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數星曜亮度和星曜分類
星曜亮度
地球自轉有晝、夜、晨、昏之別,而地球繞日公轉則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所以,天體運行,星曜因距離和角度的差異,而有廟、旺、得地、利益、平和、不得地、陷等七種明暗強弱不同的亮度:
1.廟一星曜亮度最明,吉星極吉,凶星現出吉兆。
2.旺一星曜亮度次明,吉星大吉,凶星除去凶意而略現吉兆。
3.得地一-星曜亮度光明,吉星仍吉,凶星不凶。
4.利益一-星曜亮度尚明,吉星尚吉,凶星稍凶。
5.平和一星曜亮度微明,吉星稍吉,凶星漸凶。
6.不得地一星曜亮度已暗,吉星無力,凶星愈凶。
7.陷一一星曜亮度暗黑,吉星無用,凶星最凶。
紫微斗數星耀眾多,影響命運最大的為十四顆主星,又可以概括為:
「殺、破、狼」動態星系:紫微,天府,武曲,天相,廉貞,七殺,破軍,貪狼等八顆星耀;
「機、月、同、梁」靜態星系:天機,太陰,天同,天梁,巨門,太陽等六顆星耀。
這兩組星系最主要的變化關鍵分別在破軍星和天機星。
兩星系都有一定的排列法則,動態星系與靜態星系彼此間隔相鄰的,命與運地方變化便在一陰一陽,一動一靜的輪替中進行。
宮位中,主要以兩種星系按照一定的邏輯與規律,分布在十二個不同的宮位上,這兩種主要的星系是:
北斗星系(紫微星系)--紫微、天機、太陽、武曲、天同、廉貞。
南斗星系(天府星系)一-太陰、貪狼、巨門、天相、天梁、七殺、破軍。
紫微斗數的命盤有十二個宮,十四顆主星往往會雙星並坐在同一宮內,某些宮位就會出現無主星的現象,必須藉助對宮的主星來推斷吉凶,但其星耀功能必須打七折。
甲級星:
紫微星系六個,分別為:紫微、貪狼、巨門、廉貞、武曲、破軍
天府星系八個,分別為:天府、天相、天梁、天同、七殺、天機、太陽、太陰;
八吉星,分別為:文昌、文曲、左輔、右弼、天魁、天鉞、祿存、天馬;
六凶星,分別為:擎羊、陀羅、火星、鈴星、地劫、地空
四化星,分別為:權、祿、科、忌。
乙級星
乙級星多半為雙星,共有三十一顆,其中,吉星有十六顆,凶星有十五顆。
紅鸞星、天喜星、三台星、八座星、台輔星、封誥星、解神星、恩光星、天貴星、
天巫星、天才星、天壽星、天官星、天福星、龍池星、鳳閣星(以上為吉星)。
天刑星、天姚星、陰煞星、天殤星、天使星、天哭星、天虛星、天月星、孤辰星、寡宿星、蜚廉星、破碎星、天空星、華蓋星、威池星(以上為凶星)。
丙級星
丙級星共有二十六顆,包括:長生星、冠帶星、臨官星、帝旺星、胎星、養星、博士星、力土星、青龍星、將軍星、秦書星、喜神星(以上為吉星)。
沐浴星、衰星、病星、死星、墓星、絕星、小耗星、飛廉星、病符星、大耗星、伏兵星、官府星、截空星、旬空星(以上為凶星)。
丁級星
丁級星共七顆,為流年星,包括:
將星、攀鞍星、歲驛星、龍德星、天德星(以上五星為吉星)。華蓋星、歲建星(以上二星為凶星)。
戊級星
戊級星共十七顆,為流年星,包括:
息神星、劫煞星、災煞星、天煞星、指背星、咸池星、月煞星、亡神星、晦氣星、喪門星、貫索星、官符星、小耗星、大耗星、白虎星、弔客星、病符星(皆為凶星)。
雙星
紫微斗數有許多星曜經常以同座(在同一宮中)、對照(在對宮)、三合會照(互隔三個宮)或相夾(在某一宮的前後宮)的方式,成雙出現在命盤中,可產生相輔相成的加倍效果。雙星搭配的星曜有:
紫府(紫微星、天府星) 紫相(紫微星、天相星) 府相(天府星、天相星)
日月(太陽星、太陰星) 月同(太陰星、天同星) 巨日(巨門星、太陽星)
巨機(巨門星、天機星) 機梁(天機星、天梁星) 武貪(武曲星、貪狼星)
廉殺(廉貞星、七殺星) 梁月(天梁星、太陰星) 火貪(火星、貪狼星)
鈴貪(鈴星、貪狼星) 祿馬(祿存星、天馬星) 昌輔(文昌星、左輔星)
文梁(文曲星、天梁星) 陽昌(太陽星、文昌星) 月曲(太陰星、文曲星)
梁馬(天梁星、天馬星) 貪羊(貪狼星、擎羊星) 左右(左輔星、右弼星)
昌曲(文昌星、文曲星) 空劫(地空星、地劫星) 火鈴(火星、鈴星)
羊陀(擎羊星、陀羅星) 魁鉞(天魁星、天鉞星) 雙祿(祿存星、化祿星)
祿權(化祿星、化權星) 祿科(化祿星、化科星) 權科(化權星、化科星)
台座(三台星、八座星) 龍鳳(龍池星、鳳閣星) 哭虛(天哭星、天虛星)
鸞喜(紅鸞星、天喜星) 孤寡(孤辰星、寡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