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十幾二十年時間裡面,因為房地產造就出了一大批的千萬、億萬富翁。過去的20年,是房地產的「黃金20年」,隨便買套房子都可以有很大的升值空間。
而最近一兩年,房價的增長態勢就已經停止下來了,甚至有不少地方還出現了貶值的情況。難道,房產市場真的要迎來大逆轉?有些人擔心房價大幅度下降,會讓自己血本無歸,一直在糾結要不要賣掉手頭的房子。
未來5年,我們到底要「努力買房」?還是要「儘快賣房」?相信有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關於這個問題,曹得旺給出了建議:要明確目前樓市的真實狀況,警惕樓市存在的巨大泡沫和未來趨勢。認清現實刻不容緩,不能再猶豫了,再等或許就沒機會了。

一、現在的樓市狀況
我們需要先認清楚現在的形勢,才能夠預判未來的趨勢。我們從數據上面,來解讀一下如今樓市的狀況。
1、房子的需求峰值已經過了
十幾二十年前,我們中國的情況是「農村包圍城市」。因為城鎮化的規模巨大,再加上進程的加快,才會出現房價飆升的情況。
10年前,只有1.4億的農村人口在城鎮落戶。然而,2023年的官方報告數據表明,我們國家的城鎮常住人口率已經達到65.2%。也就是說,城市化的進程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2、買房的人正在減少
2022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的人口迎來了負增長,這是61年來的第一次。再加之前的計劃生育,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這些獨生子女可以直接繼承父母甚至是爺爺奶奶留下來的房子。
該買房的人差不多已經買房了,已經有房的人就不需要再買房。因此,買房的人正在逐年減少。

3、房價漲幅過大
現如今的房價普遍虛高,中小城市的房價普遍過萬,大城市的房價動輒四五萬,甚至是十幾萬。
然而,工資水平遠遠趕不上房價的漲幅。高昂的房價,遠遠超乎買房者的承受範疇。即便有心想要買房,也是有心無力。

二、未來的房地產趨勢
讀懂了當下的形勢,我們就可以以此為依據,對未來幾年的房地產趨勢做出判斷。
1、城市極端分化
人口呈現出了負增長,全國各地的城市,就會出現人口「此消彼長」的競爭模式。
對於那些「北上廣深」的超一線城市,還有廈門、成都、杭州、西安、東莞等新的一線城市。因為就業機會、發展前景、商業資源、科技文化、教育水平、醫療條件等等,都有明顯的優勢。
這些大城市,無疑更吸引人。於是,就會有很多小城市的人,大量湧入這些大城市。這樣一來,勢必會造就城市極端分化的情況。大城市裡面的房子供不應求,而小城市裡面則很空虛。
最終,大城市的房價依然會繼續上漲。而小城市的市場需求萎靡,導致房價沒有多少的上漲空間。

2、住宅品質分化
如今已經告別了樓市的黃金時代,住宅不再是什麼稀缺資源。很多人買房,更加註重居住環境和品質。
這也就造成了住宅品質的分化,那些老舊的小區,因為沒有電梯,裝修、材料老化。不僅生活不方便,環境雜亂、陳舊,甚至還有安全隱患。因此,很多人買房會優先排除。
然後就是那些普通的高樓住宅,電梯設施老化,維修費用高,居住密度大,環境嘈雜。不僅影響生活舒適度,如果出現火災,救援的難度也會大很多。
未來最受歡迎的就是高質量的住宅,居住密度小,管理好,環境優美等等。

三、持房壓力越來越大
投資炒房已經沒有太大的利潤,而房產過多的話也會有很多的煩惱。比如:每個月雷打不動的月供,還有物業費、取暖費等等。
如果房價出現下跌,也就意味著手頭的資產還會出現大幅度的縮水。這種居高不下的持房壓力,讓人感到絕望。
四、曹德旺:未來5年,「買房容易,賣房難」
綜合當下的形勢,還有未來的房地產趨勢,我們可以得出未來5年,應該「買房?還是買房」的答案!
著名企業家曹德旺先生說過這麼一句話:「房子就是一對磚瓦水泥而已,不值錢的」。
現在的人口負增長,再加上城鎮化進程減慢,買房人口的減少,曾經房價的漲幅過大。還有就是城市分化,對住宅質量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會影響未來的房地產市場。
因為房價增長放緩,房貸利率創新低。對於剛需買房者來說,可能是不錯的買房時機。
從長遠來看,一二線大城市的品質樓盤依然有很大的潛力。而小城市就比較懸了,很可能會出現「買房容易,賣房難」的情況。尤其是那些不是很優質的樓盤,將會面臨很大的挑戰。

總結
目前樓市的二手房供應量越來越多,再加上市場上有很多的保障房補充。面對這些情況,多房持有者的賣房難度將會越來越大。
投資買房暴富的神話已經破滅,小城市有多餘的房子最好別留,能賣就賣。大城市的房子比較不愁賣,想要投資的話,可以把目光放到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