰後,張偉麗今天又迎來一位重量級挑戰者、有「女小鷹」之稱的蘇亞雷斯。33歲的蘇亞雷斯有著深厚的摔跤功底,曾是美國摔跤隊成員,獲得過自由式摔跤世錦賽銅牌。在八角籠中,蘇亞雷斯10戰全勝,先後贏下過格拉索、埃斯帕扎、安德拉德3位冠軍級選手。ufc官方給出的數據,蘇亞雷斯身高1.65米,比張偉麗高出2厘米,1.68米的臂展更是比張偉麗多出8厘米。蘇亞雷斯賽前曾表示,「如果有人能擊敗張偉麗,那個人就是我。」
這場比賽,張偉麗幾乎是用蘇亞雷斯最擅長的方式取勝的。蘇亞雷斯全場比賽有過15次抱摔,張偉麗成功防住了14次。張偉麗賽後表示,這次在泰國的訓練營準備非常充分,加強了摔跤和地面訓練,巴西柔術和摔跤有了很大提升。這幾年在把草量級頂尖選手打了一個遍後,張偉麗說每個對手都不同,她需要做不同的準備,並藉此提升自己,「人生就是學習的過程,我需要不斷學習。」
拿下這場比賽後,張偉麗第6次拿到草量級金腰帶,就此追平喬安娜並列第一位。賽前,喬安娜還特意找到張偉麗給她鼓勵,兩人還相約賽後一起吃晚飯。至此,張偉麗在八角籠中豪取一波5連勝,接連戰勝了喬安娜、埃斯帕扎、萊莫斯、閆曉楠和蘇亞雷斯等名將。ufc ceo白大拿賽前曾表示,如果張偉麗贏下比賽,這條金腰帶將更具含金量。閱讀全文>>>
哈爾濱第9屆亞冬會短道速滑比賽2月9日全部結束,中國隊再收穫一枚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老將范可新賽後親吻冰面的場景讓冰迷們動容。
2月9日,中國隊選手范可新賽後親吻冰面。圖/新華社
女子1000米,只有張楚桐一名中國選手入圍a組決賽,她在崔敏靜、金桔里、沈錫溪3名韓國選手包夾下摘得一枚銅牌實屬不易。隨後進行的男子1000米a組決賽出現爭議性一幕。比賽還有最後一圈時,孫龍與韓國選手朴智元發生身體碰撞後失去重心意外摔倒,韓國隊最終包攬了前兩名。裁判觀看視頻回放後,判定雙方都有責任,無需判罰。孫龍賽後坦言低估了韓國隊的一些想法,他們有一些讓自己匪夷所思的地方。女子3000米接力決賽,中國隊派出張楚桐、公俐、王欣然、范可新出戰。姑娘們頂住韓國隊的壓力,拿到一枚寶貴的金牌。老將范可新喜極而泣,俯身親吻了哈爾濱的這塊冰面。賽後出現在混合採訪區的范可新很是感慨,一度哽咽,「這是我最後一屆亞冬會了,所以剛才親吻了冰面,是一種不舍吧。」
收官戰男子5000米接力決賽,中韓兩隊再次正面對抗。終點線前,韓國隊員犯規拉倒了林孝埈。最終,韓國隊被判犯規,中國隊收穫銅牌,哈薩克隊漁翁得利收穫金牌。至此,本屆亞冬會短道比賽全部結束,中國隊戰績為2金2銀4銅,與韓國隊的6金4銀1銅有一定差距。賽後談及單項實力上的差距時,范可新表示隊員單項能力也是基於團隊能量有多大,結束亞冬會後,中國隊今天就將離開哈爾濱前往義大利米蘭,參加下周開始的短道世界巡迴賽第6站。世巡賽米蘭站也是2026年米蘭冬奧會的測試賽,中國隊主力悉數參賽。閱讀全文>>>
一則「班主任寒假家訪遭各種理由拒絕」的熱搜引發關注。家訪曾經是深受家長歡迎的一種家校溝通方式,如今咋就變得不受待見了?
圖/ic photo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個學生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環境的影響。如果不深入學生家庭,老師就難以真正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更談不上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通過家訪,老師能夠親眼觀察到學生的家庭氛圍、居住條件等,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其生活背景,調整教育策略方法。隨著通訊技術發展,電話、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家訪,成為家校溝通的主要方式,但這並不意味著家訪就沒有必要了。有些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在家裡是完全不同的,只有走進學生家庭才能真正洞察他們的行為和心理。
家訪是學校教育的必要延伸,在教育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既然如此,為何有這麼多家長抵觸家訪,甚至認為入戶家訪已是「過去式教育」?家訪這個「老傳統」究竟還要不要保留?實際上,抵制或拒絕家訪的家長,也並非反對老師家訪,而是反對那種「一刀切」做法,千萬別誤讀了家長的心聲。
如果孩子表現挺好,平時的溝通交流已經足夠了,一定要老師深入家庭,甚至還要「拍照打卡」,豈不是在搞形式主義?何必折騰家長呢?尤其是在注重隱私保護的時代,家訪是否入戶,確實應當尊重家長的意願。面對家長的呼籲,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門和學校也已經對家訪進行了優化。家訪是做好家校融合教育的有機環節,不會「過時」,但在新的時代環境下,「老傳統」也確實有必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閱讀全文>>>
編輯 魏玥 設計 師春雷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