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業務負責人離職,哪吒汽車還會起死回生嗎?

繼經歷2024年末CEO離職、供應商逼宮等負面消息後,哪吒汽車又於近日再次站在了輿論漩渦中心。



近日,哪吒汽車海外事業部總裁周江離職,去向未公開。其團隊多名高管同步出走,導致海外經銷商備件供應和售後中斷。周江此前在職長安汽車任職,2019年7月入職哪吒汽車,一路做到哪吒汽車副總裁、海外事業部總裁兼營銷公司常務副總裁,負責哪吒汽車的海外業務及營銷活動。有消息稱,其內部地位僅次於已經離職的前CEO張勇

周江曾主導東南亞市場,其離職或影響哪吒汽車在泰國、印尼等地的本地化生產計劃。與此同時,哪吒汽車印尼公司總經理張攀鵬也已離職,據悉已加入捷途汽車負責海外項目。

海外市場一度被哪吒汽車認為是救命稻草。2024年其海外銷量佔比達30%,並計劃2025年實現翻倍,在巴西、柬埔寨等市場通過KD件組裝模式快速鋪開渠道。3月20日,哪吒汽車官方宣布在泰國曼谷舉行經銷商大會,並與當地供應商及金融機構簽署四項重要協議,獲泰國金融機構100億泰銖(約21.5億元人民幣)授信,這對於哪吒汽車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助力。



周江等一眾負責海外市場的高管離職,海外市場或將受到影響。

此前,5月13日,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被上海禹形廣告有限公司申請破產審查。申請人稱哪吒汽車拖欠其531萬元廣告服務款項,此前雖達成還款協議但未完全履行。哪吒汽車回應稱這是供應商單方面申請,公司未主動申請破產,目前內部運營未中斷。

法律專家指出,破產審查需法院評估企業償債能力,哪吒汽車可能進入重整程序

2025年已經來到5月,哪吒汽車並未有明顯復甦跡象。對於這家曾風光一時的造車新企業而言,或許時日已不多。

衰落早有跡象

數據顯示,哪吒汽車在2024年銷量為6.45萬輛,相較於2023年的12.75萬輛下滑49.37%,而2022年時,哪吒汽車曾憑藉15.21萬輛的年度交付成績成為造車新勢力年度銷冠。



來到2025年,哪吒汽車的情況並沒有好轉的跡象。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1月,哪吒汽車國內交付量僅為110輛。交付情況的不理想,也帶動著哪吒汽車的財務狀況也不樂觀。2024年6月26日,哪吒汽車母公司合眾新能源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其累計虧損超180億元。

今年4月,哪吒汽車全國20餘家經銷商集體前往桐鄉工廠維權,要求返還車款、恢復售後服務。4月14日,有傳言說原CEO張勇離職前辦理了英國簽證並滯留當地,其名下關聯的多家子公司被指賬戶清零、資產轉移等操作,儘管張勇在朋友圈進行了回應。並表示:「至今仍擔任哪吒汽車顧問,為公司四處奔波融資。」但是,這樣的回應對於哪吒汽車來說,並掀起什麼樣的風浪。

哪吒汽車崛起就是憑藉當初哪吒V、哪吒U系列精準卡位10-20萬元大眾市場,憑藉性價比策略快速佔領市場份額,但這也成為哪吒汽車向高端化和智能化加速轉型的障礙。哪吒S系列本來是奔著衝擊中高端市場而去的,但是卻因為智能化表現沒有達到消費者預期,終端成交價從17-25萬元下探至15萬元區間。哪吒汽車不僅因此未能建立高端品牌形象,反而導致主力車型哪吒L因資源擠占而迭代滯後,錯失2024年家用SUV市場的爆發期。



哪吒汽車的問題是,新老產品切換時沒有銜接好,新產品上市定價過高,失去了市場先機。簡單來說就是,當企業加速向智能化與高端化轉型時,哪吒汽車陷入到了一個用力過猛的窘境,太想突破入門級別的標籤,但又抓不住高端人群的消費痛點。

連鎖反應就此顯現,2024年哪吒汽車虧損擴大至45億元,現金流斷裂風險加劇。最終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

時間已經不多了

如果說,此前的哪吒汽車在經歷過張勇離職、方運舟接任CEO、與134家核心供應商簽署超20億元債轉股協議、E輪融資等一系列事件後,公司還處在有救的狀態,那麼現在隨著破產傳聞的出現以及周江多位高管離職,哪吒汽車的命運變得更加脆弱。



張勇離職CEO後,創始人方運舟的回歸一度被視為轉機。彼時,方運舟提出了六大改革措施,試圖通過組織重組、全員持股、削減成本等手段,為公司找到一條突圍之路。不難看出,方運舟的決心很大。他提出了一個清晰的目標:2025年實現毛利率轉正,2026年公司整體盈利。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方運舟揮起了改革的大刀。

1月下旬,哪吒汽車召開了一場股東溝通會,討論E輪融資,計劃融資規模約40億~45億元。3月份,哪吒汽車方面宣布,已與國內134家核心供應商達成總計超20億元的債轉股協議。此次債轉股計劃獲得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北鬥智聯、綠野汽車照明等頭部供應商積極響應。此外,海外市場也傳來好消息。哪吒汽車與泰國當地供應商及金融機構簽署協議,獲100億泰銖(約21.5億元人民幣)授信。

諸多舉措表明,哪吒汽車正在扭轉局勢。

但是,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珠海某國資基金對E輪30億元融資設置了前提,必須完成15億債務重組,且資金不得用於償還舊債,必須投入新產品研發與產能恢復。國內三大工廠(桐鄉、南寧、宜春)停擺,南寧基地雖獲地方政府供應鏈金融支持,但產能利用率不足50%;售後服務團隊大規模離職,配件供應中斷。債轉股雖然和核心供應商達成了協議,但是非核心供應商卻是叫苦無門。前文提到的上海禹形廣告有限公司就是非核心供應商。



海外市場方面,隨著周江、等一眾負責海外市場高管的離職,給哪吒汽車在當地市場的業務帶來諸多不確定性。有媒體報道,有些哪吒汽車海外經銷商目前已經無法得到廠家的備件與售後支援了,「我們前期採購了太多哪吒V與哪吒X,現在正在清庫存。」

當然,周江只是近期離職的核心高管之一,此前戴大力和王俊平已經離職,他們的崗位是哪吒汽車CTO和智駕負責人,分別入職奇瑞汽車和商湯絕影。

留給哪吒汽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百姓評車

從2023年的新勢力品牌銷冠的高光時刻,到2025年的艱難處境,哪吒汽車的危機不僅是一場企業存亡之戰,更折射出新能源市場的發展軌跡。當市場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廝殺」,哪吒汽車的經歷給到同行尤其是新勢力品牌深刻的教訓!